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ID:37880740

大小:385.31 KB

页数:52页

时间:2019-06-01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_第1页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_第2页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_第3页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_第4页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引言我的朋友,理论是灰色的,只有生活之树长青。列宁一生非常喜欢歌德的这句诗,多次引用。1917年他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准备时期曾经提到。革命胜利后在保卫新生苏维埃政权的斗争中也曾提到。列宁引用这句诗,决不是要贬低理论的意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列宁历来强调理论对社会变革所具有的伟大作用,他引用此诗,意在强调马克思主义者必须从生活出发,不能脱离实际,“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新版《列宁选集》第3卷第26页)列宁在《论策略书》一文中写道:“现在必须弄清一个不容置辨的真理,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

2、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和任何理论一样,至多只能指出基本的和一般的东西,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我的朋友,理论是灰色的,而只有生活之树常青。’”列宁在《怎样组织竞赛》中写到,工人农民应该懂得,现在一切都在于实践,现在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历史关头,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马克思说过,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这句话特别使人信服。在对富人和骗子切实进行管制、限制,对他们充分进行计算和监督的每一步,都胜过一打冠冕堂皇的关于社会主义的议论。要知道,“我的朋友,理论是灰色的,而只有生活之树长青。”“批判的武器不能代

3、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许多人是做研究工作的,但是他们对于研究今天的中国和昨天的中国一概无兴趣,只把兴趣放在脱离实际的空洞的‘理论’研究上。许多人是做实际工作的,他们也不注意客观情况的研究,往往单凭热情,把感想当政策。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或作演讲,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

4、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有一副对子,是替这种人画像的。那对子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第二讲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一、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三、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实践是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的实践活动是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的“第一个历史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

5、出版社1995年。马克思主义用人的实践活动解释社会历史,不仅超越了神学目的论的历史观,而且超越了自然主义的历史观。一部人类社会的历史,本质上就是人的生产实践活动的历史。人的实践活动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全部历史过程,它不仅决定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且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实践活动的水平体现了社会历史的发展水平。生产实践活动决定着人类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创造了社会关系。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的过程。通过生产活动和外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创造了物质财富。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6、“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1][1]马克思:《雇佣劳动和资本》(1849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4页。在人们的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经济关系决定着人们的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不仅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而且为我们提供了观察和认识社会的科学方法。只有深刻理解实践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地位,才能把握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实践体现了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人的实践

7、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一方面,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人们能否够达到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们只能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达到对客观世界正确认识。另一方面,人们并不满足于认识世界,而是要实现从认识世界向改造世界的转化,从真理向价值的转化,而要完成这种转化,必须诉诸人的实践活动。2、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改变统一于实践人和外部世界的关系,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

8、关系而存在的”。[1]人在实践活动中,改变了人的生存环境,形成了人与外部世界的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