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文化与民俗.docx

气象文化与民俗.docx

ID:37989366

大小:16.0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30

气象文化与民俗.docx_第1页
气象文化与民俗.docx_第2页
气象文化与民俗.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气象文化与民俗.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气象文化与民俗我国的气象文化历史十分悠久,这使得我国古代长期以发达的农业文明而著称于世。中国传统气象文化把气象与农业经济生产、居民建筑、战争胜负、人的生命安全、医疗卫生、哲学思想、宗教崇拜等相结合,形成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读《气象文化与民俗》这本书,我对气象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除了感悟它的博大精深,更深切体会到它在古代所起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气象文化为我们的农业文明发展提供了无限量的功劳。气象文化主要指人类思想上所形成的气象意识,人类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气象相关物质和人类社会生活所反映的气象相关行为,是气象在人类物质、精神、制度和行为领域反映的总和。可见,气象文化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复合体也是

2、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我们的日常生产活动都离不开气象文化的指引。人类活动与气象总是互相地影响着。除了基本的定义外,气象文化本身有着深刻的内涵,他包括了文化气象存在的各种类别。精神文化方面有宗教、信仰、观念、文学和艺术;智能文化方面有气象科学知识,气象技术知识,气象经验知识,包括气象谚语、气象俗语;物质文化方面,包括建筑文化和服饰文化;规范文化方面有社会习惯、制度、组织、法律等文化。可以说,整个气象文化是知识的综合体。气象与各个方面都息息相关,这里我着重介绍一下农业气象文化和文学与民俗气象文化。或许这两个方面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实际,理解起来也相对比较好把握。中国古代以种植农业文明发达而著称,种植

3、农业对气象条件的依赖成为推动我过古代气象科技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古代非常重视气象与农事的联系,战国孟轲提出了“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的思想;荀况有“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违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的论述。但总体而言,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社会生产得到很大发展的同时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们面对气象灾害尚且无能为力,往往把灾害看做失政而招致的惩罚。在远古时代,中国先民很早就掌握了反应农业生产特点的历法和知识,通过不断的研究与总结,终于划分出了历史上有名的“二十四节气”,并一直沿用至今。显然,二十四节气是指导农耕生产的,而农耕生产的不断进步又促进二十四节气的不断完善。对指导农业生产主要

4、有以下意义。第一,为农业生产准确把握天时提供了时间尺度。种植农业生产必须准确把握天时,二十四节气从日地位置变化给人们提供了比较准确的周年时间表。确定了太阳直射地球的轨迹变化,这就使农业生产从总体上掌握了天时季节。第二,为农业生产提供短期气候预测。如果从气候的角度解读二十四节气,那么二十四节气是对一年分每半月的气候预测,用现代语言表达就是气候预测月历。二十四节气既可以认为是气候概率的总结归纳,同时抓住温、雨、日照三个关键气象要素,从而具有气候预测功能。第三,古代围绕二十四节气形成了丰富的农候经验。各地根据二十四节气结合当地实际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与种植农业有关的农候谚语。例如:与收割有关的:“清明

5、前后,种瓜得豆”“芒种不种,过后落空”。反应年景的谚语:“立春三场雨,秋后不缺米”“立秋下雨万物收,处暑下雨万物丢”等等。这些经验知识易于掌握和传播,对当时农业发展发挥重大作用。说到谚语,我想起了以前在语文课本上也曾出现过“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燕子低飞,蚂蚁搬家,大雨马上到”这些句子。也许当时对那些所谓的生活谚语并没有太深刻的理解。现在想来,谚语是劳动人民的精神结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概括一下,它所具有的特点是语言通俗化,繁简适用化,语言简练化。既然说气象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也很容易成为文学所反映的对象和内容。文学就是把人们的社会生活体验与气象现象有机结合,有利于更充分更贴切地

6、表达人们的体验和情感。气象现象被文学所反映,归纳起来有以下意义:首先是托物言志。如毛泽东的诗词《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起句以健笔凌云之志,表现诗人非凡的胸襟和气魄。风雨,飞雪勾画出季节变换,时间更替;春归,春到给人间带来春的气息和希望,词句挺拔,气势昂扬。其次是烘托情景。文学加上对气象现象的反映,就会显得更活泼更生动。《敕勒歌》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透过诗句,诗人感受到空阔无垠的大草原,景色如画,水草丰美,畜牧昌盛,全诗一气纵贯,气象雄浑,生机盎然。还有表达心境,解脱现象,预示情变等意义。除此之外,我们的饮食文化也离不开气象。进入大学,会慢慢发现,来自四面八方的同

7、学都有着多种不同的差异,饮食是很具有代表性的一方面。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造成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差别。食物生产受到自然气象条件的限制,造成不同饮食习惯。最典型的可谓是“南稻北麦”,即南方人喜欢吃大米,而北方人喜欢吃面食。还有值得一提的是水果。在我国,热带,南亚热带椰子,芒果,菠萝,桂圆,荔枝,香蕉等最怕出现0°及以下低温,因此只分布在华南地区。而吐鲁番的葡萄,新疆的哈密瓜等等也都是特定气候条件下的产物。通过读了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