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青小说创作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范小青小说创作论姓名:蔡兰芳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指导教师:王岩森20100401 摘要范小青自20世纪八十年代初以“知青小说”涉足文坛以来,其创作经历了两次写作姿态的调整:一次是从八十年代初对宏大叙事的模仿写作,向八十年代中期的苏州地域文化下和世俗日常生活观照下的苏州人和苏州小巷细民的刻画的转变。这一时期,她凭借其独特视野、个体体验和对苏州地域文化的熟悉,以及对世俗市民生活的浓厚兴趣,用平实温婉的笔调为我们展示了新旧更替时的苏州图景和当代苏州市井下的人格人性问题。第二次是由苏州文化和世俗市民写作转变到近期关注当下现实的写作。范小青一路从转变中走来,通观其文学创作,她始终坚守苏州文化阵地,对世俗人生的关注是其创作中的永恒主题,其独特的艺术个性是始终如一的。本论文以范小青小说文本阅读为基础,从文本分析出发,对范小青的小说创作历程进行了考察,并从苏州地域文化、世俗生活两个不同角度剖析范小青的小说世界。同时讨论了在苏州文化影响和世俗生活影响下的两类人物系列,及这些人物所表现出的生存智慧和其人格人性。另外,分析了其小说中的宏人叙事和日常叙事,缜密的心理叙述技巧以及含蓄、从容、平和淡然的文学格调。关键词:“苏味”文化;世俗生活:叙事方式;神秘色彩;范小青 Fanxiaoqin’SCreationanxnsreatlOn71“’laeoryCailanfang(ChineseContemporaryLiterature)DirectedbyWangyansenAbstractFanXiaoqing,asawriteroneducatedyouth,hasadjustedherwritingmannertwicesinceherfirststepintotheliteraryareainearly1980s.Firstly,shetransformedherwritingstylefromimimtednovelsongrandnarrationinearly1980stothecharacterizationfocusingontheordinarypeopleandtownsfolkincontemplationofregionalculture,commoncustomsandthedailylifeinSuZhouduringthemid-term1980s.Inthisrevolutionaryperiod.sheshowed懈theoverviewofSuZhouandthecontemporaryhumannessandmoralityofSuZhoupeople、析mherplainandgentlewritingstyle.aswellasheruniqueperspective,individualexp耐即ce,theacquaintancewiththeSuZhouculture,andthekeeninterestinthecommoncustomsandresidentiallife.ThesecondtransitionisfromthefocusonSuZhoucultureandcommoncustomstothepresentrealityrecently.FanXiaoqingcameallthewaythroughself-transformation.Lookingatallofherliteratureworks,however,weCallseethatshealwaysstickstoSuZhouarea.Theconccl"novermundanelifeistheeternalthemeofherwriting,together丽也heruniqueartisticindividualitygettingthroughconsistently.Therefore,thispaperaimstoinvestigatethecreationproemsofFanXiaoqing’SnovelsbasedOiltextreadingandtextanalysis.ItalsogivesaninsightintoFanXiaoqing’Sownnovelworldthroughtwodifferentangleviews~SuZhouregionalcultureandsecularlife.Inaddition,thepaperpI础sintothelifeoftwOdifferenttypesofcharacter,theseriesofpeople’SwisdomandtllcirpersonalitiesofhumanexistenceundertheinfluenceofSuZhoucultureandsecularlife.Inrespectofart,thepaperdiscussesthegrandnarrationandday-to·daynarration一一thetwOtechniquesofwriting,theelaboratepsychologicalnarrativeskillsandFanXiaoqing’Scalm,gentle,quietandpeacefulliterarystyle.Keywords:SuZhou-tasteculture;Commoncustomlife;Ordinarytownsfolk;NarrativeTechniqueMysterious;FanXiaoqinglI 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宁夏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研究生签聋:馨兰若帆汐f眇年年月渗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宁夏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意宁夏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研究生签名:导师签名:荐主若王岩久时间:少fD年印月茑目时间:歹引。年4,Elz占El 宁疆人’≯硕}‘学位论文引言引言在中国当代文坛,相对于新人辈出、热闹喧嚣、各领风骚三五年的文坛现实,范小青像一条涓涓溪流,沿着自己的文学之路摸索着不急不躁地向前流淌。她用自己的眼光关注社会,用自己熟悉的生活经历描摹人生,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热情,新作频频问世,吸引着批评界和广大读者关注的目光。范小青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登上文坛的作家,从小在苏州长大,吴侬软语之乡的和风细雨和一山一水培养了她灵秀多感,培养了她的平和冲淡,培养了她的韧性。时至今日,范小青从事小说创作恰好三十年。自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三十年风雨摇曳地一路走来,她的写作道路就像她同步展开的人生历程,从充满朝气的青春岁月进入醇厚宽广的华彩中年,她的写作呈现出自我更新、日渐丰厚的变化。纵观三十年来范小青的小说创作,她是在不断地对自己的舵向进行调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转变时期:一、初创期。自1980年处女作《夜归》至1984年,她发表了数十个短篇,以知青生活和大学生生活为主要内容。其中有《诱惑》、《毕业歌》等作品,此阶段的创作大多停留在写作技巧的模仿上。此时期的她似乎未真正找到创作上的自我。二、发展期。从1985年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走出了一条表达苏州地域文化和苏州小巷市民生活的独特的文学之路,这条路愈走愈坚实。1985年,对于范小青睐说也是个“标志”年,是范小青创作转变的一年。一改以前稚嫩的内在的青春感伤之思的写作姿态,陡然一变向“外”转化。以《小巷静悄悄》为标志,她立足于自己熟悉的苏州地域文化和苏州小巷风情。80年代中后期,范小青摆脱了写作技巧上的模仿,从容地走进了“苏味”文化及小巷市民世界,体察、沉思于小巷里弄之间,选择与养育她的那方土地上的人群拥抱。在她不断超越着思想、情感和审美趣味并加以反思、升华的时候,她终于找到了艺术上的自我,写出了一批苏州昧极浓的小说。这些作品既飞扬着灵气,又显露着才华,也使其迎米了生命中第一个创作高峰期,同时也是辉煌期: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先后创作了长篇小说《裤裆巷风流记》、《个体部落纪事》;中篇小说《顾氏传人》、《栀子花开六瓣头》等等;《瑞云》、《沧浪之水》、<还俗》等艺术成就较高的短篇小说,在文坛树立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呈现出迥异于主流文学思潮的写作姿态。三、成熟期。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这个时期从苏州文化中走出来,并直截了当地介入到当下社会现实,关注改革中的城市建设,关注底层,关注人性,回到“宏大叙事”中。小说对干部、女性、农民:[底层比众的深切关怀逐渐成为当代文坛的热点,她的文学之道是愈走愈坚实,尤其是《女同志》、《城乡简史》等近期作品的出现就是很好的证明。面对范小青创作上的日渐笃实与不断创新,评论界对其作品开始进行关注,这又分为两个时期。.卜.面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整体上的梳理:第一时期,88年——90年代前期范小青的苏州文化和独辟的“小巷天地”,评论界有两种界定:~种是把范小青定为地域文化小说创作家。最早的是金梅发表T-1988年的论文《地域文化小说:<裤裆巷风流记>》。第一次 宁夏人学硕}j学位论文引育直接地提出了“地域文化”∞这个概念。她把范小青小说中的地域特色看作是一种内在的精神气质特征,用“小家子气一圆概括范小青笔下苏州人的精神面貌。并到位地解读了范小青作品中呈现出的地域文化特色。更加深入地解读范小青的作品,是樊星的《“苏味小说”——陆文夫、范小青比较论》。樊尾第一次肯定了范小青作品中的苏州文化,认为这不仅是陆文夫开创的“苏味小说”的继承与延续,也有她自我的“新境界”。他在该文章中概括道:“她默默地开创了‘苏味小说’的新局面”。接着高度评价“她不仅多产,更以写实中透着空灵韵味的笔凋描绘了苏州文化的丰富多采,表达了对苏州文化的独到理解;在以苏州方言表现苏州民风方面,也做出了具有开拓意义的贡献”回。还有高松年的《从地域文化视角解读范小青小说》,认为范小青以苏州为切入点行文,最终是想探讨“地域文化对当代人文精神的影响与规约”锄。而且很多论者都已注意到了范小青对笔下的苏州人物“小家子气”这种特定心理状态毫不避讳的描写。另外,对范小青独辟的“小巷天地”,评论界多把它置于地域文化之中来评析,普遍认为她的小巷文学与苏州地域文化不无内在的关联,故也把小巷小说归为“苏味小说”里。如喻季欣的《“返回”:文化的生命活力——范小青小说精神巡视》认为:“苏州文化对人们生活关系的制约开始十分突出地构成她小说文化探索的基本方面”,也认为范小青的小说中市民生活的描写是“苏州地域文化小说中现在进行时态的具体性和独特性,也是她这种小说创作”@。第二种是,把范小青写小巷生活的小说定为“新写实”小说。大多数论者认为范小青小说写实倾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展示生活的原生态和感情的零度介入。饶先来在《嬗变与超越———评范小青近期小说创作》一文就明确地指出她的创作向度在逐渐转移:“从感性描绘转向情感零度介入”,“从传统文化内核的开掘走向展示市井小民的生活原生态”@。汪政、晓华的文章《范小青的现在时》更是精确地点出了范小青的“客观主义”创作风格,然而对于范小青是否归属于“新写实”派这个问题上,至今仍存在一定的分歧。大多数研究者指出其作品早现出写实性和客观性,另外一部分学者认为其小说被称为新写实并不是很恰当∞,这个问题至今仍存在争议。纵观评论界对范小青这个时期的创作的评论,我们应该充分肯定评论界对范小青小说中所呈现的苏州地域文化特色和苏州人“小家子气”的精神面貌的准确把握。但评论界把范小青的小巷文学也一同并为地域文化小说之中,似有不妥。范小青小说中有两类系列,一类是苏州地域文化系列,另一类是小巷市民世俗日常生活系列。后者并不能简单地归入苏州文化系列,因为小巷市民生活、小巷细民形象,作者更多地将其置于tH=俗日常生活的观照下来进行描摹的。这些细民生活和细民形象,不仅苏州有,上海的弄堂里有,北京胡同里有,天津卫里有,⋯⋯甚至可以说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都有。第二时期,90年代中后期——至今①金悔在《地域文化小说:<裤托巷风流配>》中论道:“所谓的小说中的地域色调,不只是、主要也不足指终所写的某一方地域的风光色彩或外存的,~般性的人物青}j特自I:和乍活爿俗.而足‘种更加内在的平u深联的尔lfli。它足由地域的羊U历I殳的诸多钵I索所造成,渗透丁人的心埋心态结构中的jl乏种精神气质特aF。