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块托架预压技术交底

0#块托架预压技术交底

ID:37963316

大小:31.3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04

0#块托架预压技术交底_第1页
0#块托架预压技术交底_第2页
0#块托架预压技术交底_第3页
资源描述:

《0#块托架预压技术交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技术交底记录编号:工程名称涧口河特大桥交底日期2010-6-4施工单位中交一公局分项工程名称上部构造(0#块)交底提要0#块托架预压交底内容:0#块托架预压一、0#块概述涧口河特大桥8#墩0#块长度10m,1#块长度2m,根据设计图纸,0#、1#块一起浇注,共长14m。0#块第一次浇注高度3.5m,重力完全由托架承担,第二次浇注高度6m,重力由托架和第一次浇注的砼共同承担。0#块箱梁顶板厚0.5米,底板厚1.3米,腹板厚0.8米,内设4道横隔板。0#块砼自重(415.75+2*28.85)*2.6=1

2、230.97t。二、托架预压1、预压方法由于托架弹性、杆件连接有缝隙等因素,会引起托架下沉,因此托架安装完成后,需加载进行预压,以确定其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并消除非弹性变形,测出弹性变形。预压方法采用砂袋堆载按照梁段自重的60%、100%、120%分三次加载,压重的材料选用砂子,砂子用大包装袋盛放,便于吊装和运输。压重前先在底模主要受力位置上布设观测点,并测量其标高和平面位置。压重的先后顺序按照混凝土的浇筑顺序进行,先浇筑混凝土的部位先压重,后浇筑混凝土的部位后压重,每级加载完静压6小时后进行变形观测

3、,托架预压荷载全部加载完成后,按照6h、12h、24h观测3次,相隔24小时的预压沉降量观测平均值相差不大于1mm时,认为托架预压已达稳定,可以卸载,卸载后再次测量标高,根据加载前和卸载后的标高计算托架的变形量,作为预拱度设置的依据。2、预压重量0﹟段托架承受整个0﹟段砼的重量,在预压前经计算纵向长度单位横断面上荷载分布情况,其中顶板砼重量直接传送到底板上。腹板和隔墙处荷载比较集中,砂袋堆放时要按照单位横断面荷载分布情况进行堆放,以便能真正模拟砼荷载,达到预压的目的。预压根据0#块3特点分为两悬臂端、

4、墩柱间、和墩顶部分,由于墩顶部分由墩身自身承担,因此预压只要考虑两悬臂部分和墩柱间部分,预压荷载值的计算如下。悬臂端预压总重量:单侧悬臂段砼第一次浇注方量28.6m3,预压重量=28.6×2.6×1.2=89.2t。两侧悬臂端预压共重:89.2×2=178.5t。墩柱间预压总重量:墩柱间第一次浇注砼方量56.8m3,预压重量=56.8×2.6×1.2=177.2t。3、测点布置(1)、悬臂端悬臂端纵长度L=2.0m,根据受力特点,横桥向布设三个观察点,即1/4L、1/2L、3/4L,底板宽度D=7.0

5、m,纵桥向布设三排,纵桥向中心线处和距离纵桥向中心线2.0m处,因此两个悬臂端共布设18个观测点。(2)墩柱间悬臂端纵长度L=4.0m,根据受力特点,横桥向布设三个观察点,即1/4L、1/2L、3/4L,底板宽度D=7.0m,纵桥向布设三排,纵桥向中心线处和距离纵桥向中心线2.0m处,墩柱间共布置9个点。测点布置图如下图。图1测点布置图4、预压步骤(1)、根据测点布置要求,铺好底模后在底模上用红油漆标志以做测量标志。(2)、0#块托架安装好完毕铺设好底模后,利用塔吊将砂袋吊装到0#块上均匀堆放,堆3放

6、时从墩柱开始向两侧对称逐步进行,按照单位横断面荷载分布情况进行堆放,以便能真正模拟砼荷载,达到预压的目的。堆码的砂袋要均匀、稳定且应在测点处留出测点位置。(3)、堆载前先测出各观测点标高,然后开始堆码砂袋,当加载至60%荷载时观测测点标高变化并做好记录。继续加载至100%荷载时观测标高变化,测量各点标高变化。加载至120%荷载后测各点标高后6h、12h、24h分别测量各观测点标高。(4)、加载至120%并观测24小时后,预压沉降量观测平均值相差不大于1mm时,认为托架预压已达稳定,可以卸载,卸载后再次

7、测量标高。(5)、在整个加载过程中,派专人观察托架变形,如果托架变形过大或在分级加载中通过测量出的标高变化过大应立即停止加载,并上报相关部门。测量时通知监控单位到场进行观测,施工单位和监控单位应分别作独立观测。三、数据处理通过各级荷载下托架的变形值,消除非弹性变形测出弹性变形,绘制沉降观测曲线、弹性变形曲线,从而根据确定立模标高。沉降观测表附后。四、安全注意事项(1)、所有高空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2)、堆码砂袋时,砂袋应上下对齐、平稳堆放,避免发生砂袋倒坍伤人。卸载时从高处向低处

8、逐渐卸砂袋。(3)、五级以上大风,为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停止预压。(4)、所有施工机械、安全用电应符合相关规范操作规程,杜绝违章操作、违规指挥。附件:1、观测点布置图2、沉降观测点记录表审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