指导写作要从内容入手

指导写作要从内容入手

ID:38020492

大小:3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3

指导写作要从内容入手_第1页
指导写作要从内容入手_第2页
指导写作要从内容入手_第3页
资源描述:

《指导写作要从内容入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指导写作要从内容入手天桃实验学校彭靓【内容提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这体现了“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基本观点,也体现了教书育人辨证统一的教学思想。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这个精神,要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因情而生文”,切忌选材“矫情”。融入“心”的接纳,关注“情”的沟通,形成“思”的泉涌。【关键词】:内容因情而生文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小学作文属于起步阶段、打基础的阶段。如何让小学生喜欢作文,写好作文,下面就谈谈在

2、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做法。指导作文要从内容入手。《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这体现了“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基本观点,也体现了教书育人辨证统一的教学思想。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这个精神,要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一、先求“通”,再求“好”。对于小学生的作文,从形式的要求来说,首先要“通”,就是说,要准确、合理、通顺。字要写对,不写错别字;词语要用确切,不要词不达意,句子要合乎语言习惯,不要句子成分之间搭配不当或者缺胳膊少腿;整篇文章要有中心和条理,不要东拉西扯,颠三倒四。我们要让学生从小养成一

3、个好习惯,写了一个句子,就问一问自己:这个句子“通”吗?在写得“通”的基础上,才可以逐步要求写得好,就是说,要鲜明、生动、活泼。它的反面是平淡、单调、呆板的文章尽管通是通了,还是不能吸引人,感动人。古人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说话、写文章,如果没有一点文采,那是传不开的。所谓鲜明、生动、活泼,也就是要有一点文采。一旦达到这个要求,作文不仅是“通”,而且是“好”的。我们的作文教学应当为此而努力。二、引导学生“因情而生文”,切忌选材“矫情”。“因情而生文”是为表现思想感情而写作,“矫情”是为写作而虚造思想感情。我们在作

4、文教学中,一开始就要引导学生“因情而生文”,切忌“矫情”。作文是用笔来说话,要说实在的话,说真情的话,说自己的话,不要说假话,说空话。然而,由于对作文的性质认识不清,在学生的作文中,“矫情”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例如,让学生写刻苦学习,就成了“3碰到一道难题,认真思考,一直坚持到深夜,妈妈催了几次也不肯睡,终于攻克了难关”之类。不是说生活里没有这些事情,但是各人解决难题的过程又那么酷似,这能令人置信吗?这些显然都是在“矫情”。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反复教育学生写真人真事和真情实感。从作文与生活的关系来讲,必须这么做,从内容

5、与形式的关系来讲,也必须这么做。所以,教师引导学生作文时的对话应有灵活多变,确实可行的切入点。(一)指导写作时,融入“心”的接纳。“作文先做人”。习作指导,要重视人文性,要鼓励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小学生正处于思想感情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大多数人的思想还很幼稚,情感还很脆弱。因此,教师要善于从细微处捕捉思想火花,通过交流,正确引导。一位学生在和教师聊天时说:“奶奶成天唠叨,不许我打电脑,真是到了更年期。”甚至还不耐烦地感叹道:“奶奶的唠叨都快让我的耳朵起老茧了,什么时候她才能不唠叨呀!”这是典型的独生子女心态。生活在成人的细心

6、呵护下,孩子们很少会理解长辈的做法。教师及时抓住这一心理,通过师生“对话”,循循善诱地开导:“奶奶对你唠叨些什么呢?你觉得她唠叨得最多的是哪些事情”?“不要我玩电脑”。“奶奶为什么不要你玩电脑呢”?“她怕我的眼睛坏了呗”!“哦,原来奶奶是特别关心你,才对你唠叨的,对吗”?后来,这位学生以“唠叨”为内容,把奶奶对她的关爱写出来了。学生把作文本交上来,教师看到了这样一个结尾:“奶奶的唠叨声中充满了关爱,我就是在充满关爱的唠叨声中渐渐长大的”。师生之间自由、开放的“对话”,是一种新的分享方式,学生在关怀问辨、情怀濡染中,得到了心灵的

7、成长。(二)指导写作时,关注“情”的沟通。文章不是无情物,只有对生活有了深刻的体验,才能“情动而辞发”,写出真情实感的习作。小学生虽然是儿童,但他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爱憎情感。教师要抓住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尊重学生的个性,蹲下来,走进学生的心里,激活某种体验,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以开发每一个学生的习作潜能。一次打预防针后,教师发现打针勇敢的学生好不得意,是个感受、交流体验的好机会。教师让打针时表现勇敢的学生向其他同学介绍经验。“勇敢的孩子”可兴奋了,有的说:“眼睛不要看到针头

8、,咬着牙,闭着眼,你就不害怕了”。有的说:“看到针头,就对自己说‘别害怕,打针就跟蚊子咬似的’,真的,你就不怕了”。有的说:“其实,开始我也怕,看到老师对我点点头,护士阿姨冲着我微笑,我就不怕了”。……怎么才能让更多的孩子交流自己的体验呢?关键在“3激活”。教师又接着描述生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