这种精神气质特征.当然变外化丁人的吉行之巾。而存外化过程巾.’jeb不l-I类型的性格丰H“.时.义会!芒现}f{lfl|貌符异的形念。难就难在婪从右似嘶貌备异、内里却相近的性格形态中提炼和抽取出琊种为一方上人所共仃的精神气质特征”。见《当代作家评论》.1988.6②如IL寸①金梅『啊羊摹:“所渭‘小家子气’。并不足苏州人精神气质的全貌(‘苏州人没钉粱l“盎f汉的气魄,i—T苏州人钉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精神’):然而.移C积于苏州人心理心念深垃结构巾的这种精神气质,从作者所作的描写来看,它确实潜移默化了那办上地上众多人的思维厅炎和行为方式.成了他们特订的‘集体七意口{’”。③樊jl!.“符味小晚”——陆文夫、范小青比较论.当代作家评论,1993,3④商松年.从地域文化视ffj读解范小青小说.浙汀学刊.1995,3⑤喻于欣.“返¨”:文化的乍命洒力——范小青小说辅种巡说.当代作家评沦,1990,2⑥饶尤来.嫱变与超越——评范小青近期小i兑创f{:.小说评沦,1999,2⑦参考丁.秦生.范小青研究综述.扬子in予沦,2(】08.62 宁夏大学硕I’学f移论文弓『言在这时期,范小青始终孜孜不倦地写作,始终不忘自己作为作家的那种使命感。评论界对此给与了高度的关注,贺绍俊的《现实主义的意义重建——从新时期文学三十年读解范小青的创作》一文,就对其这段时期的风格的转变做了~个较为全面准确的回溯。认为范小青的创作风格在变化中主要呈现以下三点:一是完成了与现实主义的对接,笔下的历史和文化关系开始松动,政治和文化及历史糅杂为一体。二是回归并重建自己的宏大叙事模式,探寻现实世界的意义。三是关注人性内涵,思考整个人类的生存状态。可以看出范小青的写作视域变得越来越宽广,整体创作风格也正在发生大规模的迁移与重塑。在《终结政治英雄的文化谋略世界——读范小青的长篇小说(城市表情)》、《城市:现代化政治与文化命运》等文里,论者首次从变化中首肯了范小青创作的意义,一致认为她勇于打破以往的写作模式,革陈出新,重新构建了新的写作模式。把政治与文化糅杂,把文化意蕴和现实感完美结合,从政治与文化的双重视角去关照“新的现实”,为大众提供了一个对现代化的独特阐释方式,从而也表达了一名作家的文化情怀和文化承担∞。2005年,范小青出版长篇小说《女同志》后,国内知名学者陈晓明、王尧、谢有顺同一时间在‘当代作家评论》发表了关于对《女同志》的看法和见解,表达了对这部作品的高度赞扬。随后很多评论家都纷纷撰文对这部小说进行了解读和整体把握。评论文章可以说是层出不穷,其中质量较高的研究也不在少数。一是对这部作品所指涉的“权力”问题的阐述。最先由陈晓明在《后革命的博弈——(女同志)中的权力与力比多的辩证法》∞一文中提出,这部小说所表现的权力与欲望的辩证关系,是对现代社会最真实的折射,也是对“人们回避已久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正面充分表现”,并且把“性别身份引入权力机制”。而洪治纲则认为范小青在创作上打开了权力意志在运作过程中的特殊形态,展示了权力自身的话语体系、生存规则与人性之间的种种意味无穷的自然碰撞。二是指出作品中女性视角的引入。陈晓明认为范小青通过女同志这一特定角色把性别身份引入权力机制,写出了女性参与政治事业的独特形式,显现了政治与性别之间耐人寻味的辩证关系。王尧认为范小青从女性身份入手,完成了对体制之中女性命运沉浮的穿透性的刻画,逼近人性深处。三足认为作品开始凸显人性。在何镇邦看来,《女同志》的重要价值在于它深入开掘了丰富而复杂的人性,提供了对丰富人性的审美观照。谢有顺认为在权力的笼罩下范小青实际上要表现的是广大而微妙的人心,以及人心内部那些精神的潜流。印正在持续升温的时候,2007年《赤脚医生万泉和》横空出世。论者分别从人性的角度,从其浓郁的荒诞主义色彩、乡村的伦理、风俗风情、道德伦理、人际关系、生活方式以及情感方式等米解读。此时的主要评论有:洪治纲的《承纳与救赎沦——评长篇小说<赤脚医生万泉和》(《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第l期)、周景雷的《用本分和普良来校正我们的世界一关手<赤脚医生万泉和>的意义和万泉和这个人》(《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5期)、孟繁华的《乡土中国的世风和人心——评范小青的长篇小说<赤脚医生万泉和>》(《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5期)等。关于范小青这个时期的创作,我们不可否认评论界对其创作转变的准确把握,以及对其转变意义的高度评价。但笔者认为,评论界对范小青此阶段的创作给予了过高的赞誉。诚然,她的转变的“意义”吲然重大,但意义是延伸而来的,离开了文本本身,意义从何而来?范小青近期的创作的的确确有转变的意义,如:城市建设与传统文化的保存问题,人性的描写,细腻的心理描①旋绍俊.终结政治英雄的文化谋略雌界——评范小青的K篇新作‘城If『表情》.当代作家评论,2004.5②陈小明.后蕾命的牌夯——‘盘M志》巾的权力与力比多¨勺晦龚.当代作家评论,2005,6③秦垡.范小存研'‘综述.扬子}I:评沦,2008。63 宁夏人学硕f:学位论文引与写。但从文本的深度与艺术的角度,远不如成熟时期的作品。范小青这个时期的“城市”系列、官场生活、农民系列,对城市建设、官场生活、农民进城打工的心理都有相当的隔膜。这当然不像她描写苏州的一草一木时那样从容和自信。有了隔膜而没有从容和自信,创作的作品当然也让读者进入不了小说的故事情节,更别说人物了。我们读过《城市之光》,发现里面的故事像是作者在某某地听某某说之后同来即兴而作的,里面的情节有多少真正是作者自己深有感触的?故事里的主人公田二伏的内心,作者自己是否真正走进?这些都值得怀疑。此外,她的短篇《爱情彩票》、《在街上行走》的确是写的比较生活化,但这些生活感觉就像她在《赤脚医生万泉和》中描写农村生活一样,都给人比较浮面化,没有看到真正的生活。有论者就说:“这种生活化还是不彻底的,也就是说,被她作品所摄取的生活化的人物、场景基本上还是比较浮面的东西,偏重于一些轻巧琐碎的日常生活流程,而对于一些值得同味的生活中苦涩的东西,明显缺乏开掘”①。当然,这个时期,也有几篇不错的作品,如《城乡简史》、《茉莉花开满枝桠》,还有就是<女同志》里的女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微妙关系和微妙心理,把握得恰到好处。总而言之,这一时期的创作作品远远不是评论界所赞誉的那样,也远远不如成熟时期的创作水平,从中可以看出这一段时间范小青内心的创作焦虑。评论界关于范小青小说创作的研究,可以说基本把握了作品的主要内容、苏州地域文化因子、叙事方式等等。但面对范小青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其独特的文学地位及其小说中的人物系列,评论界并未涉及;有论者把范小青写市井小民的小说简单地归为苏州地域文化小说和“新写实主义”,并没有对其市井小民小说做更多阐释;对范小青的研究多聚焦在阶段性的创作、多做个案分析,而对作家创作的整体性观照似有所忽略。总体上说,评论界及读者对范小青的创作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可以说是当代文坛的一个疏忽。因此纠正评论界对范小青的误读及对其创作进行整体把握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结合范小青的地域文化和日常世俗文化的两种写作观,并从苏州地域文化、市井小巷的世俗风情两个方面来探析其小说中苏州人系列和世俗小巷细民系列,并阐释范小青是如何对苏州人和世俗人进行刻画的。第二章,重点从人性方面探究范小青小说文本,主要从人的本分、善良和扭曲异化三个层面来阐释范小青小说文本中的人性。第三章,从艺术上探析范小青小说创作上的转变,其中把其叙事类型、叙述风格和神秘色彩作为本章的重点。其中叙事类型分为宏人叙事和日常叙事;小说叙述风格着重从“苏味”地域文化精神影响的角度加以阐释;探究小说中的神秘色彩中,把贾平凹、陈忠实小说中的神秘色彩作为参照。结语部分,综述范小青在当代文坛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及她的创作在当代文坛一直朱得到评论界及读者重视的原因。①杨扬、来圃4#等人.反常规的写作意I冬l在写作中的遭遇——从范小青青的‘爱情彩票》、‘在街.1:行走'说起.J:海文学。2000。34 宁夏人学硕t‘学位论叟=第二章甲民人件忙’j皇曼蔓量鼍曼曼曼曼蔓曼皇=immmmll/L_曼量曼曼曼量曼皇曼置詈曼曼皇量皇曼皇曼曼曼皇蔓曼曼曼曼曼皇曼皇曼曼曼曼!曼曼皇曼曼曼曼曼曼曼舅皇舅曼鼍曼鼍曼曼第一章城与人费振钟谈到范小青的创作时曾说到苏州这个城市:“中国的南方的这个古典城市,曾经一半是文人隐迹的精神家园,一半是世俗享乐的温柔之乡”①。费振钟先生可以说是真正读懂了范小青近期以前的创作的评论家。他读出了范小青小说中的两个世界:一个是苏州地域文化世界,一个是苏州世俗市民世界。他是评论界中为数不多的没有简单地把范小青的世俗日常生活小说归为苏州地域文化小说的评论家。实质上,在范小青的写作情结里,始终有两种,一是苏州地域文化情结,二是世俗日常生活情结。前者,多以苏州城特有的地域文化为参照;后者,多以世俗日常生活为参照。前者不能囊括后者,后者不能代替前者,但二者又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前者,范小青塑造不出受苏州文化影响的苏州人,没有后者,她也塑造不出中国普遍存在的世俗市井细民。为此,笔者就以苏州文化和世俗文化,这两个世界为大背景来观照范小青在不同时期的小说内容及小说的人物系列,其中把不同的人物系列置于本章阐释的重点,以此来探测她对苏州人是如何刻画的。一、“苏味”文化的独特性第一节“苏味"文化中国现代文学的地域文化小说可以说是始于鲁迅,他笔下的浙东地域风情画以及力透纸背的人物形象和其作品人物所蕴含的文化心理,“奠定了20世纪小说以文化为本,文化为主体的构架的文本模式,尤其是地域文化的文本模式”罾。在鲁迅之外,现代文学史上还有“沈从文之于楚文化,老舍之于京都文化,李劫人之于巴蜀文化,赵树理之于三晋文化,穆时英、张爱玲之于上海文化”@。同样在当代,也有不少作家在其小说中传承地域文化,其中有柳青、陈忠实之于陕秦文化,汪曾祺之于高邮文化,韩少功之于湘楚文化,邓友梅之于北京文化,冯骥才之于“津门”文化,陆文夫之于苏州文化,这些名家在当代文坛早已得到公认。可在当代文坛上也还有一位执着于苏州文化的作家,而常常被不公平地忽略,这位作家就是苏州作家范小青。“艺术的地方色彩是文学的生命力的源泉是文学一向独具的特点。地方色彩可以比作一个人无穷地、不断涌现出来的魅力”锄。范小青正是把苏州这个具有独特地域文化的古城,作为其创作的文学生命力的源泉。那么在论叙范小青之前,笔者认为有必要阐释一下苏州这个文化城市。那么,苏州这个古城义具有怎样的地域文化呢?享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誉的苏州,位于富庶繁华的江苏东南部,地处太湖平原之上,又位丁江南水网中心,与长江、京杭大运河相交。这样一来,苏州就是典型的水乡,城也是“河街相邻,水陆并行”。唐代大诗人自居易的“绿浪东西南北水,江栏三百九十桥”,杜苟鹤的“君①费振钟.分离得价伉——范小青近期小说沦.I:海文学,1990,8②J‘I叽.20卅纪巾用地域文化小说柏沦.学术,J刊,1997.9③严.永炎.Ⅸ域文化:研究二+}1仆纪巾闻文々的重要说角.中困文化研究。1994,4④转弓I自j-帆.20lIt纪巾围地域文化小说简论.学术Jjll.1997。95 宁夏人学硕l:学位论文第:章、F民人性f5写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明代唐寅的“吴王城里柳成畦,齐女门前水拍堤”等名句,淋漓尽致地描绘了秀丽明快的水城风光。水使得“苏味”文化具有柔性的文化精神,也使得苏州人具有柔和、温婉的精神气质。有水的维系和滋润,加上湖塘密布、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湿润,苏州的农业相当发达,自古有“鱼米之乡”称号。早在南朝就成为“一郡丰收、可借数郡食用”的粮仓。宋时就流传开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苏州人凭借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温和的气候,人们过着富足有余、安逸闲致的生活。但古代的苏州人并不安于过这种安逸的小日子。苏州人是积极入世的,他们的入世其中大多表现在通过读书做官这方面。苏州自古是个出状元的地方,仅明清两朝就有状元34名,这是中国其它任何一个地方都没有的。可是做了状元在朝为官也不易,加之当时官场黑暗。况且“伴君如伴虎,何必去冒这个大危险,而且爬得越高跌得越重,你现在有这点功名就够了,再爬上去于什么”∞!苏州的状元们,在被遭贬谪或在看破官场后,都不约而同地选择退隐苏州。苏州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尉林主人,大多是退隐文人官吏。金学智在他的《苏州园林》一书中就列举了苏舜钦(沧浪亭主)、王献忠(拙政园主)、徐泰时(留园园主)等园主。