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导学案-刘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导学案-刘

ID:38002604

大小:47.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5-04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导学案-刘_第1页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导学案-刘_第2页
资源描述: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导学案-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习目标】①通过简述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能够举例说明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②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能够阐述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①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②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说的基本内容学习难点①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②生物膜的流动性特点;【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自主学习部分。一、生物膜的探索历程1.19世纪末,欧文顿根据脂溶性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提出膜是由________组成。2.20世纪初,对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细胞膜进行化学分析,表明膜的

2、主要成分是________。3.1925年荷兰科学家得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________。4.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推测脂质两边各覆盖着________________。5.1959年,罗伯特森认为生物膜是由______________三层结构构成。6.1970年,人鼠细胞杂交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7.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生物膜的________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1.________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具有流动性。2.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的________,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______

3、______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______。3.细胞膜表面(1)糖被:糖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________,具有________作用。此外消化道、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该物质还有________和________作用。(2)糖类还与脂质结合形成________.【课堂检测】1.异体器官移植手术往往很难成功,最大的障碍就是异体细胞间的排斥,这主要是由于细胞膜具有识别作用。这种生理功能的结构基础是()A.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分子构成B.细胞膜表面有糖蛋白C.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2.用两种不同的荧光分子分别标记两

4、个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再将两个细胞融合,经过一定时间后,会发现两种荧光均匀分布在细胞膜上,这表明了组成膜的脂分子()A.在双层之间做翻转运动B.做自旋运动C.尾部做摇摆运动D.沿膜平面做侧面运动3.关于细胞膜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的论述,能揭示出不同的膜物质分子之间排布关系的是()A.磷脂排列成双分子层B.球蛋白分子覆盖或镶嵌于脂双层C.两侧膜物质分子排列不对称D.膜物质分子的运动使其有流动性4.生物膜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静态结构模型不能解释下列哪种现象()A.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B.溶于脂质的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C.变形虫的变形运动D.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呈双层排

5、列在膜中间5.人体白细胞能进行变形运动,穿出毛细血管壁,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这个过程的完成依靠细胞膜的()A.选择透过性B.保护作用C.流动性D.扩散6.细胞上与细胞的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和血型决定着有密切关系的化学物质是()A.糖蛋白B.磷脂C.脂肪D.核酸2/27.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细胞浸泡到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但将PI注射到细胞中,则细胞会着色。利用PI鉴别细胞的基本原理是()A.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同B.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同C.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P

6、ID.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I的进入8.下列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质构成的结构是()A.细胞膜B.糖被C.原生质D.染色体9.对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起主要作用的物质是()A.水B.蛋白质C.磷脂D.糖类10.如果植物细胞膜由选择透过性膜变成了全透性膜,则该细胞将()A.缩小B.膨胀C.死亡D.生长11.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内,这是因为()A.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作基本骨架B.磷脂双分子层内不同程度地镶嵌着蛋白质C.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流动性D.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12.下列有关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组成B.核膜和内质网

7、膜在结构上有密切联系C.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中的蛋白质分子是相同的D.细胞膜中的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不是静止的13.当具有蛋白质衣壳的H1N1病毒侵入人体后,体内的淋巴细胞就能识别这一异物,并产生相应的抗体。淋巴细胞之所以能识别H1N1病毒,是因为其细胞膜上具有()A.磷脂分子B.糖被C.蛋白酶D.抗原14.人体内磷脂的重要生理作用是()A.氧化分解为机体提供能量B.协助吸收脂溶性物质C.细胞各种膜的骨架D.合成脂质激素和维生素D的原料15.将两种海绵动物的细胞分散成单个的,再进行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只有同种的细胞才能结合,其原因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