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基础理论7

学前教育基础理论7

ID:38001268

大小:4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3

学前教育基础理论7_第1页
学前教育基础理论7_第2页
学前教育基础理论7_第3页
学前教育基础理论7_第4页
学前教育基础理论7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基础理论7》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章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第一节学前儿童社会性教育概述一、社会性的涵义社会性是人得一种心理行为特征,它是指人在形成自我意识、进行社会交往、内化社会规范及道德准则,进行自我控制及表现其他社会行为时的心理行为特征。二、社会性教育的意义社会性发展是人得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社会性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方面。学前阶段是进行社会性教育的重要的时期,幼儿的许多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要在这一时期形成并发展,为终身的社会性发展打下基础。三、学前儿童社会性教育的目标1、引导幼儿形成初步的自我意识;2、引导幼儿观察、接触和关心周围的社会生活环境、社会事件及社会成员;3、引导幼儿逐步适应并喜欢集体

2、生活,使幼儿关心集体,逐渐形成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4、引导幼儿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使幼儿习得必要的社会行为规范。第二节学前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和教育一、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指主体对自身特性以及自身与他人及周围事物关系的认识。(一)自我意识的主要表现形式1、自我认知幼儿的自我认识是指幼儿对自身的特点,特征的认识,这种特点和特征涉及生理心理及社会诸方面。2、自我概念幼儿的自我概念是幼儿自我认识的结果,是幼儿关于自身特点和本质的反映,是幼儿关于自己的比较稳定的看法。3、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个体对自己特性的判断。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趋势:(1)从轻信和运用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独立的评价;(2)从

3、带有极大主观情绪性的自我评价道初步比较客观的自我评价;(3)从笼统不分化的评价到比较具体细致的评价;(4)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5)从局部的评价到比较全面的评价。4、自我控制自我控制简称自控。指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能够控制自己的情感冲动和行为。5、独立性独立性也就是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二)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应注意的方面1、根据幼儿的心智水平和知识积累水平,设计和组织一些多种形式的有利于幼儿认识自己身体外形特征的活动;2、引导幼儿形成自我概念,尤其是心理和社会层面的自我概念;3、帮助幼儿形成正确自我评价的态度和方法;4、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5、注重培

4、养幼儿的独立性。二、学前儿童对他人的认知(一)学前儿童对他人认知的内容1、外形特征的认知;2、心理状态的认知;3、群体中地位的认知。(二)对他人认知方面的教育应注重的方面1、教育幼儿尤其是中班以上的幼儿,认识各种情景下别人的情绪和情感,使幼儿知道别人什么情况下产生高兴等积极感情,什么情况下产生伤心等消极感情;2、培养幼儿独立的判断能力,培养幼儿积极向优秀的榜样学习的习惯,并努力表现榜样的行为,努力使自己成为榜样。三、学前儿童对社会环境、现象的认知(一)学前儿童对社会环境、现象的认知的内容1、家庭认知;2、幼儿园的认知;3、社区机构的认知;4、交通工具和设施的认知;5、国家及民族主要邻近

5、国家的认知;6、重大节日认知;7、重大社会事件认知。(二)对学前儿童实施社会环境和社会现象的教育应注意的方面1、要从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出发,组织和安排教育活动;2、在教育中应注意幼儿情感的激发;3、要注重环境的配合。四、学前儿童对教育规范的认知(一)教育规范认知的内容1、文明礼貌的知识和习惯的认知;2、公共规则的认知;3、集体规则的认知;4、基本道德规则的认知;5、交往规则认知。第三节学前儿童情感的发展和教育一、学前儿童的情绪社会化(一)婴幼儿情绪社会化阶段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毕将婴幼儿情绪的社会化分为四个阶段:1、无分化的社会性反映阶段(0-2个月)2、分化的社会能力发展阶段(2-7个月

6、)3、形成依恋阶段(7-24个月)4、伙伴关系发展时期(2岁以后)(二)婴儿情绪社会化的主要内容1、社会性微笑(开端)2、母婴依恋(重要标志)3、陌生人焦虑(6-8个月)4、分离焦虑(与‘母婴依恋’建立同时)(三)情绪的社会性参照情绪的社会性参照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一种重要现象和过程,充分显示了情绪的信号作用和人际通讯交往功能,是情绪社会化的重要方面。二、学前儿童的自尊心自尊心是指由自我评价引起的自我肯定,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三、学前儿童的同情心同情心是对于他人的不幸或困难所持的关心、爱护的态度,是人道主义的一种表现。四、羞愧感羞愧感是一种个体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对他人(身

7、体、情感)或规范造成了伤害或违背后所产生的负罪感,这是一种以自己的行为、观点、人格为对象的道德情感活动。五、责任感、集体荣誉感、爱国感第四节学前儿童社会行为、技能的发展和教育社会行为是指依社会情境而转移的个体行为,其基本表现形式有表情、姿态、言语、活动等。社会行为可分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其区别在于行为对别人、对社会是否有利。一、社会性交往社会性交往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为了交流认识经验和情绪评价性的信息而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信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