这里让人不解的是文人官吏为什么没有像陶渊明那样选择退隐山林,而是选择苏州这样的一个城市。这当然与苏州的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有关,但必然还有其深刻的内在原冈。对此,金学智的理解可以借来解释。在他看来,这些人希望“远避险恶的‘尘网”,但又“不愿意离开繁华的城市”,不愿“过分的冷落于清苦”,因而他们“大抵走上了‘市隐’之路”。留于是,他们的市隐要使城市成为城市山林,就再回来在苏州市区里造起私家园林来。“这种园林,就是既居尘,又出尘;既在市区,又像山林;既有充裕的生活资料供给,又可充分领受隐逸情趣的‘第二自然’——城市山林”锄。有这等好处,又何乐而不为呢?于是,这些失意的文人官吏们纷纷来到苏州。虽然在仕途上进取无望了,但“吃了那么多苦头读了那么多书,吃了一肚子的墨水”,“有一肚子的知识”,“只是可惜了当今的皇帝看不中”,怎么办呢,“这等的才华,我这等的水平,都让它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失而飘逝”蛳?于心不甘,总得有所建树。于是就在苏州这个好地方建造园林。此时的园主们内心都是带有几分忧患米造的,并不是喜悦的,或者说他们是在他们经历了辛酸、苦涩、浮沉、乐逸与社会与自然撞击下,是在喧嚣与冷静的矛盾的纠葛+F去建造苏州吲林的。从苏州园林的名字,我们就可见一斑:进思尽忠,退思补过——退思园拙者之为政也——-}出政园知足不求全——半园葵心向阳——向庐从这些园林名字中,我们也可以窥见园主们的“居尘而出尘”的人生态度。这样一来,园主们必然将此及他们自己的审美情趣、文化精神等反映到}元|林的建设中来。这些都会表现在园林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当中。首先,是苏州同林的色调。苏州园林及院落的颜色是黛瓦粉墙、黑白分明。这种素冷淡雅、质朴无华,与同主们经历了艰险的官场,看透了官场黑暗丑恶不无关系,也可以说与老子的“处其实,不居其华”(《老子·三十八章》)是一种共鸣。有着这种人生观和洞①范小青.城Ilj片段.北京:人民文学}}{版社.2001②金学智.办州旧林.苏州:苏州人学⋯版{t.1999,_页143⑨会学钾.苏州I,d林.靠州:靠州人学}}:版社,1999,页I't3④范小青.苏州阳林.山亿,2002。106 宁夏人学硕Ij学位论文第一二章甲民人忡忙写悉人生的心态,苏州吲林就不可能会有北京园林那种色彩斑斓、金碧辉煌,更不可能像北京皇家园林那样的煊赫权贵,炫耀富有。苏州园主们是立意在这“城市山林”——园林中追求清静淡雅的人生意境。其次,苏州园林讲究以幽取胜。正如曹聚仁在《吴侬软语说苏州》里说:“苏州的园林,以幽美胜,曲折幽深,亭台楼阁,掩映于苍松翠柏、竹林苔嶂、小阜清流之间,一幅自然图画,林木花卉,衬得整个院落骨肉亭匀。”∞苏州园林的曲幽是表现在林石亭榭的错落掩映,欲藏还露,欲露还藏,幽深而不可测。而园林的曲幽也好,掩映也好,都是园主们追求“含蓄”的审美意境,乃至是苏州人含蓄内敛的表现。居阅时先生说“含蓄是园林展令人着迷的原因,富有象征意味的装修和布置造成了含蓄。”圆苏州失意文人官吏们,在以建造园林来转移仕途的失望外,还有其它丰富的文化生活。比如画画儿,练书法,养花儿,隔三差五地约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去茶馆泡壶碧螺春,然后慢慢地品评字画,或者听听评弹、昆曲之类的。用这种转换来化解失意,也不失为另一种活法,另一种精彩。比较有趣的是,范小青把这种生活方式的转变称为“隐于艺”@。苏州士大夫的这种文化生活,久而久之就渐渐沉浸到整个苏州城市市民文化当中。也即是说,经过一段历史后,不仅苏州的士大夫们过着这种文化生活,就连苏州广大市民们也开始享受这种文化生活。有论者称:“当某一个民族在城市人口分布中处于绝对优势时,这个民族的文化便构成了该城市的民族主义文化,并蔓延到整个市民社会”④。苏州士大丈们的人情酬酢,消遣娱乐,一定程度上发展了苏州的建筑、园林工艺、玉器、雕刻、苏扇、苏裱、苏绣等工艺,字画、评弹、昆曲等文化行业就更加地发达。士大夫的听书,种盆栽,玩赏字画,看昆曲成为文化生活中的必备内容。浓厚的文化享乐和消费空气,使得苏州地域文化氛同甚为浓烈,这就使苏州的文化氛围与贫富两极分化的社会氛围相比,奇迹般地呈现出一种平民化、世俗化与贵族化、雅致化高度融合的状态。这种融合使得苏州士大夫的文化生活也逐步成为苏州市民阶层的文化生活。这种文化生活往往超越了等级森严、贫富悬殊的阶级性,而具有了社会的普遍性,化为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日常生活。因此,苏州市民不是在家栽盆景、收古董,就是去“卵茶馆”、听评书、评字画等。二、“苏味”文化影响下的苏州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苏州这个有着几千年独特文化底蕴的古城,必然会造就具有苏州特色的苏州人的外在性格和内在精神气质。相对其它地方人而言,苏州人身上有着明显的平和冲淡的好性格,有着坚强的韧性,也有着令人讨厌的“小家子气”。平和冲淡,在苏州话里称为“温吞水”性格,是苏州人给外地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苏州向来气候温和,山水秀美,资源丰富,又受太湖水的滋润,生活过得富庶平和、闲适放松。这样一来,苏州人就自然而然地呈现出一种平和冲淡、不狂不燥的人生状态。平和冲淡,也是范小青最喜欢在她的小说的人物中体现的。范小青的中篇《桅子花开六瓣头》中的金志豪也是对一切都不人在意,天生的好脾气,为人随和,处世淡泊,对生活没什么高的要求,遇到过不顺心的事但也没什①井聚f:.吴依软谢说苏州.见吴门柳一名人笔下的老苏州.王稼句选编,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页335②居蒯时.庭院深处:苏州【,d林的文化涵义.生活·读牿·新知一:联f5店。2006。贞:,⑨范小奇.珏州I『d林.IlJ仡,2002。10④于.启鼍.京咪·IlJ井·1lf民[博上学位论文].沈阳:东北师范大学,20087 宁夏人学何!}:学位论文第一二节’r民人忭_}5‘弓么大的烦恼。范小青曾指出:“金志豪就是吴文化”。谢《李书常先生雅正》中的老画家陈自渔名气大了,“向他求画的人越来越多”,加上他又是个“好说话的人,几乎有求必应,价钱也好商量,甚至高兴的时候,不谈价钱也可以,尤其是托了人情关系来的⋯⋯他都可以不收钱”学。这种性情平和、与世无争的人,范小青是极其推崇的,在她后来的一篇散文《感悟江南》中再次列举这样品格的人:明代画家沈周,就是很好说话的.那时候他的画出了名,求画的人很多很多,每天早晨,大门还没有开,求画人的船已经把沈家门前的河港塞得满满的.沈周从早画到晚,也来不及应付,沈周外出,也有人追到东追到西地索画,所谓的‘履满户外’.沈周实在来不及,又不忍拂人家的面子,只好让他的学生代画,加班加点,才能应付.但这样一来,假画也就多起来,到处是假沈周.沈周知道了,也不生气,甚至有人拿了假沈周来请他题字,他也笑眯眯地照提无妨.有一个穷书生,因为母亲生病,没有钱治病,便临摹了沈周的画,为了多卖几个钱,特意拿到沈周那里,请他写字,沈周一听这情况,十分同情,不仅题字加印,还替他修饰一番,结果果然卖了个好价钱.号称‘明代第一’的沈周如此马马虎虎稀里哗啦好说话.我们对比着看,这个沈周就是陈白渔,陈白渔就是沈周,是“一个生在江南长在江南充满江南味的江南人呀”。陈白渔、沈周的性情平和、与世无争,作家本人也曾对此做了一番解释,认为这与江南的山水有关,道:“江南是山水的江南。但是江南的山不够高不够险峻,江南的水也不是壮阔的,是秀水青山,是笼在雨水雾气中的,是细气的美,便孕育出柔软温和的江南性格来了”。@这种江南性格,在范小青的笔下还有不少,如瑞云(《瑞云》)、蒋风良先生(《清唱》)、余教导(《晚唱》)、周老先生(《临时工作》)等人都具有平和冲淡的好性情。“温吞水”的性格,是指苏州人富有水的柔性。水既有柔的一面,但另一方面水能穿石,水也有刚的一面。似水的苏州人,既有水的柔性,也有水能穿石的韧性。苏州人骨子里,还是有一种执著、坚韧的不屈不挠的精神的,正如范小青在她的散文《走不远的昨天》中解释道:“你看一看苏州人吧,乍一看,他们脸上似乎浮现着平和的微笑;但你一旦走近他们,了解了他们,你就会知道,在这平和的背后,是他们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鲫《裤裆巷风流记》中的阿惠,中学毕业后一直在家中等分配工作,可一直未等剑。在等工作中为了不让嫂子瞧不起也为了自食其力,在家揽针线活干。后来为多赚点,跟着农民工去工地上去敲砖头,从未干过重体力活的城里人的她,敲砖头敲得手上长了水泡,臂膀酸痛得唾不好,可她也忍着。不料,没在:[地上干几天,工地就撤走了。阿惠义不得不另找工作,经朋友介绍剑一家针织内农厂当临时工。本以为可以安稳一段时间,没想剑只做了三天,针织厂却发了一场意外的人火,阿惠又不得不另谋出路。一次非常偶然的机会中,被人发现她的刺绣活绣得非常漂亮,在别人的帮助下,合伙办起了刺绣厂。厂里的生意从一开始都很顺,做得红红火火。人们本以为她会从此发迹,可是却无意中被三子介绍的一桩生意牵连进去,使得工厂破产。人们本以为阿惠会支撑不‘F去了,不觉,阿惠没儿天就跑到明珍的咖啡店打工。不明真相的阿惠在]:作的第三天就稀里糊涂被派出所抓走。虽然,后来调查清楚被释放回来了,可这一路走来,其中的曲折与艰辛不肓而喻。对这一切,阿惠从不埋怨,①范小青.文化与人.中篇小说选刊,l{){)o。3,页147②范小青.像呜儿。一样匕翔(短篇小.晚集).沈辫l:春风文艺⋯版社,2007.,页82④范小青.像吗儿样E翔(短篇小说集).沈刚:春城文艺j{;版社.2007,,贞82④范,j、青.走不远的昨天.长存:吉林人民iIj版社.19%,贞281‘2828 宁夏人学硕}j学位论文第:章、F民人性*。写只是坚韧地活坚韧地一个接一个地找工作。《:光圈》中的吴影兰,经常性的腰痛体虚,她从未告诉过任何人包括她的家人与同事,她每天都坚强地工作,即使是病发作得严重时,也仍然挑着店里的重担。地处江南水乡的苏州人有着水一般的柔性和韧性。其中平和冲淡的柔性性格是苏州人最为凸显的性格特点,也是范小青在她小说人物中最乐于塑造的。但她没有狭隘地停留在此,她在人物塑造上并未把苏州人孤立在整个中国人之外,而是把苏州人的性格置于中国人的属性之中来刻画的。也即是范小青刻画苏州人的平和冲淡时仍然不忘记苏州人也有着中国人普遍都具有的韧性性格。韧性,不仅是范小青笔下的苏州人有之,汪曾祺笔下的高邮人也有之,池莉笔下的武汉人也有之。在此就不一一举例说明。平和冲淡、韧性是历来被人推崇的,当然苏州人身上也有“令人讨厌的小家子气”回,苏州人的小家子气,笔者认为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精打细算,也即是给北方人留下印象最明显的是精明;二是嫉妒心强(苏州话:“眼热”,南方大多称“红眼病”)。精打细算,是外地人很容易能察觉出的。《裤裆巷风流记》里出了名的“铁算盘”吴克柔,在王琳搬来的当天,东西还未收拾好,就向新来的邻居索求平摊四分之一的电费。另外,张师母也是精明到骨子里的人。几子打人被拘留,张师母让阿惠找乔乔帮忙找熟人把儿子早放出来,恰好乔乔在医院陪乔老先生,顺便看望乔老先生,心里急得火上房,令人佩服的是直到这个时候,还不忘再三牢牢叮嘱阿惠买橘子露“记牢买小瓶头的,两瓶”。苏州人的小家子气,更多的体现在他们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别人遇到好事就“眼热”,心里极其不平衡,只要抓住机会就会满腔怒火地说坏话,落井下石。看见别人“纺绸褂子一披,鹅毛扇子一摇,上午皮包水,下午水包皮,餐餐七荤八素十样经,实在气不平”(“皮包水”是指饺子)。到“文化大革命”时不忘“踏人家一脚,揭发金子宝贝绫罗绸缎,实在杀瘾。”回苏州人的“小家子气”在范小青的笔下,描写最为生动的是裤裆巷里的人们对三子的妒忌。三子在私企工作,赚了不少。有些日子朱同来的三子,一回来就被“眼热”的邻居们的冷嘲热讽一番。后来,三子,造房子,更是令邻居们“眼热”。三号里邻居分期分批去参观三子的房子。邻居们之所以这么热心,并不是真心关心这个曾经寄人篱下的三子,而是“眼热”,甚至有些愤怒了。下面,来看描写几个人物“眼热”三子造房子的心理直白话语:张师母心想,我老阿公当初名气响透半爿苏州城,派头也没有这样吓人.吴老太太心想,我们吴家,说起来是状元府,吴宅房子大,房子多,可是自从我进吴家门,也没有看见房间里家当这样耀眼.乔老先生心想,我老娘当初发解放财,也没有他发得这样便当.苏州人不仅有着他们的小家子气,还有一点就是注重享受和过分讲究,这一点往往是多遭人非议的,范小青小说里对此有所涉及。苏州人平时的日子里,就喜欢“约二两好友,在城的街上①范小青.裤裆巷风流记(后记).沈阿I:春风文岂fl:版}t.2006,4。页305②范小青.裤袢巷风流记(后记).沈刚:春风文岂}l{版社,2006,4,贞109 宁爱人学仍!l‘学位论文第二章甲民人件书。写转转,踩一路沽净光滑鹅卵而去,随便走走”∞。随便走走,在苏州话里称为“荡马路”,“荡马路”荡累了就“到依街傍水的清幽的茶社里,用制精细的小茶壶泡着清香的绿雪般的,品尝美味清爽的点心”圆。苏州人的文化生活当然也是极其丰富,在自己造的园林或庭院里,种种花儿,钓钓鱼儿,到茶馆里喝喝茶,赏评画儿,听听评弹、昆曲,享受极了,生活过得悠闲自在。《灰堆园》中的包先生过的就是这种日子。