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中华少年(教案)

8 中华少年(教案)

ID:37983101

大小:29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4-28

8 中华少年(教案)_第1页
8 中华少年(教案)_第2页
8 中华少年(教案)_第3页
8 中华少年(教案)_第4页
8 中华少年(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8 中华少年(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8*中华少年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诗意。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2.培养学生分角色表演、朗诵的能力。3.感染教育学生要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了解祖国的昨天、今天,畅想祖国的明天,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的爱国热情。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诗人的独特感受。收集相关的资料。1课时一、导入新课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学习了本单元的前三篇课文,深深感受到文章作者和文中所描写的人物那强烈的爱国之情。是啊,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新时代的中华少年,怎能不由衷地为祖国的锦绣山川、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到骄傲和自豪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情感去学习诗歌《中华少年》。二、读通,把课文

2、读得字正腔圆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画出自己觉得最难读好的句子。2同桌之间相互读一读课文,指出对方读得特别好的地方,一起读一读这些诗句。3把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大组,分别担任“甲、乙、丙、丁”四个角色,一齐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适时纠正、指导。三、读懂,把课文读得有声有色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诗歌的情境,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一个段落。教师指名朗读学生各自喜欢的段落,教师适当指导与点拨。2学习第1节:我们都是中华少年思考:(1)说说这四个少年各自来自哪里,又分别把自己比作什么?(2)这里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明确:(1)甲:来自高原雪山,比

3、作雪莲;乙:来自边防海岛,比作乳燕;丙:来自北国草原,比作雏鹰;丁:来自中原黄河边,比作山丹丹。(2)比喻的修辞手法,更能体现中华少年的纯洁、朝气和英姿。3学习第2~7节,分别给每一节加上标题。第2节:共同的家园指名四位同学分角色朗读第二节诗句。边读边思考:这一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明确:主要写祖国的锦绣山川哺育了中华少年。第3、4节:千年文化、中华精神(1)在这两节诗中,出现了哪些你熟悉的先人与先烈?你最想跟同学们介绍的是哪一位?明确:教师指名学生作简要的发言,特别要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用典,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五月端阳与爱国诗人屈原;中秋月色与中华传统等。(2)“枫

4、桥的钟声”、“大漠的孤烟”分别出自哪首诗呢?明确:“枫桥的钟声”出自张继《枫桥夜泊》中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大漠的孤烟”出自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3)关于女娲、大禹的故事你们知道哪些呢?从中学到了什么?明确:女娲造人,女娲补天,大禹治水。从他们的故事中懂得了要为人类无私奉献。(4)“东方之美滋养着龙的传人,五千年文化植根在我们心田”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放在这里有什么作用?明确:这句诗句的意思是,屹立在世界东方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她哺育了我们,培养了我们。这句诗充满感激、自豪之情,既是对本节的小结,也是对前面的一个概括。第5

5、节:苦难的母亲,惊醒的睡狮教师出示并提问:黄河纤夫拉不直问号般的身躯,长城的古砖挡不住洋炮的弹片。这两个事例给我们什么启示?明确:这两个典型事例写出了祖国曾经遭受的屈辱,告诉我们落后就会挨打。教师出示并提问:啊!是七月的星火,南湖的航船,让东方雄狮从噩梦中奋起。“七月的星火,南湖的航船”指什么?明确:“七月的星火,南湖的航船”指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船上召开。从此,中国共产党唤醒了民众,领导人民展开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第6、7节:少年的誓言(1)从中华少年响亮的回答中你感受到什么?明确:感受到中华少年的历史责任感和坚定的信心。(2)第7节在

6、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中华少年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这一节运用了对比和排比的写法,展示了中华少年的铿锵誓言,表达了他们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后面的四个“要”和前面的四个“不”形成鲜明对照,中华少年的爱国之心、自豪之情尽情流露。4学习第8节:中华的未来,少年去开创(1)“五十六朵鲜花”代表什么?明确:五十六个民族。(2)这一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明确:总结全文。四、读美,把课文读得声情并茂1学生自由朗读全文,试试用一两句简洁扼要的话,说说读了这一首诗的体会。2学习委员推荐班级当中朗读最好的4位同学分角色表演朗读。在表演之前,提醒四位同学,先在自己的课文里做一些记号,以免在表演朗读的时候

7、,读错句子。3四位学生表演朗读,有条件的为朗读配上背景音乐。4自由组合,排练诗朗诵:《中华少年》。五、疑难解析1“长城的古砖挡不住洋炮的弹片”说明了什么?长城最早是用来防御的,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征调民夫,大规模修筑长城,以防御匈奴的侵略。清朝末年,政府腐败无能,国家积贫积弱,许多外国列强利用洋枪洋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长城的古砖挡不住洋炮的弹片”道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贫穷落后就会挨打,只有团结一心,振兴中华,增强综合国力,军民携手建立坚不可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