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运动地理意义(第二课时)说课

地球运动地理意义(第二课时)说课

ID:37998760

大小:110.5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4-30

地球运动地理意义(第二课时)说课_第1页
地球运动地理意义(第二课时)说课_第2页
地球运动地理意义(第二课时)说课_第3页
地球运动地理意义(第二课时)说课_第4页
地球运动地理意义(第二课时)说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球运动地理意义(第二课时)说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说课白云一高地理组张羽梅【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讲授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这一内容是本章、也是必修一要求掌握的重点内容,还是历年高考命题中常见的内容之一。本课内容与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紧密相连,与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是并列的内容。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产生了黄赤交角;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了太阳直射点一年中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又因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引起了同一纬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季节)发生变化,因此这节课又是前边所讲内容的继续。它可以帮助学生在

2、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进一步理解黄赤交角存在的地理意义和太阳直射点南北回归运动的规律。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形成事物之间是联系发展的思想意识。【学生分析】通过前面的教学,学生已掌握了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规律和黄赤交角的概念,为这节课的学习做了铺垫。但高一学生还存空间感和动态感不强以及归纳概括能力不强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学生会普遍感觉本节课学习较困难,结合以上学情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法,通过模拟演示让学生观察基础上进行规律归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由于黄赤交角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3、,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律。2.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总结地理规律的能力。过程与方法:运用地球仪、多媒体教学课件模拟、演示地球公转过程及相应的地理现象,师生互动讨论、辨析疑点和难点。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教学重点】: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教学难点】: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教具】 多媒体课件,自制教

4、具及地球仪,学案【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回顾上节课所学,重点回顾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运动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变化。问:今天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半球?于昨天相比太阳直射点在怎么移动?设问: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开学以来白昼的时长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其中的规律。【铺垫】介绍光照图上昼弧、夜弧及其与昼夜长短之间的关系一、昼夜长短的变化1、同一时间全球不同地区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①多媒体展示夏至日光照图,引导学生在图上画出赤道、30°N、3

5、0°S三条纬线上的昼弧、夜弧,判断其昼夜长短特征。②北/南半球其他地区呢?③归纳夏至日北半球、南半球、赤道上的昼夜长短规律④学生读课本19页冬至日、春秋分日光照图,分组归纳冬至日、春秋分日北半球、南半球、赤道上的昼夜长短规律⑤观察夏至日光照图,思考北半球随纬度升高,昼弧比例有什么变化?说明随着纬度升高昼长有什么变化规律?南半球呢?⑥北半球哪些地区出现了极昼现象?南半球哪些地区出现了极夜现象?1、同一地区不同时间昼夜长短变化规律(以贵阳市为例)多媒体演示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要求学生重点观察视频

6、中30°N纬线上的昼夜长短变化并填写学案相关内容。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1、太阳高度: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交角2、正午太阳高度H   :通过周日视运动图来解析太阳高度一天中的变化,明确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在认识了解了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之后,利用教材中现有的两分两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图,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形式,根据学案中的要点,分析两分两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情况,并且总结归纳正午太阳高度在时空上的分布特点。【合作探究】 据上图,分析并总结“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日期直射纬线H为90°的纬线

7、H达一年中最大的地区H达一年中最小的地区春秋分夏至日冬至日结论: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分布规律  (1)纬度分布规律:  (2)以贵阳为例,归纳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教师总结】总结学生最终的讨论结果,并及时纠正,最终用坐标图来说明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特点。通过对上图的分析,师生得出了如下结论:纬度分布规律:由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季节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靠近时变大,远离时变小。三、四季的更替和五代的划分练习巩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