他是有闲阶层,注重享受,“只晓得合儿个朋友,吹吹牛,开心了,弄点酒吃吃,再学古时候的文人,凑几句歪诗,日脚过得蛮惬意。”固苏州人生活既然过得享受,享受之中必然有几分讲究。《裤裆巷风流记》中的三子造房请客,请柬是“大红烫金的”,请邻居吃喜酒,是用大面包车来接送,喜酒是摆在城里最好的“月楼”里。酒席上的菜不仅有“虾仁蹄筋,干贝海参,甲鱼桂鱼”等,还有“宫灯大玉,雪花蟹斗,明月扒参,凤翼鸡片⋯⋯”锄相对范小青着重描绘苏州人的小家子气而言,苏州的另一位作家陆文夫则更侧重苏州人的注重享受、讲究生活。被朋友称为“玩家”“吃家”“酒仙”四的陆文夫自己对生活就极其讲究,比起范小青来说自然就更加侧重在小说中描绘苏州人的注重享受、讲究生活。陆文夫在他的名篇《美食家》中,就塑造了个注重享受、讲究生活的朱自治。注重享受的朱自治在生活上无不讲究,尤其是在“吃”的方面。小说中描写主人公仅仅一顿饭至少吃了三个钟头,上菜的程序也是极其眼花缭乱。回苏州青年女作家朱文颖也曾说“以前的苏州菜里有一个炒绿豆丝芽。它的制作,是一根一根的,把鸡丝嵌住绿豆芽里。精细的程度,简直可以与苏州刺绣媲美”∞。从苏州人对美食的享受与讲究可以看出苏州文化异常精致与讲究的一面。第二节小巷细民优越的地域环境与悠久古老的历史成就了苏州,也造就了具有“苏味”的文化与文学。但我们是否思考过:苏州这个具有古老历史的江南古城的“历史”背后是什么?范小青在其《到平江去》里就很好的同答了这个问题:“历史到底是什么呢,难道不就是人民群众的普通生活吗?所以我就想了,平江路的价值,是在于那许多保存下来的古迹,也是在于它的延续不断的、任何力量也不能使之中断的日常生活。”@这里,范小青指出了任何历史都是人民的“普通生活”(日常生活)。从范小青成熟期小说中,我们不难发现她小说中苏州地域文化味,也能体味到其中的世俗生活味。实质上,范小青也是个钟情于世俗化、日常生活化的作家,热衷于关注底层市民的喜怒哀乐的作家。浓郁的世俗情趣范小青在《裤裆巷风流记》中指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只能是苏州极小的一部分,苏州(D范小青.感悟江南(外‘章).城乡建设.2004,8②范小青.感悟}I:南(外‘一章).城乡建设。2004,8@范小青.灰堆旧.时代文学.1989.5④范小青.裤裆隹风流也.沈!ql:春风文艺}f{版社,2006,4,页283⑤贾怀鹏.灰色幽默巾的荒诞和滩情——重读‘美食家》.名作欣赏.2006。4@参见陆史夫.美食家.成部:叫川人民:Ij版社,1983,页93⑦朱义颖.牛在苏州.苏州杂志,2003.1⑧范小青.刘平钉.去.苏州杂志.2004。410 宁夏人学硕l:学位论文第二帚、P民人十牛"。弓的绝对量是芸芸众生、市井小民,是他们的喜怒哀乐”。Ⅲ在此,很容易看出范小青的写作立场。很显然,她不是为“帝王将相”,也不是为“才子佳人”而写作,而是为“芸芸众生、市井小民”,这里所说的“为”相当一定程度上是与莫言的“作为老百姓”∞写作是相通的。这种写作立场可以说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平民立场,是作家自己以平民的感受来书写世俗日常生活,而不是像精英知识分子文人那样常以救世主或道德批评家的身份高高在上地审视小市民阶层。回顾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书写市民生活的作家作品并不缺乏。就现代市民小说史上,有张恨水、郁达夫、叶圣陶、张天翼、老舍、张爱玲、苏青等人。像张恨水、郁达夫、叶圣陶、张天翼,这些作家是以精英主义价值观的写作立场来审视市民阶层的,他们或是曲折的情节加道德说教(如张限水);或是对灰色的市井生活与市井小民挥洒人道主义同情怜悯之泪(如郁达夫、叶圣陶);或是借对市井阶层的善意的讽刺来作为社会批判的靶子(如张天翼)。而老舍、张爱玲、苏青是现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儿位作家,对世俗生活、市民塑造倾注了很大的热情,但可惜的是他们的写作仍然是一种精英立场的写作。尽管老舍从写《骆驼祥子》开始,是把“市民当作真正的人来写”@,也仍然改变不了这种事实。正如于启莹所说:“表面看是深陷于市民生活,醉心于日常描摹,其实背后隐藏着的始终都是一种知识分子的声音,高踞于世俗生活之上的关于社会人生的思考,或者饮食男女生存状态的观照”回。老舍是把市井文学当作改造人生社会及国民性批判的武器;张爱玲醉心于世俗中的柴米油盐和红尘中的男男女女,但她在透视世俗人生中渗透了现代理性精神,解读人生背后的苍冷与悲凉;苏青沉溺于“女性自我救赎的挣扎与渴望”并具有“丝丝缕缕的女性启蒙味道”。@大多论者认为当代市民小说在放下精英话语权上有所改观@,但笔者认为并不如此,新时期以来,在范小青之前有汪曾祺、陆文夫,同时有邓友梅、冯骥才,后有池莉、王朔、刘心武等。相比起现代市民小说,他们对世俗的日常生活的关注与认同比前人有所突破。但实质上,他们小说中对世俗的关怀,并不代表他们放弃了精英话语权,也不代表他们有着世俗化、日常化的写作立场。一直被范小青尊称为老师的陆文夫,笔下虽是苏州小巷人物的传志,但他多是借小巷人物的悲欢离合,来反思时代与政治变化,从中总能找剑政治历史发展和布道说教的痕迹(如:《小巷深处》、《美食家》、《小贩世家》,在此就不做深入分析)。同样以市民小说家著称的邓友梅、冯骥才、刘心武,不是对畸形的封建社会末期文化熏陶出来的市民的塑造(如邓友梅),就是侧重于对有着封建“嗜物”心态的人物的批判(如冯骥才),就是对当今市民心理的审视(如刘心武);这些仍然是一种内在的精英主义价值观和知识分子的话语来审视市民。对精英身份和崇高原则写作立场的改观,直到王朔的市民小说的出现才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对其的颠覆与消解。但可惜的是王朔市民小说的写作似乎又走向了另一种极端,他塑造的调侃“顽主”类型的市民形象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占多数。从当代文学史的市民小说家算来,范小青对世俗日常生活的关注,一个是①范小青.裤袢巷风流记.沈刚:春风文艺ilj版社,2006,4。页I②莫吉在<文学创f1’的民『开J资源》巾指H:“作为老一姓写作”与精英作家的“为老百姓写作”有严格的fx.删:。作为老百姓写作”没有“为老I!『姓写作”月:种对读青及小i兑巾人物的“居高llfIiF的态度7.也不足“要川小说来揭媾什么.来鞭挞什么,米提Ⅱ;什么,来教化什么”,而足“jH甲等的心念来对待小说巾的人物”。)f提ffl:“存写作巾,你最好不要担’道德的汗削者。你不要以为自L三比人物更高明.你心该跟嚣你的人物的脚步走。”见‘’代作家评论》.2002,l③张学年.新时期IIJ井小说的美学品格.齐鲁学l:lJ.1997。1.④于启莹.京味·I{i井·lH民[博l:学位论文】.沈刚:东北师范大学,2008,页93.⑤于启茕.京味·市井·市民[博卜学位沧文】.沈阳:尔北师范人学,2008,贞93.⑥丁启,崔指}}j:“当代r}『民小说的最人的不同足放弃知i;{分子话语和胖念的支撑”.见了启‘壹.京味·市井·市民[博士学位论文].沈阳:东.1l:;Ni范人学。2008Il 宁夏人学硕Ij学位论文第二章iF民人。陀}S。写师从汪曾祺(这里所指的师从是一种写作上的有意或无意而为之),另一个不谋而合的是池莉。作为中国“最后一位文人作家”∞汪曾祺,坚守的仍是精神至上的知识分子精英写作立场,只是难能可贵的是他在小说里描写高邮小镇人物的儿女情长、凡俗人生同时,没有摆出对平民道德批判的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与平民平等的创作姿态。池莉对世俗生活,不是回避与否定,也不是义正言辞地给予道德批判,而是如行云流水般表现老百姓的油盐酱醋等琐碎日常化的世俗生活。池莉曾说:“我希望我具备世俗的感受能力和世俗的眼光,还有世俗的语言,以便我与人们进入毫无障碍的交流,以便我找到一个比较好的观察生命的视点。我尊重、喜欢和敬畏在人们身上正发生的一切和正存在的一切。这一切皆是生命的挣扎与奋斗,它们看起来是我们熟悉的日常生活,是生老病死,但它们的本质惊心动魄、引入共鸣和令人感动”。留可以说,范小青与汪曾祺、池莉不谋而合,都是力求以与市民一样平等的姿态,来表现市民的喜怒哀乐的,都没有像精英作家那样“要用小说揭露什么,来提倡什么,来教化什么”四。正是因为范小青有着日常化、世俗化得写作立场,她在她的小说中才会倾注浓郁的世俗情趣。“范小青始终都对生活和世界保持平静眼光,她要寻找和建立的小说世界,是一个合理和谐的世俗世界。”@作为世俗情怀很浓的作家,范小青是以小巷细民的生活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平民的生活感受与体验,来构筑小说中的世俗世界的。在范小青众多的小说中,《还俗》无疑是最能代表她这种世俗情怀方向的。曾经身为结草庵住持的尼姑慧文,她的出家、还俗、爱情等,原本是带有几分神秘色彩。但作者并没有对其做神秘化的处理,而是在小说中平静如水地叙述道:“对于像慧文这样一位从前做过尼姑的孤身老人,一般的人看起来.总是有一些神秘感,但是慧文没有给人这样的感觉,在结草庵这一带,大家知道慧文的情况,关于慧文当年为了什么出家当尼姑,关于后来慧文又是为什么要还俗,还有慧文还俗那时候还不到三十岁,既然还了俗,为什么一直不嫁人等等,这一带的人都是了解的,一旦了解了,也就觉得没什么秘密了”@。慧文为什么出家?是因为她妹妹夺了其未婚夫,她是在他们结婚当天出了家。这在一般人看来本属不平凡的爱情故事,这在别的作家笔下大可以打造成一个富有传奇神秘曲折的爱情故事。可范小青没有,她却是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范小青在这里无非是表达:在平民的真实的生活里,没有那么多的传奇。没有那么多的神秘与曲折,更多的是平平淡淡。范小青另外一篇重要的小说《瑞云》,也颇能体现她的世俗情怀的。《瑞云》里的瑞云石,是北宋年间宫中采集遗留在苏州的奇石,年代久远具有很高的价值。但在小巷里的人们眼里“实在没有什么好看的”,“好像没有什么名堂”。这块奇石,小孩子照常在它上面“上窜下跳的,吐痰撒尿”。唧后来,国家派人来核实了这是块少有的奇石,就在庭院里围了一圈栏栅。宅子里的人并不认为院子里有了文物而自豪,相反:宅子里的人并不开心,把他们晒衣物乘凉的活动场所拦了一半给瑞云石,日子过得更加挤轧,免不了更多的麻烦.⋯⋯①张:}仁.最后·’位文人作家『E曾棋.美文(卜半月).2005,5②池莉.池莉文集.南京:ft.苏文岂⋯版社,1995,页22③英青.文学创作的民州资源.当代作家评论。20()2。I④费振钟.范小青近f‘年小}兑仓,jfl-简论(代序).巾围当代作家选集从1弓·范小青.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3⑤范小青.还俗.中嘲’代作家选集从拈·范小青.北】;(:人民文学m敝}t。2000,3,贞395⑥范小青.瑞云.中两’代作家选集从}5·范小青.北京:人民文学jI{版社,2()()o.3,贞2212 宁夏人学硕}:学位论文第二帚甲民人r丰传。0舅I;...。.;一.一一一l—m—mm—mm—n—m—u;I鼍曼曼鼍舅曼曼舅曼曼曼曼曼曼曼以后就有些人来看瑞云石,以为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其实瑞云石实在没有什么好看的,除了据说年代久远一些,其他好像并没有什么名堂.在此,范小青并未同精英文人那样对这些狭隘的小市民思想进行批评与启蒙,而是作为其中的一员来给予理解。范小青的世俗日常生活的关注,在其它小说中也有所表现,如《沧浪之水》、《顾氏传人》。《沧浪之水》这篇小说有两处表现世俗化:一是,当抓住杀害环秀凶手时,警察都想从凶手那里审出个离奇的“内线”来,可是始终是没有,凶手只是觉得环秀太好杀了就杀了,也没有惊天动地的理由。作者在这里就是做了生活化的处理,没有把这个本可以打造成一个离奇曲折的传奇色彩故事,而是尊重tI;I=俗化生活,生活本来就是平平凡凡的,没有那么多的离奇的故事发生,也不需要那么多道德来限制。二是,在小说的结尾,刘陵从小孩身上找到张文星的手镯,得知他老婆环秀在活着的时候与巷子里来的外乡人张文星有私情。刘陵也没有说什么,只是“他突然想到,要给小毛头物色的不应该是一个保姆,而应该是一个妈妈”。在这里,作者没有美化刘陵对他妻子爱情的贞洁,而是把他放在日常现实生活中来叙述,对于前妻已经死了,而死了的人是否与别的男人有私情,都已经不重要了,普普通通的入最为重要的是过日子,是要娶个女人来过日子。80年代末的代表作《顾氏传人》,她也没有去渲染顾氏家族的历史传奇,而是展现像顾家---d'姐、老汪、顾允吉等普通小巷细民的世俗生活图景。作者轻描淡写地提了下顾家经历了解放战争和文革之后,死的死、疯的疯、走的走,最后改革开放了一家人的团聚;却着重描绘顾家---d,姐担心“痴子”弟弟娶不到老婆顾家将无后、老汪对顾家二小姐的爱慕之情及老汪为顾家张罗顾允吉的婚事等生活琐事。范小青“注重平淡无奇的世俗人生”∞,这种平淡无奇的世俗人生,其本质是“对人生庸常经验和世俗诉求的表现,取消附着在日常生活之上的一切诗意的、理想的、精神的因素,并企图以此来消解、颠覆人性的普遍价值。日常化写作的这种创作姿态消解了文学艺术的神圣性、理想性和超越性,从而赋予文学艺术一种平民色彩,使日常生活从国家政治和传统伦理道德中分离出来成为私人领域,并为其提供存在的合理化”罾。二、小巷细民的生存智慧现在一个院子轧进十七^=十几家,一代一代还不停不息地衍生出来,住房狭窄,水卫设备落后.