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香云纱起源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9卷第4期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No.4Vol.292011年7月JournalofFoshan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Jul.2011香云纱起源考1234廖菲,蒋尊国,关宏,廖雪林(1.佛山市图书馆,广东佛山528000;2.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省广府文化研究基地,广东佛山528000;3.佛山市博物馆,广东佛山528000;4.佛山市文化馆;广东佛山528000)摘要:研究香云纱的起源时间、地点与起源过程,要关注三个关键因素:薯莨、河泥、丝绸面
2、料。以薯莨为染料有史料证明是在宋代;薯莨可将面料染成浅棕、浅褐等色,而面料染薯莨再过河泥(含高价铁离子的)后会变成黑色,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的史料可见薯莨染色与过泥同时应用在麻质渔网上;将薯莨染色与过泥技艺应用于丝绸面料才能称为香云纱,其中广义香云纱(即以多种丝绸面料为坯的薯莨纱绸),应起源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前的番禺,狭义香云纱(即以具有透孔小花的纱为坯的薯莨纱绸)则起源于民国初年的南海。关键词:香云纱;起源;薯莨;河泥;丝绸中图分类号:K87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01
3、8X(2011)04-0058-07[2]464香云纱是一种手工制作的采用纯天然植物染后又以其谐音美称之为-香云纱.0。料染色的传统丝绸面料,2008年佛山将/香云纱染另一种是广义的,即莨纱绸的代名词。佛山市整技艺0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围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心提供的2008年5香云纱染整绕香云纱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平息过,尤其是香云纱技艺申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材料6中的起源时间、地点与产生过程,虽有个别研究曾涉虽提出/香云纱,又叫薯莨纱、响云纱,是一种自然及过,但一直没有定论。本文认为,
4、要解开这些谜染色的丝绸面料0,但行文中也认为原料为蚕丝平团,首先要弄清香云纱的概念。目前关于香云纱的纹织物的绸和蚕丝纱罗组织织物的纱经过染整后定义有两种:的产品可以统称为香云纱。晒莨的丝绸坯源最初一种是狭义的,即莨纱,1984年5中国大百科只是绸和纱,20世纪70年代,电力纺、细花绸等品全书#纺织卷6中的香云纱定义为/见莨纱0,而莨种也用来晒莨[2]465,90年代末又扩大到双波缎、印纱的定义为/表面乌黑光滑、类似涂漆且有透孔小花绸等(根据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公司吴苑丛先生花的丝织物,又称香云纱0、/是用
5、桑蚕丝作经纬线,采访资料),国家标准为这些丝绸晒莨产品设置了在平地纹上以绞纱组织提花织成胚绸,经煮练、脱一个统一名称/莨绸0,香云纱的学名即/莨绸0,原[1]胶、上莨、过乌、水洗等加工而成0;5广东省志#计划制定的5香云纱6国家标准,最终定为5莨绸6国丝绸志6持同样的观点,认为莨纱/是以提花手拉机[3]家标准。织成的纱罗组织织物经晒莨工艺制作而成,因穿其狭义和广义概念都指出了香云纱的产生有三所制成衣,行动时会沙沙作响而称之为-响云纱.,个关键因素:一是以丝绸面料为坯,二是以薯莨为收稿日期:2011-05
6、-09基金项目:2010年度佛山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课题(10-w55)作者简介:廖菲(1981-),女,湖南郴州人,佛山市图书馆馆员。第4期廖菲等:香云纱起源考59染料,三是使用河泥。清代关于薯莨染色的记载越来越多,台湾、福本文以/香云纱的起源0为研究对象,以狭义的建、海南、广东、湖南、广西等地方志中均有相关记香云纱为主要线索,兼顾广义的香云纱,拟对香云载。康熙5台湾县志6卷一:/薯榔皮实如芋大,皮黑纱的起源时间、地点及形成过程做简单梳理。肉红,用以染布,利水坚致0;乾隆5永春州志6:/薯榔,茎蔓似
7、薯,可染皂0,永春为福建中南部一个县一、薯莨的应用与罾布城;咸丰5台湾府葛玛兰厅志6卷二十三:/沿海渔户薯莨又名赭魁、薯榔、莳莨等,是薯蓣科薯蓣属以薯榔染衣,其色为赭,渝水不垢0;清嘉庆5三水县的一种多年生藤本野生植物,盛产于我国浙江南志6:/可染布、网0,三水为今广东佛山所辖一个区;部、福建、台湾、湖南、江西南部、广东、广西等地。道光5琼州府志6卷五:/莳莨,即本草黄药子,,亦薯莨块茎的化学成分主要是鞣质,鞣质别名单宁。可染色0,琼州府为今海南省;光绪5新宁县志6:/染单宁本身有颜色,是一种天然染料,
8、呈浅黄、浅棕、渔网,浸不朽0,新宁属今湖南;光绪5北流县志6/薯浅褐等色;单宁与氧化剂、铁盐反应,颜色向棕黑、莨为染布晒色之用0,记载之多,不胜枚举。蓝绿变化,且随着pH值的升高,颜色逐渐加深。方志中记载的薯莨大多提到了其染色功能,那香云纱一面是棕色、一面是黑色,其棕色是用薯莨么薯莨究竟用于何种纤维布料的染色?上文提到单宁经多次直接染色后曝晒而成,黑色是利用单宁的有/染网0、/染布0、/染皂0、/染衣0等,由于记载与河泥中的铁离子发生螯合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