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寺_教案1

记承天寺夜寺_教案1

ID:37981040

大小:3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28

记承天寺夜寺_教案1_第1页
记承天寺夜寺_教案1_第2页
记承天寺夜寺_教案1_第3页
资源描述:

《记承天寺夜寺_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记承天寺夜游》教案1学习目标整体感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文章中描写月色语句的精妙;揣摩作者写作本文时的心情。教学重难点感受文章中描写月色语句的精妙;揣摩作者写作本文时的心情。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学生说出关于“月”的诗句。二、破题了解1.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诗人,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他和父亲苏洵,弟苏辙合称为唐宋

2、八大家中的“三苏”。苏轼是苏洵的次子(苏洵长子夭折)。1057年(嘉祐二年),苏轼与弟弟苏辙同登进士。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在立新法中与王安石发生不快,被罢免官职。《饮湖上初晴后雨》是描写西湖的古诗中无人能超越的。世人说:“门下三父子,都是大文豪。”但在父子三人中,苏轼的成就是最高的,胜过苏洵和苏辙。苏轼生活的时代大兴“新法”,改革之风大盛。由于他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调离出京。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因御史李定、何正臣等说他写诗讽刺了“新法”而被捕入狱。这就是当年有名的“乌台诗案”(乌台,指当

3、时的御史府)。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之后他几经贬谪,直到宋徽宗接位,大赦天下,他才得到内徙的机会,但至常州便病逝了,时年66岁。死后谥“文忠公”。2.介绍写作背景元丰二年,苏轼由于和当时主张革新、实行新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同,作诗讽刺新法,因而被捕下狱。后出狱,责授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有职无权的闲差,于是他在郡城旧营地的东面开荒种地,有时也游乐于山水,咏唱雄伟江山,感怀英雄人物,写下了许多极其动人的散文和词,如《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记承天寺夜游》记的是元丰六年十月,苏轼和好友张怀民同

4、游承天寺的情景。全文仅八十余字,描绘了在承天寺夜游时看到的月下美景。文章风格清丽、冷峻,而又不乏洒脱。三、初读感知内容1.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子停顿。2.请两位同学范读,大家评价。3.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合作翻译全文。学生质疑,讨论解疑,理解课文内容。(1)理解字词解:欲:户:欣然:念:与为乐者:遂:至:亦:寝:相与:于:空明:闲人:(2)我会翻译下列句子。A.月色入户,欣然起行。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D.

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五、整体理解(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1.阅读过全文,你觉得文中作者叙事、写景、抒情都围绕哪个字来写,请说说理由。2.文中描写庭院中的月色,着力表现了月色的什么特点,你觉得这段描写好不好,好在啊里?六、在整体理解文章的基础你能试着背诵吗?七、重点探究苏轼是被贬到黄州时写下了《记承天寺夜游》你认为他当时的心境是怎样的?你怎样来看待他的这种心境?八、总结归纳主题思想:课文描绘了作者在承天寺夜游时看到的月下美景,抒发了他壮志未酬的苦闷心情。九、课外拓展作

6、者与张怀民夜游承天寺,在文中对承天寺的月景作了精妙的描写,试想象一下当时庭院中的景色和作者的心情,请根据其意境写一段100文字,描绘一下作者笔下承天寺的月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