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924560
大小:385.50 KB
页数:47页
时间:2019-06-02
《化学反应原理教学经验交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化学反应原理教学经验交流桓台一中高三化学组罗海燕高中的教学应该始终关注高考考纲,而不应是高三才关注的事情。从近4年的高考考纲和高考题来看,无论是题型还是知识点基本保持不变。所以按考纲来教学可以避免走很多弯路,少做很多无用功。但是考点语言是很笼统的、不具体的,所以就要从研究高考题,来更好地对考纲领悟和体会。一、熟悉考纲,从高考题入手理解考纲二、以高考题的官方答案为准,养成规范答题习惯咱们大家应该都有这样的体验:就是同样的一道题,在不同的资料上有不同的解释和答案。高考题也一样,民间的许多解析和高考题的官方答案有很多差异。而官方答案更为规范和合
2、理。(2010年山东题)29.以铝材为阳极,在H2SO4溶液中电解,铝材表面形成氧化膜,阳极电极反应式为。取少量废电解液,加入NaHCO3,溶液后产生气泡和白色沉淀,产生沉淀的原因是(4)铅、钡、氧形成的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是:处于立方晶胞顶点,处于晶胞中心,处于晶胞棱边中心,该化合物化学式为,每个与个配位。BaPbO3比如在电化学的学习中,我们较多地采用了对比。对比,不仅是关注差异,更要找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相同。比如电子流动的动力都是原电池两极产生的电势差;正电荷都是沿着从正极出发流向负极的方向,负电荷都是从负极出发
3、流向正极的方向;两极得失电子都遵循氧化还原的强弱顺序。三、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将知识点串成线,连成面,构建知识系统。四、加强集体备课,不但要备知识、备学生,而且要备讲授的方法、知识的内在联系。还应及时反馈教学上的教学心得。比如,一定浓度溶液的配制中,仪器、步骤、误差分析,内容相对较杂,尤其是误差分析。我们可以以配制溶液的步骤为线索,把仪器、把各步可能出现的错误操作用来分析误差。这样做之后,学生就可以顺着五、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要注重让学生参与落实基础。我们有很多教师特别是一些有经验的老教师,往往是“过于信任”学生,讲课时
4、喜欢讲能力,讲方法,愿意根据自己主观臆测给学生上课,只讲自己认为该讲的东西。而对于基本的概念、方程式、化学用语、基本的原理等的记忆和理解可能不去检查落实,一方面是认为这些东西太简单,另一方面也许是怕耽搁课堂时间。殊不知如果我们忽略了最基础的东西,学生的能力提升和对知识的理解应用就会出问题,就会不扎实,就会模棱两可。所以,课堂上该让学生写的东西就应该爬黑板,哪怕是一个方程式。该让学生记忆和理解的概念和原理就应该多问一问,即便是你认为它很简单。如果你开始时怕浪费时间,那么,恐怕后来我们用更多的时间也难以弥补。大环境下,测试的减少使学生对自己的掌握
5、水平难以自知而飘飘然,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掌握更是难以了解。而通过测试就可以使双方更加了解教学中学习中的哪些知识点不够扎实,哪些点容易混淆,重难点能够更好的突破。六、加强练习、测试、反馈从高考题到考纲化学反应与能量考纲: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2008年)9.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金属材料都是导体,非金属材料都是绝缘体B.棉、麻、丝、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是只生成CO2和H2OC.水电站把机械能转化成电能,而核电站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D.我国规定自2008年6月1日起,商家不得无偿提
6、供塑料袋,目的是减少“白色污染”(2008年)14.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焓变为正值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催化剂高温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D.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H2OCO2+H2催化剂高温平衡移动-------焓变(2008年)29.(12分)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燃料是丙烷(C3H8),亚特兰大奥运会火炬燃料是丙烯(C3H6)。⑴丙烷脱氢可得丙烯。已知:C3H8(g)====CH4(g)+HC≡CH(g)+H2(g)△H1=156.6
7、kJ·mol-1CH3CH=CH2(g)====CH4(g)+HC≡CH(g)△H2=32.4kJ·mol-1则相同条件下,反应C3H8(g)====CH3CH=CH2(g)+H2(g)的△H=kJ·mol-1。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2009年山东)28.(14分)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氮、氧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重要意义。(1)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平恒体系中通入氩气,则平衡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使用催化剂反应的△H(填“增大”“减小
8、”或“不改变”)。(2)已知:O2(g)=O2+(g)+e-△H1=1175.7kJ·mol-1PtF6(g)+e-=PtF6-(g)△H2=—771.1kJ·mo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