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信息不对称_假冒伪劣商品的经济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卷第1期安徽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Vol.2No.12003年3月JOURNALOFANHUITEXTILEVOCATIONALTECHNICALINSTITUTEMar.2003信息不对称)))假冒伪劣商品的经济分析郑伯顺(安徽大学,安徽合肥230039)摘要:当前市场上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成灾,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消费者同厂商之间信息的不对称。这种信息的不对称造成处于信息优势地位的厂商往往滥用其优势,作出机会主义的行为,损害消费者和诚实经营厂商的利益。缩小消费者同厂商的信息不均,是解决假冒伪劣商品现象
2、存在的主要措施。关键词:信息不对称;假冒伪劣;信用;法律中图分类号:F713.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279(2003)01-0054-04Abstract:Thereisabundantfalseandinferiormerchandiseinthemarketnowadays,oneofmainrea-sonsisbetweentheconsumerandthemanutucturersinformationasymmetry.Thiskindofinequaliyinin-for
3、mationusuallyleadstothefactorieswhohaveinformationaladvantagepositiontousuallyabuseitsadvan-tage,makingtheopportunisticbehavior,harmingtheconsumerandthehonestmanufacturers.Inordertogetridoffalseandinferiormerchandise,themainmeasuretobetakenisthatthefact
4、ory.sinformationshouldbebalanced.Keywords:informationasymmetric;falseandinferior;credit;law随着3.15的日益临近,假冒伪劣商品再一次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从20世纪80年代的假鞋、假烟、假表,到现在的/黑心棉被0、/瘦肉精猪肉0等,假冒伪劣商品如同顽强的野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0。有调查结果显示,全国这两年来有1/4的家庭受到过假冒伪劣商品的侵害,涉及5000万城市消费者,98.5%的消费者受到经济损失
5、。这种大范围、大规模的制假售假活动,有损社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浪费了宝贵的社会资源,破坏了诚实守信的市场氛围,而且最终将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长期的负面效应。为什么我国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活动没有随着国家一轮轮的/打假0活动迅速得到遏制,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随着信息经济学的兴起,它为我们观察和分析这些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工具。本文拟从信息经济学中有关信息不对称理论出发,对假冒伪劣商品在我国当前市场上泛滥成灾的成因,以及如何防止和消除这种现象的发生做一点探讨。1信
6、息不对称与假冒伪劣商品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asymmetric)可谓当前社会上的热门语,它不但成为近年来各类经济学文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之一,而且经常在大众媒体上出现。信息不对称是相对于信息对称而言的,[1]是指信息在各主体之间分布不均,与客观现实存在偏差。信息充分是传统市场均衡理论的前提,但是收稿日期:2003-02-27作者简介:郑伯顺(1976-),男,安徽东至县人,安徽大学硕士生.第1期郑伯顺:信息不对称)))假冒伪劣商品的经济分析55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信息的掌握并不总是均衡
7、和对称的,信息不对称的事例比比皆是,如生产者较之消费者拥有更多的有关商品质量和价格的信息。由于人们在阅历、受教育程度、职业、年龄、性别等方面的差别,使他们之间信息分布呈现出明显的不对称性,存在着信息优势和信息劣势之分。信息不对称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社会分工和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分工和专业化作为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社会正常运行的基石,在相当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但同时其也使信息分布在初始状态就呈现明显的不对称性,使现实的经济生活偏离了完全信息的理想模式。信息不对称造成市场交易双方的地位不平衡,人们天生的利己心
8、决定了信息优势方往往会利用其信息优势地位,采取各种手段,千方百计隐蔽有关的信息,转嫁本应由自己承担的成本或风险,牟取不正当的私利,产生经济学理论所谓的/道德风险0问题,假冒伪劣商品的大量出现事实上就是/道德风险0的表现。我国目前正处于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阶段,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信息管理和传递机制的作用大大降低,而与此同时市场经济下信息传递机制却尚未完全建立和完善,造成我国目前[2]经济活动中信息不对称现象非常严重,既比我国计划经济时代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