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教案)

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教案)

ID:37978618

大小:6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27

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教案)_第1页
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教案)_第2页
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教案)_第3页
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3.2.6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上海市进才中学北校陈静华一.教学提示“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是上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第三单元第二节第三课时的教学内容。在进行本单元的教学设计安排时,考虑到同学们对溶质的质量分数内容不陌生(多少有一些了解),所以对教学内容的次序,进行了适当调整。具体安排如下:11周:§3.1.1水资源与水的组成研究(水污染、过滤、吸附、消毒等净化方法介绍)§3.1.2水的性质研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3.1.3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学习、交流三种分散体系、水溶液的某些性质)§3.1.4溶液的酸碱性(石蕊、酚酞、pH

2、试纸的使用)12周:§3.2.1溶液组成的判断(同时讲解练习)§3.2.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用配制1%的食盐水为主线,学习质量分数概念、表示方法、简单计算)§3.2.3溶液的稀释、配制(稀释原理、浓溶液配稀溶液的方法)§3.2.4学生实验13周:§3.2.5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溶解性概念、影响因素;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概念及转化)§3.2.6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概念、影响因素及溶解度曲线)§3.2.7溶解度曲线的运用(溶解度的计算,包括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区别和联系)§3.2.8物质从溶液中析出(结晶、结晶水合物概念,几种典型

3、的结晶水合物介绍)二.设计意图本节课从比较两种盐的溶解性大小入手,引发并活跃学生思维,设计出合理方案,得出“溶解限量”的影响因素;通过对溶解限量限定因素的认识细化、对溶解限量实质的讨论分析,帮助学生建立固体溶解度的概念;通过对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的两种表示方法——表格法、坐标法的对比,让学生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涵义,感悟数形结合思想的精妙。三.学情分析本次授课的初三(7)班,是我任教班级中基础最差的一个班,男生较女生多一些,化学学习特别优秀的有7位。经过三个月不到的时间的引导、训练、磨合,现在我们师生间的关系融洽,学生学习比较自觉,学习

4、的积极性也比较高,每次的化学作业都能按时完成,学生的成绩在进步之中。一直以来《溶液》单元的教学是一个难点,学生的学习在这时会开始出现所谓的“分化”,所以在之前的质量分数、溶解性等内容的教学中,我尝试了“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同化并建构新的认知结构,组织好“活动与探究”,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同时在建立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之后,对于有关的计算,把握好深度和广度,让学生信心满满地往下学。希望今天的课,在他们的积极“体验下”,能获得预期的效果。4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溶解度概念的涵义(2)能从溶解度曲线中获取相关的图示信息(3)学

5、会绘制溶解度曲线2.过程与方法(1)能设计实验方案进行简单的实验探究(2)认识数型结合法在体现事物变化规律中的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师生互动、语言激励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溶解度的涵义难点:溶解度概念的建立六.教学流程巩固应用引入课题理解内涵看图比较两种盐的溶解性大小入手,引发并活跃学生思维,设计合理方案,引出课题对溶解限量限定因素认识细化,对溶解限量实质的讨论分析,建立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总结提升对比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的两种表示方法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涵义将表格法和坐标法进行对比,感悟用曲线表示溶解

6、度随温度变化情况所具有的优势教学环节具体情境七.教学过程1.新课引入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物质的物理性质——溶解性。想不到有两位“化学朋友”对自己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有争议。我想请同学们做个裁判。(对PPt上的三种方案评价)2.探究活动1(如何衡量KNO3和NaCl溶解能力的大小?)过渡:他们两位倒底是谁的溶解能力强?你们觉得这个实验方案应该如何设计呢?大家来讨论一下。生答:(在相同温度下,他们溶剂的量要相等,溶质的量要相同,都达到饱和,看谁析出的固体多,看谁溶解的质量多。<看谁先饱和>)4回忆:在上节课以及同学们的实验中,我们认识到,大多

7、数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都会有一个限量。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量的确受溶质种类、溶剂多少、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过渡:溶剂的多少是影响物质溶解限量的因素之一,因此,要确定某种固体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限量,必须确定好溶剂的质量,通常情况下,人为地将溶剂的质量确定为100g。3.探究活动2(认识溶解限量)(1)呈现不同温度下硝酸钾在100g水中的溶解限量:温度(℃)2050608090在100水中的溶解限量/g31.690114170200(2)学生描述31.6g、114g两个数据的含义。(3)引导学生分析几个溶解限量的得出过程中,对哪些因

8、素作了限定?(溶质种类、溶剂质量、温度)(4)组织学生讨论“溶解限量”的实质: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5)建立溶解度的概念。①要求学生通过添加适当词语的方法,将溶解限量的限定因素与溶解限量的实质串联起来。②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