常常是几十家合用一口井,一个早上用不下来,井台上一塌糊涂.口这是现在苏州小巷细氏居住条件的真实拍摄,苏州小巷细民,通常是十儿家挤在原来的达官富人一个人家居住的院子里。这样的拥挤的居住环境当然还有多种其它因素,使得小巷市民在艰难的现实生活中为了生存,练就了他们所拥有的生存智慧。这种生存智慧,同样不仅苏州人有,从上海人、武汉人、北京人、天沣人等身上都能找到。在中国现当代小说描绘了众多的充满生存智慧的细民形象:老舍《四世同堂》中的祁老人自我保存的智慧的化身;汪曾祺为数不多的小说中有为数步少的充满生存智慧的市井民间人物,这些人物活动于各行各业,范围极广。其中有:①赞振钟.范小青近1年小说创作简沦(代序).中同’代作家选集从15·范小青.北京:人民文学出皈社.2000.3②肖佩4#.Il『井意一'II与残f℃巾阿IlJK小说[ItilI:学位论文】.郑州:{III南人学.2004③范小青.裤裆咎风流配.沈Ⅲ:春风文艺}lj版{t.2006,4,页7.13 宁夏大学形!}:学位论文第二章’F民人性伟。弓开药店的、开饭店的、开米店的、摆小摊的、制鞭炮的、剃头的、接生的、烤鸡鸭的、车匠、锡匠、挑夫、果贩、更夫、地保、屠户⋯⋯这些都是各种各样的市井小人物。如:《卖眼镜的宝应人》中的王宝应,《兽医》中的姚有多,《鸡鸭名家》中的余老五,tA.于岁》中的宋侉子等;陆文夫<小贩世家》中的朱源达的个精明圆滑;还有如邓友梅、冯骥才、林希、池莉、王朔等市民小说就不一一列举。哪范小青小说同样刻绘了充满生存智慧的细民形象,我们可以把她笔下众多人物分为两大系列:第一类,是勤劳务实、知足常乐的小巷细民.生活环境比较简陋,谋生条件又较艰苦。但较为欣慰的是,小巷细民仍保留着劳动人民的质朴勤劳务实、知足常乐的美德,并把这当做生存智慧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勤劳务实是范小青在世俗生活的视角下观照到小巷细民面对艰难生存环境最好的策略。小说《沧浪之水》中的刘家,“老夫妻加儿子,办了个私营的小茶场,三更起做,半夜不歇”∞。细民刘家完完全全是靠勤劳在巷子里造起新楼房。《老人角》中的主人公老汤,早在1943年就参了军,是还立过功的老革命。可他却一辈子默默无闻地在家乡工作。家乡小镇的镇政府,是哪个科缺少干活的就把老汤借调去,虽然他以前救过的小兵都已经是市级干部了,他还只是个干事,仍然勤勤恳恳的工作。《临时的工作》里的主人公周先生是位上了年纪的先生,在县里文化站当临时工,做了一辈子。周先生任劳任怨工作了几十年,有门路的同事都先后找关系转了正,而他依然如故。面对低微的工资,面对生活中的困境,他对工作依然勤恳认真负责,对生活依旧充满了热情。<文火煨羊肉》的梅德诚是个地名考类的作家。虽然这几年的用稿没有从前高,但这并不改变他一向做事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他还是和以前一样把他的蝇头小楷抄的工工整整的就像印刷晶一样,即使错了一个字也要重新写过。他的为人也如同其文其字一样,做事做人都是勤劳认真。像这些的人物在范小青的小说中可以说是俯拾即是:《蓬莱古井》中的老郭、《光圈》中的魏阿姨、《裤裆巷风流记》中的阿慧、《瑞云》中的瑞云等。世俗的生活中常常有种种不平与艰幸,但是市井细民总能承受,那是因为他们擅下调整自己的心态,常能以知足常乐泰而处之,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能够苦中作乐或以苦为乐。苏州小巷细民在范小青的笔下也不例外。在《嫁妆》中,主人公丫头是苏州小巷里一个平凡的女:【,过不了多久就要出嫁了,正在为自己筹办嫁妆,丫头对自己的嫁妆并不奢求,但求有一台彩电就心满意足了。丫头后因工作出色被评为先进,能领剑至少500块的奖金,终于可以实现买彩电的梦想了。她对自己的生活也就非常满足。虽然在作品结尾里,丫头看到高中同学徐珊珊当了作家成名后,有着刹那的失意,“不由自主地叹了口气,人家真的有出息的,想想自己,一个小工人,要是当初,听老师的话,去考人学,作兴现在⋯⋯唉唉”,连叹两声的丫头又同剑自足自乐当中来,道:“小工人就小工人吧,小工人也有自己乐惠的地方”固。如是彩电能买剑,丫头睡梦头也会笑出声来的,徐珊珊有徐堋珊的光荣,丫头自有丫头的快活。丫头知足常乐的心态跃然纸上。《李书常先生雅正》中的老画家陈白渔,除画画外,喜欢逛超市,有超市逛对生活就很满意。第一二类,小奸小坏的底层小巷细民。①参见肖佩l};.1耵井意识与现代中用If『}亡小说[博十学位论文].郊州:河南大学,2004。页69②范小青.巾陶’代作家选集从15·范小青.北京:人民文学flj版社,2000,3③范小青.嫁妆.人民文学,1985.814 宁夏人掌硕。fj学位论文第二:节‘r民人性}5’弓小巷细民处于社会最底层,他们为了基本生存需求,在现实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形成了精明、小心眼、讲究实际、热衷于打探隐私、幸灾乐祸的小奸小坏等性格,而这些性格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市井市民的生存智慧。市民审视的生存智慧,在范小青小说中,描绘的淋漓尽致。为方便论述,本文仅以《裤裆巷风流记》为个案进行分析。精明,是小巷细民为了自保的生存智慧最为显著的性格特点。在《裤裆巷风流记》中的众多人物中要算吴克柔最为典型。读了该小说的,说起吴克柔的精明,首先会让我们想起他在处理离婚时的精明。因为吴克柔把离婚一事要闹到法院去,受法院委托,居委会的袁阿姨与乔老先生一起来到吴家了解情况。从袁阿姨跨进吴家吴家门后一段,可以说是精彩绝伦。作者在艺术上用了对比的手法,分别描写了吴克柔和他老婆胡美英六次不同的反应。我们不妨来对比着看:胡美英在袁阿姨一进家门那一刻,“就杀猪一样乱叫”并且“唾沫喷得袁阿姨一面孔”哪。这里,作者用了两个动词(nq、喷),一个比喻(杀猪一样)。而此时的吴克柔是怎样的反应?“吴克柔任凭胡美英瞎缠,铁板着面孔不开口,等胡美英吵得喉咙发沙,喊不动了,才阴森森地讲一句:‘你们看,这种女人,怎么一淘过日脚’?”留(着重号为笔者所加)可以看出,吴克柔极其沉着冷静。当然此时,还不能完全判断出袁阿姨倾向于谁。可很快,这种局面就发生了改变,袁阿姨的天平就倒向了吴克柔。袁阿姨看到他们夫妻如此不和,就善意地劝了句“夫妻淘里”。不想,胡美英却不顾袁阿姨的面子,居然回了个“屁个夫妻淘里”。弄得袁阿姨很是尴尬,心里“对胡美英有了几分反感与厌恶”留。袁阿姨没想到更尴尬的还在后面,待到她发泄刚才的不满意,就说离婚法院会判之类的话。到法院明显对胡美英不利,胡美英听此,一点都不会察言观色的她“跳起来”说:“⋯⋯你有女儿想嫁给他呀”?如果刚才的一个“屁”是这个愚俗女人的口头禅的话确属无心之言,那此时的话就是有心之为的,并且把矛头转向这个对她离婚具有决定权的袁阿姨。此时,就连一直对胡美英抱有同情心的乔老先生也看不下去了,半点拨地指责胡美英,可她浑然不觉,仍照常摔泼。到最后袁阿姨完全不理会她,她仍然骂些不堪入耳之言。相比之下,吴克柔就很会察言观色,一直保持沉默,还假装着既无奈又可伶得样子。“他晓得袁阿姨是要紧的人物,到法院打离婚,人家要听听居委会干部的说法”圃,所以,他在袁阿姨的面前要“装得作孽兮兮,”而对无关紧要的乔老先生,采取不理睬的态度。袁阿姨了解完了,该走了,吴克柔连忙有礼有节地送客。这与那个只会耍泼骂人,不懂处世方式的乡下老婆相比,吴克柔深谙处世方式,其精明之处可见一斑。小说还有一处尽现其精明,就是描写吴克柔讨房子一事。苏州小巷里,一般都是十几家挤在一个院子里住,居住条件拥挤的程度可想而知。也有些祖上是达官巨富之后拥有宽敞的房子也因为种种原冈被占去,仅仅剩下狭窄的一两间住。吴克柔家就是这种情况。吴家是状元炅世恩之后,吴家的房子被好几家占去。为了房子,吴克柔不放过任何一次机会,在政策刚下来时,他就知道找房管所没用,就一级一级地打官司,故意把事情弄大。当他的台湾亲戚打算来人陆探亲,政府派人来给吴家院子装自来水,刷自粉,漆红漆。他心里知道“上面想装装门面应付过去”,他想“没有这么便当”@,吴克柔不会放过这次难得的机会,他想借此讨回失去的吴家老宅。这是对①范小青.裤梢巷风流记.沈阳:春风文艺}H版礼2006,4,-贞39②刚②。贞:{9。40③范小青.裤裆巷风流记.沈阳:春风文艺il;版社,2006,4。页40④l川④,贞4I⑤范小青.裤档巷风流记.沈R1,春风文艺lH版{t.2006,4,页25015 宁夏人学硕Ij学位论文第二章il‘民人件,}搴写Jmm;imn一一一一一_一一一i;ii1蔓曼曼皇曼曼曼量付政府,对私人更是不让步,哪怕是亲属。三子,是吴家“第三代五房嫡传的亲属”,家里住房紧张怕影响娶媳妇。于是,他母亲拿着家谱来认亲,认亲的目的是让吴老太能给一间房子给三子。吴老太也就给了。可后来吴克柔来了,他就几次都想把三子赶走。小心眼,是小巷细民的又一个显著地性格特征。其中小心眼,笔者认为它包括斤斤计较、爱占便宜和妒忌心强。其中妒忌心,是与地域文化观照下的小家子气是相通的,在此不再展开讨论,仅论证小巷细民的斤斤计较和爱占便宜。由于小巷细民居住条件极其的狭窄,细民之间哪怕是亲人之间常冈为房子问题斤斤计较闹得不可开交是常有的事。《清唱》中的刘家就是如此:两间房,大儿子家住东面,小儿子一家住西面,老娘的床没有地方放,推到大儿子屋里,大儿子说我自己的儿子也要分房子了,推到小儿子尾限,小儿子说你进来,我的女人就要回娘家,拆散人家怎么办,老娘没有地方落脚,只好吊到梁上去了。《裤裆巷风流记》中的张师母,听说要拆旧房子分新房子,心里就开始策划,计谋把大儿媳桂珍霸占不放的大房子趁这次分房占回来给小儿子结婚当新房用。婆媳之间为了房子谁也不让谁。为了一台小电视也是如此,在桂珍与卫国结婚时,丈夫与其弟弟合买了一台彩电。结婚时,就放在桂珍的新婚房间里。虽然弟弟卫国是一天都离不了看足球的,但刚开始不好意思到新婚夫妇房间看。可是等到有些日子了,嫂子桂珍还是不把电视搬出米给大家看,原来这个爱占便宜的女人是想独占这台电视。小奸小坏的小巷细民第三个性格特征是:讲究实际利益。中国“是一个最讲实际,最从世俗考虑问题的民族,他们不大进行抽象的思辨,也不想费力去解决那些和现实生活好象没有什么明显的直接关系的终极问题”∞。在小巷市民那,只关心实际利益,很少触及终极问题。就算曾关注过,但也会被琐碎的日子所夺去。高中毕业时的卫民,曾经是对天空飞行具有很大的向往的,并且想当一名出色的飞行员,也曾设计过不少不错的飞机模型。可日子把他打磨成“像一个家庭妇女了,哕哕嗦嗦,房子,票子,女人,小入”。池莉也说过:“理想还没有形成就被现实所替代。那现实琐碎,浩繁,无边无际,差不多能够淹没销蚀一切。在它面前,你几乎不能说你想干这,或者想干那;你很难和它讲清道理”印。在《裤裆巷风流记》中的人物,几乎人人都讲实际。明珍说:“现在的人,全是聪明人,讲实际”。明珍自己也是极其讲究实际的,选男人不要长得有多帅,需要的是灵活会赚钱最好家里是有房子的。张师母最为讲实际,在得知老宅要拆,兴奋之余各怀鬼胎打着各人的算盘。吴家竭尽全力想保住老宅。而以张师母为代表的小巷细民不管老宅的历史价值,也不管这样的老宅是文物,只知道如果拆了房子可以分剑几室几厅的,再也不会一家几口挤在这么个又窄有破的房子里。可是后来说是上面不允许拆这样的房子,巷里的小民fl、卜一听到气得骂什么话的都有。张师母更是“一肚皮的火”,看见调查建筑的干部来告诉吴老太太吴家老宅不拆时。她指桑骂槐地道:“断命,老昏掉了,好的当坏的,坏的当好的了”四。后来文件正式下来了,并且告知是因为吴家宅子的历史意义。听到这个消息,裤裆巷的细氏们都涌到吴家去看,看看想想还是不明白吴家的宅子具有什么历史价值,更没有觉得有什么值得保护,再怎么价值也没有拆哕能分到更宽敞的房子有价值。这就是小巷细民,生存的需求使得他们只能看见实实①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北京:人民文学ilj版社,1983。页15②池莉.我写《烦恼人乍》.小说选fq,1998,2③范小青.裤裆爸风流记.沈刖: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4,页22116 宁夏人学硕f’学位论文第■章甲民人件忙写在在的实际利益。热衷于打探别人的隐私是小巷细民津津乐道之事。别人的隐私常可充当人们饭桌上的佐料或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借此打发时光或满足内心的不平衡。张师母喜欢“掩在墙角落里”偷听邻居家的事,也喜欢把别人家的事搬弄给别的邻居听。为了增加事情的神秘感,还常常在告诉别人事后不忘关照一声让人不要说出去,实质上传出去正是她所希望的。小说中三子,有些日子没回家。关于三子在外干什么,各种说法都有。甚至有人说三子发了“左手挽了个姑娘,右手牵一个小姑娘”。等到三子同来了,“隔壁邻居稀奇煞了,像看外国人、看大猩猩一样,一批一批轮流过来看”∞,足见细民们的好奇之心。等隔壁邻居看完了,接着又是鸳鸯厅天井几家来盘问。如此这般的热衷于打探别人的事,必然会带来两个结果:其一是,搬弄是非。小市民们谈起别人的事情,难免会有意无意地添油加醋。鸳鸯厅搬来了个怀孕的女教师,其丈夫在乡下教书。“痴子”吴圆常常会给女教师生活上帮点小忙,这就引起巷子里的细民们不少闲言碎语。有一次,女教师的丈夫回来了,张师母就添油加醋地对其丈夫说:“现在外头人家全在讲,吴圆那个精神病相中你家王老师了,”“还有讲得更难听,⋯⋯”‘‘.⋯”讲是王老师花吴圆的,看中了吴圆家的房子”回。在这些小市民嘴里,无中生有是常有之事。其二是,幸灾乐祸。