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974618
大小:3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04
《好课恰似好文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好课恰似好文章 响水县运河中学顾广宽对于好课的界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说目标一定要明确,必须紧扣“三维目标”进行预设;有的说重点要突出、难点要分散;有的说思路一定要清晰;有的说必须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的说一定要体现“三为主”的教学理念。有些说洋思的“学——教——练”最有效;有些说杜郎口的“三三六”和“10+35”教学模式最撵时,等等。有些观念是并行不悖的,还有些是一脉相承的。我们收益于这些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引,感激于它们给我们的课堂带来勃勃的生机和希望。沐浴教改的阳光,各类好课层出不穷。学习了那么多的语文课,我惊喜地发现——“一堂好的阅读课恰似篇好文章”
2、。文道合一,好文章有“自然”、“统一”、“有效”之美,好课也不例外吧。自然——和谐的师生互动我们常常因为投入的阅读不禁与作者产生思想共鸣,这种共鸣可能并非是作者强加于我们。譬如,《我的母亲》(邹韬奋)、《父母的心》(川端康成)之类的文章我们很容易感受到人间这种至爱亲情,其中《父母的心》对人物思想感情刻画得真真切切。读了《幽径悲剧》(季羡林)一文,我们会自觉地同季老先生一道,谴责愚氓灭美的事件,呼吁全民自觉提高爱美护美的环保意识。说明文中亲切委婉的语言自然会拉近作者与读者间的距离。试想,我们遇到的一堂好课又何尝不是?如果说文章是读者与作者沟通的桥梁,那么课堂应该是学生与老师交流的
3、平台,(教材与生活则是师生的交流对象)。一堂好课下来,往往有的旁听者会翘起大拇指夸赞:“这真是一堂好课!水到渠成!”“水到渠成”应该是对师生双边活动及课堂效果的很好的评价。笔者在06年有幸听了省教师培训中心严华银主任的讲学,他呼唤我们的课堂应该沉浸在自然的诗意里。那么何为“自然”呢?集众口之意,自然的一堂好课应该体现出和谐的师生互动。师生在互动中平等而非相等,问题解决的路径是“引而不牵”、“放而不纵”。“不愤不启,不诽不发”。无论是在时间的利用上还是在交流的方式上都高度体现了语文课的人文性。说易做难,现实中的反面案例不胜例举。教育现代化势在必行,多媒体教学应运而生。合理使用多媒
4、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展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但课前过多过板的预设,可能忽略了课堂上学生丰富多彩的动态生成。学生的思维只能被动接受教者手中鼠标的操纵,按部就班的跨入教者预设的轨道。劈开多媒体,屡见不鲜的是,语文老师课上话多。如何看待这种教学行为?学生不会说的,你鼓励他说,学生说不准的,你引导他说,学生说不好的,你帮助他说,学生说不了的,你示范着说,总之,你最好不要代替他说。“越俎代庖”不是自然的民主教学。衡量一堂课的优劣不是教者讲解了多少,而应该是学生领悟和实践了多少。可能因为是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之类的吧?所以教者课前准备太“充分”,生怕学生答错,影响教学效果。其
5、实,没有“错”,就无所谓“对”了。纠错的本身就是循序渐进的动态生成过程,岂不是很自然的教学行为?让学生们互相敢说,知错,会纠。这本来就是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嘛!而同一问题,因人而异,理解各一。所以我们的课堂应该既有思想的共鸣又应该有观点的碰撞。笔者喜欢鼓励学生说,上课时发觉文本写作和老师讲解中的疏忽是同学们学习的最高境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只有不断辩论或者研讨才能形成“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现在有的教师机械的把课堂教学分为三部分,或者把一个自己认为稍难的题目分为三步骤来解决,欣然认为自己真正落实了新课程的学习方式。我觉得这是对新课程在学习方式上“形而上学”的理解
6、吧?统一——有机联系的整体好的文章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思路线索清晰、板块段落分明、主次详略适当、衔接过渡顺畅,前后呼应联系。好课亦然。真正的一堂好课应该“平而不庸”、“亮而不浮”,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没有线索的课堂显得凌乱,没有板块的课堂显得琐碎,没有主次的课堂显得失重,没有衔接的课堂显得生硬,没有联系的课堂显得割裂。文章既然有“索”,课堂亦需有“线”。板块由线索相连,主次体现于板块之中,过渡承启于板块之间,照应体现在知识的联系与迁移。正如一篇文意连贯的文章,呼应是随机的,引用是适得其所的,并非刻意为之。板块即课堂交流的几个重点的有思考空间的问题或活动。板块间应有过渡,知识点间应
7、该有随机的迁移与联系。譬如在教学《孔乙己》(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时,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简案。出示《〈呐喊〉自序》中的一段文字(略),今天我们就来感受来自鲁迅短篇小说集《呐喊》中的《孔乙己》。接着板书课题、作者。一、带问阅读:(约15—20分钟)请同学们带着以下的问题默读小说。1、你认为文中的孔乙己是个什么形象?2、文中的那时人及作者分别对孔乙己什么态度?3、我们当代人从孔乙己的境遇和生活方式中产生哪些思考?边读边划出相应语句。(媒体出示文字)一、学生自主或讨论回答,教师也可中途适当穿插自己的想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