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906790
大小:7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02
《建平实验学校小学数学组发展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建平实验学校小学数学组发展计划一、教师发展规划。1、现状分析。建平实验学校小学数学组是一个年轻、富有朝气和团结协作精神的集体,它拥有17位教师,平均年龄30岁,其中有8位小学高级教师。从学历来看,老师们100%达到大专学历,但老师们积极要求上进,并不满足于学历达标,通过业余学习,四位教师已获本科学历,12位教师本科在读。在我校,大多数数学教师还担任班主任工作,工作量大,日常琐事较多。但我们学校的老师都热爱学生,责任心强,乐于奉献,敢于吃苦。而且,我校教师的教科研意识较强,有一定的教学反思习惯,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的火花或遗憾,撰写了一定
2、数量的案例分析。但是,由于参与科研的时间不长,而且自身的理论水平有限,因此,科研水平有待提高。希望在推进“新基础教育”的同时,通过学习和研讨,使老师们的业务水平、科研水平有较大的提高。2、分类规划。根据老师们目前参与“新基础教育”的实验情况,把老师们分为三类:第一类(4人):齐蓓丽、邓洁、徐汶、蒋明霞。1)状态分析:这四位教师是目前我校直接参与“新基础教育”的教师。其中齐蓓丽、邓洁两位老师是一年级两个实验班的数学任课教师,徐汶是小学部负责数学学科的教导主任,蒋明霞是小学数学组的组长。齐蓓丽和邓洁老师已经进行过“新基础教育”活动展示。这
3、四位教师对目前参与的“新基础教育”工作有着极高的热情和责任感,都在积极学习有关理论,并努力付诸于行动,争取学有所获,教学相长。2)发展目标:目前我校的实验工作集中在起始年级,期望以这两个班级的实验为“点”,并辐射到其他年级、班级。在徐汶、蒋明霞两位老师的协作下,使齐蓓丽、邓洁两位教师在发展性研究阶段实现教师自我发展:一、思维方式的转换。二、变革课堂的自觉意识。在科研中成为中坚力量,成为其他老师在学科发展过程中的领路人,争取成为“新基础教育”的品牌教师。3)发展措施:强调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主体地位,关注教师的职业生命质量,提升教师对自我
4、职业的认识,创造条件,提供舞台,让教师在研究性的日常教育改革实践中体验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与欢乐,在不断的研究性实践中得到主动发展。 A以“让教育充满爱”为核心加强师德建设。要求教师进入学生的生活世界,体验学生独特的视角和内心世界,把教育教学工作作为对智慧和人格的挑战,提升对教育工作价值的认识,真正理解“敬业爱生”的含义,塑造优秀的数学教师形象。B以“新基础教育”为抓手,提高教师综合素养。 (1)加强学习:以“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报告集为重点,深入领会新基础教育“十新”的含义,充分利用华师大专家组理论引领和共同体的交流,及时了解“
5、新基础教育”的最新研究动态,确定专题研究的方向,指导研究的不断深入。积极参加和组织各级新课程培训活动,为教师提供各种学习机会。 (2)积极实践:要求教师关注日常教学,通过教研活动和日常调研,运用“新基础教育”的理念具体指导和掌握教师日常教学实践的状况。通过各种形式的专题研讨,强化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 (3)课题研究:在华东师范大学专家的指导和同事间的互帮互助下,教师学会理性地思考问题,主动的进行大胆的探索研究,提高反思和重建的能力,学会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运用。实现课题的提出、完成和推广。4)具体工作安排:2004年11月~12月:
6、教师根据学校“新基础教育”总体规划和教研组总体规划制定出个人发展计划。2005年1、2月:学习与反思。在寒假里,老师可以静下心来反思一个学期的教学得与失,并及时学习“新基础教育”有关书籍,为下学期的工作打好基础,做到厚积薄发。2005年2月~6月:学习“新基础教育”理念:学习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的内涵与追求》,吴亚萍教授《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改革研究报告》,叶澜教授《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叶澜教授《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和吴亚萍教授《改革课堂教学与课堂教学评价改革》。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每月研究课一节。将所学到的理论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反
7、思与重建:每节课后反思及书写案例分析一篇。师师互动,共同成长:组内交流学习心得、课堂改革方法和反思与重建的内容。5)教师发展情况评价:教师自我评价;专家评价;学科负责人评价;学生评价;同事评价。(评价方式:描述性评价以及过程评价)通过一年的研究和实践,在后两年以教师的自主发展为主,在发展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既定计划,做到积极主动健康地发展,并能使教师在发展过程中体会职业内在的快乐与尊严。第二类(6人):周靖、钱红、姚文娟、董清岚、樊睿媛、李璟1)状态分析:这类教师都是备课组长(周靖是一年级任课教师),都有较好的个人基本素养,也在
8、一定程度上参与“新基础教育”的实验工作。有很大提升空间。2)发展目标:在第一类教师的带动下,逐步增强研究意识,课堂呈现师生的互动,三年内逐步向第一类教师靠拢,努力成为数学学科的品牌教师。第三类(7人)袁秋萍、田桦、李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