所谓的幸灾乐祸,是他人遇着不好的事,心里就找到了平衡,不但不同情不帮忙反而说些冷嘲热讽的话。张师母见自己的儿媳妇同外人吵架,只要不牵涉张家其他的人,是不“插嘴的”,在一边“看好戏”。当乔老先生去解决吴克柔离婚的事时,见乔先生受到冷落,心里得意极了,咧开嘴笑。见别人遇到不好的事,心里高兴还来不及。对这种心态的描绘,最为精彩的要算是,小巷里的细民对三子和阿惠的心态。三子在外企赚了不少钱,突然被抓起了。巷子里的细民对一下暴富的三子本来就充满了嫉妒,这下可算是抹平了他们心里的不平衡,可以借此机会把心中的不服与嫉妒得以发泄出来。这样一来,细民们不是直接了断地骂三子是“没有魂的”、“拎不清的”、凭什么“你这么富,我这么穷”;就是抱着“做一做事后诸葛亮”的心态说“老早看出来要闯祸的”回。同样,表现细民们幸灾乐祸的心态的在小说中写到阿惠冈为明珍的牵连错当“妓女”被抓起来了也是跃然纸上。文本中写到几乎巷子里所有的妇女都聚集在一起,像是她们共同遇到一件大喜事一样,兴奋地谈论着老实本分的阿慧竟然是“妓女”一事。其中短短不到四百字的描写中,作者用了十次像“嘻嘻”“嘿嘿”“啧啧”“哈哈”这样的表达人心里兴奋的象声词,这些象声词在此足已触笔到小巷细民们热衷于打探别人的隐私、幸灾乐祸的性格,可以说是活灵活现。在精英知识分子的小说文本里,这些小巷细民们的精明、小心眼、爱打探别人的隐私、幸灾乐祸、缺乏同情心,是被视之为麻术不仁和国民劣根性而会被加以批判和否定。而范小青没有像精英文学家们那样去借此作为批判国民劣根性的武器,而是把自己作为其中的一员不褒不贬准,是以细民的心态、价值观和感受来呈现。范小青自己也曾说过:“我从没有想到过要在我的小说文章里加一下意义以此教育人指导人点拨人”够。①I司①,页19I②范小青.裤袢巷风流记.沈阳:春风文艺}l{版社,2006.4,页136③叫③,页258④范小青.谈创作.作家,1994。417 宁夏大学硕lj学位论文第一章甲民人性书写第二章平民人性书写“人性,包括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两大部分:翻开浩如烟海的各国文学作品,拨开各种风俗习惯的差异,就会发现它们有着十分相似的内核:爱与恨、欲与情、自私、虚荣、嫉妒⋯⋯这些普遍存在于每个人身上的特定属性构成了人性的自然性部分,它们是人类相通的共性。”∞人性是人类永远探索不上的一个精神领域,人性描写在文学创作中有着重要地位。“文学是人学”这一不朽命题一语道出了文学与人的本质关系。白先勇也说:“小说第一大课题就是研究复杂的人性”圆。人与人性是文学永远所关注的主题。文学通常是拔开外部世界的层层迷雾,进入人类特有的心灵世界,这是文学区别于其他艺术样式的最显著的特征。而文学中的人性,就是作家凭借自身对现实中所观察和体验到的人性现象,经由取舍和艺术加工后,成为作品艺术魅力之重要构成的人性内容。文学与人性这种浑为一体的血缘关系,为人们从理性上认识人性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来自历史与现实的原始材料。范小青就是凭借自身对现实中所观察和体验到的人性现象来表现苏州城里的平民老百姓的人性的。她更多的是关注世俗人性,将目光锁定在日常生活中,着重写平凡人的平凡故事。她笔下的人物,并不是叱咤风云、慷慨激昂、刚毅壮烈的英雄形象,而只是世俗生活中的一些城市平民、灰色凡民,人性中有着本分和善良等;也有着自私、人情冷漠等人性丑陋的一面;还有着经不起诱惑而一步步走上人性扭曲异化的一面。下面就这三个方面来分析范小青是如何书写平民人性的。第一节本分善良人性底色本来是真与善的。范小青小说里的人物无论是名门之后还是平民百姓,是苦是幸的人,是单纯还是复杂的人物,都是以善良为底色的。范小青在她的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本分与善良的平民,以此来彰显人性美好的一面。本分,可以理解为对身外之物如名利、金钱、地位等无欲无求,与世无争,保持心态平和,尽量做好自己份内之事。在前面第二章已经提到了一些苏州人,如居住在老宅里的老派苏州人,如《光圈》中的老中医蒋伯行,《清唱》中的评弹老艺人蒋风良,《栀子花开六瓣头》里收集吴歌的副馆艮金志豪,《晚唱》中退休了的教导主任余觉民,《文火煨肥羊》里古旧书店职员梅德诚等等,他们都出身苏州有家底的人家。这些老派苏州人性情温和,为人本分,心态平和安然。(Yi唱》中的蒋凤良,身为苏州城里著名的评弹艺术家,为人本分。退休后他从不摆架子,夏天邻居们在外乘凉,要他这个有身份的人在没有配乐的情况下也乐意为邻居们清唱;他也愿意放下身价收邻居女儿为徒,并手把手教。《老人角》中的老汤,一辈子在乡里干得是临时.f,可谁也不知道,就是这个默默无闻的老人却是当年救现在已是副市长的英雄,并且这个副市长居然是他当年的小兵。为人本分与世无争的他,从未向别人透露他就是当年的英雄,更朱向政府要个好点的工作,就连后来碰到他当年以命相救的副市艮也只字不提。《栀子花开六瓣头》中的金:&豪,辛辛①裴毅然.二l‘#t纪中图文学人性殳论.1:海:卜.海—联iI:版社,2000,9,页20②白先勇.蓦然IIlJ酋.台-IL:尔雅flj版杜,1978,贞6018 中夏人学硕Ij学化论文第一:帚、r民人性*写苦苦去乡下找会唱吴音的文宝娘娘,通过乡里的小王好不容易找到村里的沈委员,再通过沈委员打听文宝娘娘。可他要找的人却不在乡下。几经周折只好又跑到城里打听她的下落。费尽力气找到她,可她也只是给他象征性地唱了几句吴音歌曲。无奈,作为副馆长的他把记下来的吴音歌谱拿去给馆长交差。馆长留下歌谱,他也就把此事搁浅。可不料,不久馆长在他记录的基础上吴音民歌搜集完整,并受到了市委的表彰。后来,他得知馆长是在他交音谱之后,把本有他的一份功劳一人独占了。听到馆长取得荣誉的一刹那,金志豪仅仅有一丝不悦,本分的他很快就把这些名誉利益看的很轻。《城市表情》中的谢北方,作为古建筑学的高材生,无欲无求,为人本分。他潜心研究苏州园林,不同于建筑商为了金钱,也不同于政府官员为了捞取政绩,他只是为了保护同林为了自己的爱好而研究。除谢北方外,夏同也是个本分的年轻人。作为名门之后也是苏州现遗留下最大园林主人之后的他,本可以凭借自身家族的渊源来获取一定的利益和地位。可当他家族其它的人想尽一切办法在与政府打夺回园林所有权战争,其至家族内部也发生不该有的战争时,他却在干着自己的本分工作经营他自己的小书店。在本分善良的他心中,并不企求家族遗留物给他带来什么,他唯一关心的是园林自身是否有更好的生命力。为人本分,心态平和是范小青在小说中表现的人性美好的一面。不可忽略的是,这也是我们人类所向往的人性本真的自然状态。早在东晋就有陶渊明就弃官归隐,追求“悠然见南山”的心境。而在当代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为了名利你争我夺的浮躁时代,当代人也应该静下心来在本分和平和面前,进行反思我们急功近利、浮躁的心态。在人性的表现上,善也是范小青小说中着力凸显的,善也是人性当中晟闪光的一点。<瑞云》的老婆婆信奉着佛教,修身养性,变得善良,收养残疾姑娘瑞云为养女,善良的她待瑞云如同亲生女儿一样。使得瑞云从小生活在安定祥和的环境。瑞云也深受婆婆的影响,虽然身世悲惨而且身痪残疾,更难的是使她也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她似一溪碧水,澄澈无染,潺潺自由地流淌,清纯宁静,又质朴善良。即使在遭受男友的欺骗(她男友答应与她交往,是带有目的性看中了瑞云家的宽敞的房子),也不追究更不报复,而是以宽容原谅欺骗她的人。在她身上寄托了作者一种向善的美的感情和美的情操。《还俗》中的慧文年老之后,过着既不热闹也不寂寞的生活,她总是帮帮邻居们的忙,用干莲心雕刻佛珠送人。《顾氏传人》里的老汪心里是喜欢顾家--,3,姐,但他心里很清楚二小姐是不会嫁给他的。但他照常帮助顾家,帮助顾家的傻弟弟到乡下娶媳妇,帮助顾家张罗傻弟弟的婚姻等等。他做这些并不是为了得到什么,而是凭借一颗善良的心,同情顾家没有一个能主事的男人。《裤裆巷风流记》中的吴圆,虽说是个大脑有毛病的“痴子”,但他在许多问题上比正常人还正常,他为人善良,能明辨是非。吴克柔与妻子打架时,常以打骂两个小孩来撒气。吴圆对此非常不满,也只有他关心两个小孩护着小孩不让他们打。当王琳搬到他家时,大多邻居是怀着一份好奇心来凑热闹的,而不是来帮忙的,只有吴圆是怀着善良的心来帮这个怀孕的女人的。当他知道王琳打算请个保姆来照顾坐月子但冈为房子不够开阔而不得放弃时,他主动提出把自己的大房子与王琳换。这类“痴”性人物,.在范小青的其它小说中也多有描绘。何谓“痴”性人物。“痴”是南方的一种方言,在氏间词汇里常用来形容为人老实、本分、善良的人,不计同报地乐于帮助别人,总怕别人吃亏而不计个人得火的人。这种人对别人常常拥有常人很难具备的宽厚、f:慈之心。在南方,经常把这种人唤成“痴子”,这个“痴”并非是通常医学上所说的精神上的不正常。《赤脚医生万泉和》中的万泉和,因为他的善良,常常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冈为善19 宁夏人学硕I:学位论文第一二章‘F民人性书’;曼量皇曼曼曼曼鼍曼曼鼍曼曼鼍m—m—mm一。mm一。Im一一。.一I—I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良就很在乎别人的建议并以别人的建议来做决定。在选择学医的过程中,他本来是想当个木匠或做个卖菜生意之类的,但村里号称“霸乇裘”的支书裘二海与群众都想让他当医生,于是他不顾自己的喜好就当上了村里的赤脚医生。在合作医疗站工作时,善良的他为了一个病人万里梅的病情,四处奔波不断地往返于乡卫生院和县医院帮助她治病。在生活中,他不断地被自己的所爱的两个女人欺骗。第一个是刘玉。刘玉是他的初恋女友,可在他与刘玉恋爱过程中,发现刘玉与吴宝有私情。知情后,善良的万泉和并没有对吴宝痛恨之极,也没有对刘玉的背叛恶语相加。相反,在几年后,刘玉为了到外面打工不愿带儿子出去,居然把两个儿子训练成哑巴,博取万泉和的同情心并骗取他米抚养儿子。尽管刘玉的父亲不断提醒万泉和,这是自己女儿的诡计,但万泉和还是一如既往地把他们当亲生子一样地精心抚养。另一个欺骗他的女人,是个名nq自善花的有夫之妇,为了日后能同丈夫开假药厂冒充柳二月来到万家。与万泉和假结婚并同居数月,为了的是窃取万家祖传“秘方”。后来却不辞而别,别后还恬不知耻地请万泉和做项目经理,后来事败她又与丈夫双双逃之天天并陷害万泉和差点被送入大牢⋯⋯面对所有这些屈辱和灾难,万泉和都以一种超常的宽容承受了下来。即使是在受骗的现实面前,他依然将信任放在首位,并以各种善良的理由来宽慰自己。譬如,假柳二月不辞而别之后,“有人嘲笑我是竹篮打水,可我不这么认为,虽然柳二月是假的,但她作为我的老婆却是真的,虽然我们在一起时间不长,但我到底是尝到了做夫妻的滋味”①。在这种自我安慰的背后,无疑也折射了万泉和的善良宽容品质。万泉和的善良、老实、本分,对别人无边的宽容都是范小青对她笔下人物人性“痴”的寄托,这是一种人性本真的渴求。<于老师的恋爱时代》中的于老师,也是一位“痴”性人物。于老师是村里的唯一能识文弄字的人,在村民们看来他是村里除了村长之外举足轻重的“大人物”。他二二十几岁时,在村里人看来只有镇上文艺生产队最漂亮的女演员才配得上于老师。可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人,却几经曲折最终都没能拥有婚姻。追其缘由,与于老师收养了一个非亲非故死了父亲又被亲戚抛弃的女孩有关。善良的于老师,因为同情不顾即将结婚女友的阻挠,抱同流浪街头乞讨的月儿小姑娘。也因此,与婚姻擦肩而过。转眼到了中年,又因为月儿的高考把与结婚对象约好打结婚证的时间错过,从而又一次地被婚姻抛弃。《城市之光》中的田二伏,是个来到城里打工的农民。来到城里后,接触到了城市物质化的生活与人,但并没有因此改变他原本的善良、本分、爱帮助人的“痴”性为人。当他偶然在菜市场碰到田七与她原来的男友吵架时,出于仗义而帮忙。后来,他喜欢上这个理发店里的叫田七的洗头妹,并不在乎这女人是个洗头妹,也不在乎她是个离了婚的女人,更不在乎别人的闲话。就是因为喜欢,虽然他自己也并不宽裕还是不停地给田七以经济资助。无论是前面的本分和心态平和的金志豪、蒋风良、谢北方等,还是后面的万泉和、于老师、田二伏,这类“痴”型的人物,在当代市场经济社会可以说是越来越少,这何不是范小青HJ这种人的人道主义对当代越来越多的唯利是图且为人狡黠的人的一种嘲讽。“我们可以坦诚地表达对生活的不满,但我们不对生活背过脸去。我主张小说倡导善的力量,给人灵魂的提升,对人生和世界永远保有信心和爱”圆。范小青就是这样一位借小说米倡导人性本真、善的,使人们对世界保有信心和爱的作家。①范小青.赤脚医7卜万采和.华语文学.2007,2。页108②访谈.铁凝:大真和沧桑兼而fr之.南方都市撤。2004,3.9 宁夏大学硕}j学化论文第:章、F民人件书写lIIIII:I=一i------=...曼曼皇曼曼曼曼!!曼曼曼璺蔓曼皇曼舅第二节自私冷漠人类具有伟大、善良、崇高的一面,但有平庸、卑劣、丑陋的~面,有其复杂性才能够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人”。范小青在人物塑造上就尤为注重人物的复杂性,小说中她着力凸显平民身上的本分善良可爱的一面,但也未回避平民身上自私和人情冷漠丑陋的一面。自私,是人性中又一大弱点。英国哲学家体漠认为:“我们承认人们有某种程度的自私,因为我们知道,自私和人性是不可分离的,并且是我们的组织和结构中所固有的”∞。可以说自私是人性中随处可见的东西。在前面第二章谈到苏州人的特性时提到了苏州人的“小家子气”:如他们身上的精打细算、斤斤计较、嫉妒心强等,这些从人性上看都是源于人性自私的一面。