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结构抗震

空间结构抗震

ID:37938035

大小:703.34 KB

页数:46页

时间:2019-06-03

空间结构抗震_第1页
空间结构抗震_第2页
空间结构抗震_第3页
空间结构抗震_第4页
空间结构抗震_第5页
资源描述:

《空间结构抗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空间结构抗震¾地震基本知识1、自然现象:每年发生500万次,但是造成严重破坏的大约18次。(地壳、地幔、地核)2、类型与成因: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构造地震(地壳运动,薄弱层发生断裂错动而引发的)。3、板块构造说:地球表面的岩层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六大板块即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澳洲板块和南极板块组成。地幔的对流导致板块边界的相互张伸、挤压或者剪切。4、按震源分: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在70km以内,85%)、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70-300km,12%)、深源地震(震源深度超过300km,3%)5、地震波:体波(纵波/P波和横波/S波)和面波(瑞雷波/滚动波和洛夫波

2、/蛇形波)6、震级:释放能量的大小,1953年Richter给出了衡量的定义。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32倍。小于2级,仅仪器能记录,人们感觉不到,称为微震;2-4级为有感地震;5级以上为破坏性地震;7级以上为强烈地震(5.12汶川地震为8.0级,其释放的能量相当于5600颗原子弹,且每颗原子弹的当量是2000万吨标准炸药)7、地震烈度:某一地区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对于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是对于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烈度。为评定地震烈度,就要建立一个标准,该标准即为地震烈度表。它是以描述震害宏观现象为主的,即根据建筑物的损坏程度、地貌变化特征、地震时人的感觉、

3、家具动作反应等方面进行区分的。日本用0-7度8等级;少数国家(如一些欧洲国家)用10个等级;我国及绝大多数国家用12个等级。8、我国主要的两条地震带:(1)南北地震带:北起贺兰山,向南经六盘山、穿越秦岭沿川西至云南省东北部,纵贯南北。(2)东西地震带:北面的沿陕西、山西、河北北部向东延伸,直至辽宁北部的千山一带;南面的一条,自帕米尔起经昆仑山、秦岭,直到大别山区。9、我国的主要6个地震活动区:(1)台湾及其附近海域(2)喜马拉雅山脉活动区(3)南北地震带(4)天山地震活动区(5)华北地震活动区(6)东南沿海地震活动区¾地震作用°地面运动°随机过程°幅值A、频率ω及持时t°在结构中产

4、生响应(内力、位移)°响应不仅与地面运动有关,而且与结构的动力特性有关(地震作用的惯性力由结构变形引起,然而结构变形本身又受惯性力的影响)¾结构抗震理论的发展°静力理论阶段1920年,日本的大森房吉提出。假定建筑物为绝对刚体,完全忽略结构本身的动力特性的影响。°弹性反应谱理论1940年,美国的Biot教授提出。在计算地震作用时考虑了地震系数和结构的动力系数。为大多数国家的抗震规范所采用。求算反应的最大值。°动态分析阶段动力时程分析;适用于线性和非线性结构;求算结构在地震激励每一时刻的反应;抗倒塌计算。¾两阶段、三水准的设计原则°两阶段:弹性阶段计算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及变形,弹塑性阶段

5、计算结构的变形抗倒塌。°三水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¾抗震设计先概念后计算分析°概念:体系的选取(规整、减少变化)、构件延性、耗能装置、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重合。。。。°分析计算(求内力及变形):网壳:地震烈度大于6度,要求考虑水平地震作用。地震烈度大于7度,要求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网架:9度考虑水平地震作用;大于8度考虑竖向地震作用。¾地震反应的分析°静力方法:网架FEVk=±ψVG1°弹性反应谱方法(拟静力法,动静法)1.基本概念:假定结构是线形弹性的多自由度体系,利用振型分解和振型正交性原理,将求解n个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地震反应分解成为求解n个独立的等效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

6、最大地震反应,在求出每一振型的反应(内力及变形)之后,再按照一定的法则(CQC、SRSS)组合成总效应验算截面。2.运动方程惯性力I(t)=−m["x"(t)+"x"(t)]iign恢复力Si(t)=−∑Kikxk()tk=1n阻尼力Ri(t)=−∑Cikx"k()tk=1运动方程为:nnmi"x"(t)+∑Kikxk()t+∑Cikx"k()t=−mi"x"g(t)k=1k=1[M]{X""(t)}+[C]{X"(t)}+[K]{X(t)}=−[M][I]{X""g(t)}[]K[C]存在藕联,需解藕3.求动力特性(频率及振型)[M]{X""(t)}+[K]{X(t)}=0令{}

7、X(t)={X}(sinωt+φ){""}2{}()X(t)=−ωXsinωt+φ则特征方程([]2[]){}K−ωMX=02频率方程为[]K−ω[]M=0求解出ωi(i=1,2,?,n)求解方法通常有:瑞利-李兹法,静力凝聚法,逆叠代法,广义雅可比法,子空间叠代法,兰克索斯法等.通常无须求出所有的特征对,仅求出前几阶即可.4.振型的正交性振型是对于某一频率而言,不同的振型之间存在正交性.关于质量矩阵的正交性:{}T[]{}=0XjMXk(k≠j)n∑mixjixk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