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007238
大小:4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30
《《圆柱的认识》教学案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圆柱的认识》教学案例分析广州市乐贤坊小学温伟明(一)思考问题:l如何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挖掘数学学习的素材进而体验和理解数学?l如何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突破教学难点?(二)背景介绍:几何知识的学习是学生最感头痛的内容,怎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地学、自主地学呢?根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在数学教学中,如果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掌握必要
2、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这将使用权学生产生我要学的动机,同时给已有充分发展的数学课程增添时代的源泉和生活的活力。在《圆柱的认识》一课教学中,笔者做了初步的尝试。(三)案例描述:1、认识圆柱各部分的名称。(1)师:圆柱有哪些面?生:有两个底面。(师据学生回答板书:底面两个)师:这两个底面是怎样的?生:面积是相等的。师:你怎样知道它们是面积相等的?现在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一下,找出方法验证两个底面的面积是相等的。学生分组讨论、操作、验证,教师巡视。学生汇报各种验证方法。(2)师:圆柱还有哪些面?生:还有一个很光滑的面。师:这个很
3、光滑的面我们起个名字,叫什么好呢?生:侧面。(师板书:侧面一个)师:这侧面是怎样的?以前我们学的长方体、正方体的每一个面都是很平的,我们叫做平面,那现在圆柱的侧面是不是平面?那是一个什么面?(据学生回答板书:曲面)(3)师出示两个等底不等高的圆柱,问师:想一想,哪个圆柱高?哪个短?这与圆柱的什么有关?生:这与圆柱的高有关。师出示装满牙签的塑料盒,师:这些牙签是圆柱的高吗?假如牙签细一些,再细一些,能装多少根?(用软件演示,使学生明确: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师:面对圆柱的高,你想说些什么?生: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
4、的长度都相等。师:面对这数不清的高,我们测量时应测量边上的高最为简便。(用软件演示圆柱的透视图)形成板书:底面 2个 完全相同 圆 侧面1个 曲面 高 无数条 长度相等2、侧面的展开图。3师:现在我们把圆柱的侧面剪开,看看展开后是一个什么图形?(生动手操作)生:是长方形。(师贴长方形图)师:圆柱的侧面展开图还有没有其他的不同的形状?生:正方形。(师贴正方形图)师:还有其它的剪法吗?刚才我看到有个别同学带来了纸筒,纸筒上你发现了什么?你沿着那条线剪开,看看是什么图形?生
5、:平行四边形。(师贴平行四边形图)师:剪成的图形与原来圆柱的侧面有什么关系?生:形变而面积不变。(师板书)生: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形成板书:圆柱侧面 底面圆的周长 高 长方形 长 宽3、阅读课本例题并质疑。生:为什么课本上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只有长方形?师:由于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可以通过变形成为长方形,所以课本只出示长方形这一种情况。4、师:再玩一下你的圆柱学具,看还有没有新的发现。师出示一个核桃罐(鼓形)。师:这个罐也
6、有两个底面,并且两个底面都相等,而它的高也有无数条,长度都相等,我们能说它是个圆柱吗?为什么?(据生回答板书:上下粗细一样)(四)案例反思:在这节课中,教师紧紧抓住新课标中“从现实情景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这一理念,从备教材、用教材、备学生的角度去进行备课,以实际行动实践新课标、落实新课标。一、关注每一位学生,根据学生认知的实际,把数学知识与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在设计这一课时,老师考虑到学生对几何知识比较难理解这一
7、实际,因此在教学中,创设了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课前教师先让学生收集一些圆柱的物品,并用学具盒当中的圆柱学具材料制作一个圆柱,使学生在感性上对圆柱有初步的认识,建立圆柱的初步表象。第一次收集圆柱物品时,有个别学生收集的并不是圆柱的物品,而是圆台的物品,说明有部分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是不善于观察的,这就更有必要把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二、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用
8、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如在上课时老师提了一个问题:“你对圆柱体有哪些认识?”有个别学生汇报了他自己做的一个小实验:分别用纸做了一个圆柱体、一个正方体,用同样重的重物放在这两个物体上,结果他发现圆柱体比较稳固,老师及时肯定了这一学生的勤学好思,同时也激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