人们之所以精打细算、斤斤计较、妒忌别人生怕别人比自己过的好,他们从中获得利益或是获得满足。正如马斯洛所说的那样:“所谓的自私的行为就是那些对个体有益,或者是使个体感到愉快的行为。”@《裤裆巷风流记》中的张师母的大儿媳桂珍是极其自私的人。在她心中没有任何公共道德,不顾公共卫生,把小孩的大便直接倒入大院门前的水沟里。在家里也是无比自私,独占丈夫与小叔子合买的彩电,偶尔小叔子在她房间看电视时间稍长,居然冲小叔子摔脸色。不仅如此,还独自霸占家里最大的一间房,把小姑子赶到天井搭铺住。平时和婆婆他们一起吃饭,不拿出一分钱生活费,也从不干家务活。<女同志》中的万丽,也是个自私之人,从来只会关心自己的事业,从不关心丈夫,就连后来女儿会自己洗脚会干很多自己的事都没发现。对一直用生命来关心和帮助她的康季平患有严重的肝炎一事不知道。康季平送给她自己写的书,万丽也从来没有翻过。她心中从来只有自己,只有自己碰到难处了想康季平帮忙出主意时才会想到康季平。范小青小说中的人物自私还表现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心一意盘算自己眼前的利益,对他人的利害漠不关心等等。“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为求自家在极小范围内的私利,甚至可以牺牲更大的公益。这种自私在某种程度上是小市民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张师母(《裤裆巷风流记》)为了自家的利益,为了能尽快住上新公寓,她想吴家三号院能拆掉,在她的意识中,没有吴家院子具有历史价值和保存价值的概念。在她狭窄的生活里,只有她的家和她要娶儿媳的小儿子,而没有文物、历史、国家等概念。《瑞云》中的院子里的细民同张师母一样,他们对政府把瑞云石用栏栅保护起来而占有了他们乘凉和晒衣物空间有意见。他们心中一样,没有国家荣誉更不会自觉为国家荣誉牺牲臼我利益。人情的冷漠,在城市里是一种愈米愈明显的现象。人与人之间很难看剑和睦的一幕。无论是同事之间,还是邻里之间甚至家人之间,都异常冷漠,互不关心。《女同志》以写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关系见长,尤其是同事之间的关系描写尤为精彩,同事之间关系义以描写同事之间的人情冷漠精彩。小说中的向问秘一15长,因向省里批判平书记失败,反被平二}5记下调到-卜.面一个偏僻的县搁置起来。向问一搁置,跟着倒霉的是一直被向问重用的万丽。虽然,她只是个小小的科员,不是什么重要人物,但是她是向问这一派的人,“向问倒了,如果人家还对她~如既往地热情,就涉及到对向问的态度,也涉及剑对平j忙记的态度”@。自此之后,万丽在单位里过着噤若寒蝉的①休漠.人性论.北京:北京商务印IS馆,1991,6.页25②1§斯洛著、成嗍编泽.7§斯洛人本哲学.北京:九州U{版社,2003.9,页3③范小青.女旧志.太湖(杂志),2009,6。贞2022l 宁夏人学硕l:学仿论史第:章甲民人性书写日子,不仅上司不重视外,还受到同事的冷落。在单位的日子,极其难熬,好不容易熬到金处长安排她去接待中央来的首长的机会,在执行任务时万丽也表现的出色,并将得到平书记亲自表扬。可就在表扬会上,平书记得知万丽是向问一派的人,态度由原来的欣赏立刻转为冷淡。紧接着,同事们由刚刚还未冷却的热情也跟着冷漠。本有意提拔万丽为正科长的计部长也转为架空万丽的权力而重用他人去了。此处的人情的冷漠,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是随处可触的。聂小妹与万丽同在党校学习,万丽因为康季平帮忙的原因,得到了学习班的校长和班主任的照顾,也得到了毕业典礼上发言的机会。这次毕业典礼将有省委书记参加,如果表现的好将会给书记留个好印象,这是能否调到省政府工作或是回去在市里是否能往上提拔的机会。这个干载难逢的机会,何人不想?万丽所得到的这一切,当然会遭到与万丽同住一个房间天性好强的女县长=聂小妹的嫉妒。可就在即将要开发言的前一天晚上,万丽的女儿得了急性肺炎。正当万丽在为女儿的生死着急的不知如何是好,最后没办法只能当夜就坐火车赶回家时,也身为母亲的聂小妹,没有表现一点同情心和替万丽着急的心,她所关心的只是万丽是否放弃这次发言的机会。如果放弃的话,她就可以拥有这次难得的机会。此时人性的弱点暴露无遗。万丽刚入市委宣传部时,许大姐给与她许多工作上的关心与照顾。但许大姐之所以关心她,不是因为许大姐的善良也不是因为欣赏万丽的才能,而是凭借多年的“老机关”的敏锐,揣摩到向秘书长关心万丽,是在借关心万丽拍向问的马屁。当然,也还有一点就是处事圆滑的许大姐关心万丽是以防以后万丽万一对她有用的着的地方。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因为丈夫的转正也真利用上了万丽。入,平常交往最多的不是同事就是邻居。邻里关系是一推门就必须面对的。在范小青小说里,邻里关系大多人情冷漠。在第二章提到过,三子和阿惠被错抓进派出所时,没有一个邻居为他们帮忙想办法,反而都是带着看“好戏”的幸灾乐祸态度,去冷嘲热讽或做做“事后诸葛亮”。这些都在第二章有详细的分析,在此就不再过多分析了。《过界》中的两家邻居本来是亲密无间的,但为了搭棚子这一小事发生争执,邻里关系也就出现了裂痕,从此就进入了不理不睬、不闻不问的冷战。在范小青的小说中的小巷细民不仅同事、邻居关系冷漠,就连家人之间也异常冷漠。在《裤裆巷风流记》里,桂珍与她婆婆为了房子与没工作的小姑子常常大打出手。阿惠冈为没工作,常常要因此受到嫂子的指桑骂槐。自私、人情的冷漠等人性丑陋的一面,可以说一定程度上是与中国的小农意识有关联。中国是个农业大国,虽说现代城市里人早已脱离农村农业,但小农意识的思维方式及人性的弱点其实还扎根在许多包括城市人的人。小农意识,是中国几千年形成的,并且这种意识不仅仅为农民阶层所特有,“这一意识渗入民族灵魂,成为民族心理基础结构的一部分”①。这种意识在范小青小说中不仅小巷细民有,就连老派苏州文化人也有。在此需要强调的是,范小青对她笔下的这种小农意识的人物及人性,并不存在是用来批判什么或揭露什么,更不是讽刺,她描写这些人是她在生活中所熟悉的人,甚至是我们读者熟悉的人和我们自己。一直坚持平民化的写作立场的她,仅仅是把笔下的人当作真正的人来写,也让我们看到平民身上不仅有本分、善良、平和等可爱的~面,也有臼私、人情的冷漠等Ⅱ陋的一面。①博文轩.中国八’l。年代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杜,1988,贞3422 宁夏人学硕fj学位论丈第+:章甲民人件忙写第三节扭曲异化在人类思想史上,关于扭曲异化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和理解,但它作为人类生存状态中的一种现象,其基本内涵是具有同一性和相对稳定性的。不管是在黑格尔还是费尔巴哈那里,还是在马克思和弗洛姆那里,“异化”都是指:在异己力量的作用下,人类丧失了自我和本质,丧失了主体性、精神自由、个性等,入变成了非人,人格趋于分裂。文学应该致力于发现人性,尤其是种种被异化了的人性,并致力于“在警醒之余打捞失落的人性自由与舒展”①。对人性的异化失去自我的描写,是范小青近期创作走出的一条重要的路。在她的新作长篇《女同志》中,中文系毕业想留校的万丽没能留校,并与男友康季平分手,但恰恰唯一的留校名额却被男友康季平占有了。万丽只好在市郊中学当了两年语文老师,日子过得没精打采。但两年后,却意外得到康季平的消息,并在前男友的指导下报名参加了南州市机关面向社会招聘干部的考试,于是摇身一变,到南州市妇联宣传科当了一名干部。此后,万丽在官场一路攀升,从普通科员到副科长、科长、南州市旧城改造指挥部副总指挥,一直做到市级人区区长,房产公司老总,小说结尾,万丽已经是南州市副市长候选人。就是这样一个事业相当成功的“女同志”,在这当中是她成熟的过程也是她人性扭曲异化的过程。万丽刚刚进机关时,是个动不动就会脸红单纯稚嫩的女性。刚参加工作时,万丽带着年青人的热情与对工作负责的精神上班的,不懂工作方法,更不会处理微妙的人际关系。在单位集体吃年夜饭中,单位上出了名的“谁也不怕”的“金美人”来敬万丽的酒。在万丽咬牙连喝完三杯后,却被金美人抓剑了把柄,看见万丽在最后一杯里留了那么一点。偏偏这个金美人就是不放过万丽,要罚万丽一杯。不料,不会处理关系的万丽情急之下“把杯子一推,说,我不喝了”。这是不给金美人的面子了,金美人说:“小万你不给我面子?”更没想到万丽却回敬道:“不存在面子问题,我不能喝了!”“不好惹的”金美人这下可是被惹恼了仍然要万丽喝下去。万丽却是个稚嫩的不能再稚嫩的新人针锋相对地说:“就是不喝”!这样一来气氛就相当尴尬,老资格的金美人气得开始骂起来了:“万丽,别以为你是向问的人,我就不敢说你。不就一杯酒吗,又不是毒药,我就算给你下毒药,你也得喝下去!”单纯的万丽只是单纯地想推掉一杯酒,并朱想多少,更没想到一杯酒竟然会惹来如此麻烦,只能“气得脸色铁青,眼泪‘哗’一下就淌下来了”圆。拒绝金美人罚酒一事,足可见万丽的单纯。单纯的万丽,在刚刚工作时不仅单纯而且心里善良,可以说是范小青把人性的真善美都聚注在她的身上。刚进妇联宣传因为受到科长余建芳的排挤,可得到许大姐的照顾。单纯的万丽并不知道这个许大姐照顾她是别有用心的,一是凭借对上级向问秘书长的意图的揣摩而给与万丽关心,=是“老机关”的许人姐对万丽今天的关心是以备明天万丽能为其所用。果不其然,善良的万丽无意把向问剑《省委内参》告平书记一事泄漏给她,正好许大姐借此机会给平j岛记打小报告以图帮助她丈大能够转为止部长。其结果,可想而知,不仅向问被发落到下面基层,也连累了万丽在机关里的处境。如此单纯、善良的万丽在后来的仕途上,也慢慢学会领悟,学会了如何处理官场的微妙关系。她后来为了所谓的“进步”不惜费尽心思耍小聪明,揣摩上级的意图,去迎合上级。在宣传科时,①朱敏.异化与l口l归——铁凝小说论[硕:}=学位论文】.济南:山东师范丈学,2002,页3.②范小青.女同志.太湖,2009,6。贞198. 宁夏人学硕f:学位论文第二市‘1‘民人性书写万丽怕有实力的研究生陈佳,比自己提前提拔为科长,不惜使用小手段。就在她和陈佳同时受命于计部长将对南天服装城的个体户进行调研并写一份调研报告。二人对个体户都深表同情,并且在调研报告中的感情倾向也都是倾向于个体户。可在当天,万丽另外单独参加了市里的一个经济会议,得知上级是倾向于打击个体户,于是,万丽连夜把自己的调研报告做了修改。第二天,在陈佳把调研报告交上去时,万丽也没有提醒。结果,计部长对万丽的报告大为赞赏,而对陈佳的态度从开始的欣赏而转变为一落千丈。另外,万丽在旧城指挥部与赵一行、刘立权竞争与市委闻书记去北京的机会,此时的万丽不再稚嫩而是成熟地撒谎道“闻书记的意思,是希望我去的”。变得狡猾的万丽把一把手的闻书记抬出来,当然能赢得此次去北京表现的机会。后来,为了迎合上级田书记,获得进一步升迁的政治法码,出卖老秦,不顾与伊豆豆(伊豆豆是万丽唯一的密友,而老秦是伊豆豆的情人。)多年来的友谊,把老秦手里的南州中心幼儿园的黄金地抢来到上级那去换政绩也是为自己争副市长的位子加块法码。随着万丽仕途上的不断进步,官职的不断晋升,其身上原有的那些感性的东西也在逐渐消饵殆尽,入也必将变得逐渐的成熟、稳重,理性而功利,女性美好的本真的东西在逐渐的扭曲异化。“万丽就觉得,自己心里那块坚硬的东西,继续一点一点地在扩大,在扩大。她想制止它扩大,但她制止不住”∞。这种在万丽心中不断“扩大”的“坚硬的东酲”,其实就是人性对她善良与本真的扭曲与异化。在<女同志》里,无疑,不仅万丽,以及她周边的“女同志”的人性面对权力都在扭曲和异化。比如伊豆豆当众向领导们“敬茶”,余建芳以哭泣要官,林美玉在考察途中下作的表演,甚至“就是这么一位有素质有修养平静内敛的研究生(陈佳)也经不住一把手的儿句活,眼看着就稳不住自己了”∞,为了“进步”也做出了苟且之事(做了组织部崔部长的情人)等等,都说明了她们在权力面前人性扭曲与异化。这些通常成为评论家证明万丽们人性异化的事例。但笔者认为万丽们的人性在某种程度上虽然是被权力异化了,但她的异化并不彻底,也就是说在她的人性深处还是有柔和的一面,在她身上还有人性闪光的一面。比如,万丽当上了房地产的董事长后看剑一位五十多岁的男子,为了能得到一套定购房,居然给年轻的售楼小姐F跪。看到这一幕,万丽震撼不已,为了能给老百姓多盖些定购房,她不惜得罪市里的重要人物“老人家”。(与田常规有很深的渊源关系,又是南州的数朝元老,他的大儿子在中央某部担任副部长,这左一个砝码右一个砝码加起来,别说田常规要让他七八分,就是省委一把手,甚至中央的一些领导,每次来南州,都要登门拜访请安。@对老百姓的关心不惜得罪当权,这足以可见她人性的善良并没有被权力完全夺去。余建芳在即将升任县长的关键时刻,因为和市委朱部长的情感问题,使得竞争对手有了把柄,她的仕途就此中断。试想,余建芳作为一个从基层一步步干起来的女干部,她应该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她的内心经历了痛苦的挣扎,但残存的柔情促使她走到人性的本真一面。小说中余建芳这个人物,看起来是悲剧性的,但就人性而言,恰恰是经过长期的“异化”之后人性本身的一种良性的复归。“后来万丽再见到余建芳时,看不出余建芳有一丝~毫的沮丧,她依然认真丁作,依然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在谈到为什么没有把万丽写成彻底的扭曲异化时,范小青曾在她的《我所理解的一种人生状态》中给了我们很清楚的解释。她说:“如果①范小青.女同志.