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作文可以这样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作文可以这样写语文可以这样教 北京四中是个传奇式的中学,从李敖到陈景润,从薄熙来到陈凯歌……许多政界、商界、学术界、文化界的“大名字”都出自四中。四中的高考升学率也是全国第一,近年来,每年都有95%左右的毕业生考入重点大学,其中40%被北大、清华等录取。这所传说中的中学,最近在语文教改上大动手笔。语文不再是“中心思想”和“主题大意”,学生们在作文里,与切·格瓦拉在南美丛林里穿梭,与罗斯福总统共进早餐……1952年的这一天,我和平常一样早起,给麻风病人服药,嘱咐他们先准备一下,马上就要作弥撒。这里是圣帕布罗麻风病院,与其他医院
2、不同之处在于一条亚马逊河,把南岸的患者和北岸的医生、护士等医院的职工及修女隔绝开了,一边是垂死挣扎的灵魂,一边是充满希望、怀揣理想的生命。在这雨林环绕的小岛上,阳光能遍及每一个角落,驱散每一丝阴湿的空气。弥撒之后,已近中午,总管把两个医学志愿者带来南岸,并由我领他们参观医院。我拿出准备好了的两副手套递给他们,说:“在这里工作需要戴上手套。”我看见他们两个疑惑的表情,又加了一句,“这是规定。”“南岸的患者不是都已经服药了么?应该没有传染性了。”其中一个瘦高的男子开口了,我看过雨果·佩斯博士的推荐信,这个人应该就是埃内斯托·格瓦
3、拉——一个还没毕业,乳臭未干的毛小子……这段文字并非出自切·格瓦拉的外文传记。其实,这是北京四中高一学生刘娃的作文,题目是《偶遇》。刘娃以一个修女的视角,描摹了从大学休学、周游南美的切·格瓦拉。那时,日后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还只是切·格瓦拉人生地平线上的远景,但其中的种种端倪,已经被刘娃以素描轻轻勾勒出来。写这篇作文前,刘娃对切·格瓦拉的了解仅限于广泛印刷在T恤上的格拉瓦头像。“写得真棒啊!甚至通过环境和景色描写塑造了一种很南美的湿热的感觉。”读过刘娃的文章,同学张硕瑛由衷赞叹。不要以为刘娃是特殊的才子。事实上,赞美她的张硕瑛
4、自己就不赖。张硕瑛以一个乱世中流离失所者的口吻完成了她和辛弃疾的神交。有几百页的稼轩诗词垫底,张硕瑛在写作的过程中最大的收获是明白了诗人们为什么喜欢“踱步”。“以前看李白、稼轩等人的诗词心中会有一种不屑:想当官儿的老头儿们,省省吧。但这次我深深体会到了诗人们乱世踱步的悲痛。”张硕瑛在她的“创作后记”中写道。一篇《偶遇》,让全年级几百个刘娃、张硕瑛神游万仞、思接千载。而这一切,始自虚拟课堂上一则短短的作文提示。 “时间充裕得超过你的想象”韩露老师是按下按钮、启动穿越之旅的人。他和同事们是“信息化与学科教学优化实验”的积极参与
5、者。从2003年到现在,这个实验的行政和财力支持者换了好几拨,清华同方基础教育研究院、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央教科所、北京教育学会……每变一次“东家”,项目的名称就更改一次,但它的实质一直没变:用网络技术实现真正的个性化教学。3月10日上午10:28,韩露在高一(5)班的虚拟教室里敲下《偶遇》的作文提示:“在历史或现实世界中,有这么一些人,他们的思想、精神或者人格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对他们或崇拜,或蔑视,或敬佩,或憎恶……请设计一次与他(她)的偶然的相遇,展现他(她)的精神与人格。不少于1500字。”在接下来的两分钟里,韩露
6、特意发帖:“不着急动笔,我们有很充裕的时间,相信我,时间将充裕得超出你的想象。”事实上,同学们将用一个半月完成这个“以读带写”的作文题:前两周,选择中意的对象,查阅关于他(她)的资料,并完成一篇读书笔记;中间两周创作;之后是作者本人的反思、老师的点评和同学之间的互评。很快,“我与某人的一次相遇”成为高一(5)班“个性化教学平台”上最热门的话题。所谓的“个性化教学平台”或者“虚拟教室”,其实是一个教学论坛。与一般的论坛首页各种话题平铺并陈的格式不同,“个性化教学平台”的首页是一个3乘4的网格,一个话题占据一栏,“读书笔记”、“
7、征集下联”、“含英咀华”、“现代诗歌朗诵会”、“我看《郑伯克段于鄢》”、“《英雄》”、“《祝福》专区”、“期中考试复习专区”……有些话题跟课堂教学紧密配合,有些是从物理课堂里横生出来的枝条。每个专题之下的话题数、回帖数,以及韩露为本专题写的“广告词”,在“个性化教学平台”的首页清晰可见:“书来书往,阅尽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始觉人生苦短应知足常乐;潮起潮落,望穿民族兴衰历史沉浮,方感兴邦道远当自强不息”——这是“读书笔记”的广告词。 “高手们别慎着啊”——这是“征集下联”的广告词。 “为了我们的第一本书,出发”——这是“千古
8、酬唱”的广告词。在这个主题之下,韩露请每位同学推荐三首自己最喜欢的诗词,除了诗词本身,还要写一段自己读诗的感受。“偶遇”很快就破了以往的记录。韩露在论坛上为“偶遇”开了三个专题,“偶遇之间”用来报题;“我与某人的一次偶遇”是提交作品区;“偶遇之后”是创作后记。在提交作品区,全班47人发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