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结构与语言的空间结构

空间结构与语言的空间结构

ID:9445545

大小:4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1

空间结构与语言的空间结构_第1页
空间结构与语言的空间结构_第2页
空间结构与语言的空间结构_第3页
空间结构与语言的空间结构_第4页
资源描述:

《空间结构与语言的空间结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空间结构与语言的空间结构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空间方位是在人与外界世界互动中形成的基本体验及概念,空间概念是形成世界概念的基础。在人类的经验识解当中,空间概念被视为基本的概念结构。[1]人类无时无刻都生活在空间中,空间概念是我们与客观世界互动过程中首先形成的概念之一,并成为我们生活必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人类的发展中,很多概念都是在空间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空间作为物质的存在形式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故人类必然会创造许多语言符号去指示空间中的各种物体,表达各种空间关系。这样,语言就形成了自己的空间系统。[2]人类的各种语言中都有通

2、过隐喻等认知方式把空间概念投射到时间域、社会域、数量域中使得空间概念来表述时间、等级、数量等概念,并且这种投射在语言中都有相应的词语。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根据自身的体验形成了空间概念上下,处于较高处的空间称为上,低处的空间则为下。我们经常把这种表达空间观念的上下投射到时间域中,把一天看作是一个垂直的空间,早上就处于这个时间轴的上半部分,因此就称为上午,而后半天则处于时间轴的下部分,就称为下午。同样,把空间概念上下投射到等级域中,处于较高地位掌权的为上级,而地位低的则是下级,在中国古代,上谓君,而下谓臣。空间概念影响语言的空间系统,并

3、且在语言中得到体现,而语言空间概念系统一旦形成又对人类的空间概念产生影响,有必要对语言空间系统进行深入的研究。语言的空间系统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这是因为空间位于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的中心,而心理概念(mentalconcept)是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语义单位,因而空间也就位于认知语言学的中心。[2]    一空间维度与语言的空间标记  空间可分为物理空间、语言空间、认知空间。物理空间是指人们在周围环境接触中及身体体验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于客观世界方位体系的概念,如上、下、左、右、先、后、东、南、西、北等

4、空间体验。物理空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是最基本的空间概念,按照维度可分为:零维空间、一维空间、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零维空间是指没有维度的空间,通常是一个点。语言作为人类思维的载体,必然反映出人类的认知方式。物理空间的零维反映在语言就出现了专门表示零维空间的词语,英语中的表达零维空间的空间标记语主要有:at(表方位),ae,atbusstation,aShanghai,gotoLondon等。  一维空间指只有长度没有宽度和厚度的空间,例如一条线段。英语中表达一维空间标记语有on,onto,off等,如:ontheline,on

5、theroad,offthetrack等。二维空间是指由长度和宽度组成的平面空间,二维空间可以在平面延伸,常用的用于二维空间的空间标记语有:on,off,上,如:Onthedesk,offthedesk,地平面上等等。我们生活的空间是三维空间,三维空间指由长宽高组成的空间。语言中表达三维空间的标记语有:in,into,outof等等,如:sheisinShang-hai.Theyare.Tomisoutofthecitynodash;现在将来这样的线性顺序移动的。时间的运动是线性的,并且时间线是由时间点和时间线构成,因此,时间维

6、度可分为时间点和时间段两个维度,即:零维时间和一维时间。由于时间概念是在空间概念的基础上通过隐喻而形成的,因此零维时间和零维空间相似,都是指一个点。但因为二者所表达的概念域不同,两者又有所差异,区别在于零维空间是指空间上的一个点,而零维时间则指某一时间点,最为典型的表述零维时间的标记语有at,on(属于某一时间点),如:Hegetsupat7.30everyday;Hermotherlikesreadingatnight;].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7:117.  [2]文旭,匡芳

7、涛.语言空间系统的认知阐释[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3.8186.  [3]Fauconnier,G.MappingsinThoughtandLanguage[M].Cambridge:CUP,1997:1.  [4]齐沪扬.现代汉语空间问题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2.  [5]Talmy,Leonard.Toantics,volumeI:Conceptstructuringsystems[M].Cambridge,MA:MITPress,2000:312.  [6]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

8、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0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