沈阳:春风文艺}I:版社,2005,页397②范小青.女『q志.沈阳:春风文艺⋯版社.2005.页147③范小青.女问志.太湖.2009。6,贞299.④范小青.女I司志.太湖,2009.6.页412 宁夏人学硕}j学位论文第:审iF民人性书写她当上了副市长,那就是说,她很可能听从了叶楚洲的建议,丢掉了妇人之仁,用了不光彩的手段,除掉了另外两个候选人。如果她这样做,我心里会很难过,我不想她这样”。又解释道t“在现实生活中,女同志还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是女性可能会主动或被动地会通过色相去换取一些东西,我虽然了解这些,但是我下不了狠心去写”,“面对这些在官场、在职场艰辛打拼的女同志,我不忍心让她们变得很坏”①。范小青面对女性面对人性的扭曲异化,她不忍心把女性写“坏’’,这是范小青在面对当代的整体道德败坏的情形下,对人性真善美做出的一种无力的挽回,也是她自己所理解的人生状态。她在她的另外一篇短篇《莱莉花开满枝桠》中的主人公漆桂红与丈夫去城里打工,本来日子过得还不错,把女儿的学籍也转到城里去了。可天有不测风云,“漆桂红家的欠债还没还清,漆桂红的男人又出了公伤事故,断了一条腿,厂里给了一笔工伤费,就送同老家去了,成了一个废人”圆。可为了女儿能在城里继续读书,也为了生活,漆桂红决定再苦再难也必须继续留在城里的工厂做工。可不幸的是,她的丈夫回去后,厂里不断有其他男人欺负漆桂红孤身一人并对其进行搔扰,由开始的说说“荤笑话”到后来在她身上捏她一把,再到后来的厂里的一个领导不光占她的便宜,半夜还常来敲她的门。为此,她到同乡崔风琴那里哭诉。同样和她一样从乡下到城里打工的崔凤琴对此也是别无它法,只得把她带到舞厅去上班。上班的工作是陪人跳舞,实质上是陪城里一些老人,让这些人在陪舞女身上摸摸捏捏,以满足欲望。而漆桂红为了生活又为了自尊,在内心一直在与自己做思想斗争。最终冈为女儿,她并没有走向堕落。范小青不忍心让她笔下的女主人公最终走向堕落。万丽没有,漆桂红也没有。万丽们的身上的确是发生了扭曲异化,但她们人性的扭曲异化并不是那么决绝。笔下的人物在背离自己的本分、善良的时,还不是彻底地异化,在心中仍然保留着人性善的位置。这也是范小青自己对人性对人生状态的一种独特的理解。那么,为什么范小青不忍心把她的人物的人性彻底异化?是有她一定的缘由的,一方面是上面所说她自己思想意识对人性与人生的理解;另外一方面,这与范小青的人生经历是有很大的关联的。据范小青她自己对她的自述@所提到的的一生经历,从学生到知青,从留校老师剑专业作家,比她同龄人少去为找一份合适的工作奔波的烦恼,事业可以说是一帆风顺的,即使有过下放知青但离家并不远。从她的散文集《平凡的日子》,我们能大概地了解到她的家庭,有宠爱她的父母,有爱她的丈夫,还有个可爱的儿子。散文集里字里行间地流露出家庭的幸福和睦。一个作家从少时顺利的成长,到拥有幸福的家庭,得意的事业,可以说在她的人生经历中并没有多少曲折与磨难。那么,在这样的作家心中一般都有着无限的爱与温暖,在她的笔下就很难塑造出十恶不赦的人物形象来,冰心是如此,范小青即是如此。①范小青.我所胖解的。’种人’扛状念.(K篇小说选刊).2007,SI②范小青.莱莉仡外满枝桠.小说,j报,2009.3③据范小青F1述:19.'5.5年iI;’k于-J:海松汀:,‘i岁时随父母迁到苏州。1970年以莉在I-4,学、中学.1970印随父母下放到炙江县即足现在的父ifrli.与1974年在父irg中学高中毕业.¨年捕队务农。1977,咔参加第脑考试,考入江苏师范学院(现为苏州人学)巾义系.1981年毕业留校任教。教文岂理论.1985年调3,ft.苏省作家协会.从啦々业写作.25 宁夏大学硕Ij学f节论文第!章叙事’j写魅第三章叙事与写魅任何作家的小说创作除了人物、主题、题材之外,还有一个不可缺少的因子就是艺术方法。在上两章里对范小青小说里的人物系列、主要内容及人性等做了阐释,在这一章主要致力于对其小说中的艺术方法,具体来说是她小说中所显现的叙述方式与神秘色彩。第一节多样的叙事方式在叙事方式上,范小青大体是从两个不同方面在她小说中来表现的。分别是内容上的日常叙事和宏大叙事和叙事风格。二者构成她小说叙事上的魅力。一、日常叙事与宏大叙事交织相映从叙事类型①上看中国现当代文学,大体可以归纳为两类,即宏大叙事类型和日常生活叙事类型。其中宏大叙事类型反映历史主潮,关心民族存亡,和时代紧密相连,属于这种类型的小说一般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它与历史现代性存有一种契合关系。日常生活叙事类型则与前者有很大的不同,这种叙事类型独立于历史主潮和文学主流之外,侧重文学的审美功能,它远离政治,关注的是个体人的日常世俗生活。掣宏大叙事与日常叙事是中国小说这幅图画上的两条河流,从发生开始,二者就相互交织,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国百年小说叙事类型的一道风景线。20世纪初,随着五四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发生进行,革命成为主潮,与此紧密相连的宏大叙事,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主流叙事类型。其中,现代文学中给我们提供宏大叙事类型的小说的有:梁启超、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作家。而从文学思潮给我们提供的宏大叙事类型的有:启蒙文学、革命文学、左翼文学,延安工农兵文学和五六十年代的社会主义文学,以及新时期以来纷至沓来的“伤痕”、“反思”、“改革”、“底层文学”等各种文学思潮基本沿袭了这中类型的传统。这批小说的叙述对象和叙述动机大多不约而同地与重人政治现实和历史记忆相对应,如:“伤痕小说”记忆文革,“反恩小说”记忆“十七年”中的民族历史创伤,“改革小说”致力于变革之初的社会现实,“底层文学”受命下为当下“底层”呐喊代言。可以说,“宏火叙事’与中国文学之间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四。如果说,宏大叙事是中国百年小说的惊涛骇浪,那么,日常叙事则是涓涓细流。并且,这一细流也是一直紧密地与宏大叙事交织相映。在中国文学传统中,不乏写世俗人生日常生活小事的小说精品。《金瓶梅》和《红楼梦》是古典小说中精细地描绘人生日常事的艺术巨作,我们今天读起来,依然会不知不觉地走进那种如临实境的日常生活叙事中。现代文学中,沈从文、废名、萧红、张爱玲等①本文“叙事类型”不是叙事学的概念.它b叙事学概念ff搬大区剜.叙事学l:要是一种形式研究,徐岱对小说叙事学所要把握的对象进行了这样l抖定:“小'晚的叙事学所受肌以把搓的li螫对苏.足小说毗界巾的叙事结构与体系.je|l的足JIl6Jr支配着小说叙书岂术的稃种闪索和奥秘.以及由此而,‘,t-的各种H体的叙啦法则和规律。”(址徐饼.小说叙事学.北京:巾同十}会科学⋯版社,1992,9,贞23)而此篇论文“叙l}‘类氆”的研't对象足范小青小说.上篮不足从叙事结构坛嘶上进{r把握,而是从内.锌l:对托小青小说进行考察Lj界定,不牵涉文学叙l}‘结构f:的f‘统。②参考丁林慧艿.简沧中用现代小说两种卜要叙事类型[硕f:学位论文].济南:IlI东大学。2005。页6③荆眶平.改革开披:jO年文学“宏人叙母”的女d飚与反恩.理论Lj色IJ作.2|【Y05,526 宁夏人学何!fj学何论文第’三章叙事‘j写魅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蔓曼曼曼皇曼曼I—I—II●_一.一一一。。I一;;;;一I.II舅墨人各自以不同的风格描绘出了日常生活的画卷,虽然在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下遭受过排斥,却在后来日渐地放射出艺术光彩,到现在依然充满吸引力。后来的汪曾棋、王安忆、“新写实”作家(方方、池莉、刘震云等)、“私人写作”作家(林自、陈染等)等作家很好地继承了现代文学中写日常生活的传统,在小说中展现着日常生活的深意和魅力。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新写实”小说勃然兴起,使日常生活第一次大规模地呈现在众多文学作品中,日常化写作作为一种流行的写作倾向,日常生活叙事也成为一种流行的叙事类型。与中国百年小说的两种叙事类型交织相映极其相似的是,在范小青的小说创作中,宏大叙事与日常叙事也是相互交织在她的小说文本中的。范小青是20世纪80年代初步入文坛的。这个时期,正处“在中国·直被绑在政治战车上的文学就是以积极参与拨乱反正,思想斗争而开始其新时期”娜。小说家们纷纷效法巴尔扎克,不胜重负而又义无反顾地加入拨乱反正和承担起历史诉讼的行列之中。此时的文学主流,“基本上是五七干校和知识青年定调的宏大叙事”留。初涉文坛的范小青,也不例外地顺应了当时代的定调。早期的小说以《诱惑》、《夜归》为代表,无不可以归为知青小说系列当中。但早期的作品比较稚嫩,不管是从思想内容还是从艺术上都脱不了模仿的窠臼。很快,范小青自己也意识到这点。于是,她放弃了模仿和自己掌控不了的宏大叙事,也很快对自己的写作姿态进行了第一次调整,尽量疏离政治,逸出文学主潮,也做出了一次个性化的文学尝试。此时的她,对自己有着清醒地认识,她曾说:“我有时候很想把自己的感觉弄得更玄妙、更深奥一点结果我是弄巧成拙,所以我只有放弃这种努力,老老实实地把我的真实感觉写出来,或者是很平庸的,也或者是很离奇的”国(《文学自由谈》一九八九年第三期)。对此,贺绍俊做了一番详尽的解释:“所谓‘把感觉弄得更玄妙、更深奥’,其实就是希望自己的感觉能够与宏大叙事的旨意接洽起来,能让自己的文学形象传达出深刻的意义。她说她这样做的结果是‘弄巧成拙’,于是就只好放弃这种努力。也即是说她从直觉上感到自己与宏大叙事的距离,尽管她努力追随宏大叙事,但总达不到日标,只好放弃了这种努力”够。范小青认识到,她不能很好地把握宏大叙事,认识到她自己是个感觉型的作家。有了这番认识,她很快从中脱身出来,走进苏州小巷,转为倚重日常生活,倚重苏州小巷浓郁的地域文化和世俗的生活情趣。与世80年代中期以后的小说,很少见雷鸣电闪的壮观场面,少见扣人心弦的曲折事件,也少见风花雪月的优美境界,多见的是一幅幅平淡单纯的日常生活画面,一个个普通的小人物,一个个平凡的人生故事。居家妇女、小巷细民与知识分子的形象以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等各种生存状态充斥着她的笔端。在她的中篇《光圈》里,开场就有一个细致的生活场景的描写:秋冬交季,天井里的地盘就特别显得拥挤,各雾都要买了生青青的雪里蕻来腌.先要洗干净,朝铅丝绳上晾,晾干了才好下甏.虽说今年盐也不富裕,凭票供应,不过办法总归会有的,到苏北盐场弄一麻袋回来,够吃几世人生.湿漉漉的雪里蕻晾在天井里,就挡了天并大半的地方.从前这地方的人就有雪里蕻的传统.深秋下甏,到开①贺纠俊.现实主义的意义重建——从新时期文学j-f.年读解范小青的创作.当代作家评论.2008,1②lq③③转引贺绍俊.现实}:义的意义重建——从新时期文学三十年读解范小青的创作.当代作家评论.2008。l④同上27 宁夏人学硕f‘学位论文第三章叙事’j’j魅曼曼鼍曼鼍曼曼曼曼曼鼍曼鼍曼曼皇曼皇量曼曼曼曼曼量曼曼曼曼曼曼曼曼量曼曼曼曼曼鼍鼍。mm:mm....皇曼!曼曼曼曼寰曼鼍曼皇曼皇曼曼春就开甏,雪里蕻还不老,很鲜嫩的,颜色有点青绿,滋味自然很好.新年头里吃腻了肉肥鱼腥,甏里捞点雪里蕻一炒,碧碧绿.这是对琐碎真实生活的临摹,是为当今许多作家所不屑触笔的。她在《设置障碍和跨越障碍》中这样叙述日常生活:“许多年,我在苏州狭窄闭塞的小巷,每天看到听到的大都是些相同的事情,早晨,老太太买莱,老爹孵茶馆,年轻人急急忙忙去上班,小孩子睡意朦胧去上学。白天,小巷很安静,偶尔有一两声婴儿的啼哭和广播书场的说唱。到夜晚则成为麻将和电视的世界,⋯⋯”o这段话,可看作是范小青小说取材的自白。在她的小说中,写的是文化干部下乡调查,是还俗尼姑的平静日子,是小学教师的日常生活,是退休老人的家常琐事,是邻里和乐,婆媳口角,夫妻间的争吵,中学生间的闹别扭⋯⋯即便是古稀老人的种花闲聊,黄口孺子的顽劣不堪,也被她信手拈来,一一收入笔底。最有代表性的是她的长篇<裤裆巷风流记》,小说里的故事时间跨度虽然很大,然而不外乎是过去和现在的苏州百姓过日子。在范小青小说里,可谓是一个平凡人的平凡的世界和平凡事。《光圈》写的是“日脚一天一天地过,总归平平淡淡,没有什么大事”。虽然没有什么大事,但琐事并不少见,吴彩兰与丈夫陆建东的冷漠相处,母亲张老师在精神卫生工疗站的忙碌,妹妹幼兰考模特儿受骗的趣闻,魏汉成的滑头行骗,中医蒋伯行与女演员杨玲娣的黄昏恋,精神病人周桦林被老婆的谋害。《文火煨肥羊》,记录了梅家三代人各自的性情和日常生活,三代人之间的平静与隔阂,写与丈夫分居的蓝家衡与梅家的来往,写蓝家衡对丁阿平的若有若无的好感和对梅德诚的若有若无的厌烦。范小青也常在平凡的世界里呈现小老姓的小情致。‘清唱》中的蒋老先生,是有名的评弹演唱家,退休后仍把唱评弹当作一种爱好、情致给街坊邻居听。《晚唱》中的余教导把退休后给报纸写写品茶的文章当作晚年的消遣。《李书常先生雅正》中的画家陈白渔没别的爱好就喜欢画个画,逛个超市。在范小青的小说,除了这种平凡的人、平凡的情致,还有的就是平凡的人生。{:平凡的爱情》里的阿康和艾珠,是在都已结了婚以后认识的,一相遇双方就相见恨晚,双双闪电般地产生了爱情。可他们并没有一般人认为的那么浪漫,而是“他们从接触到爱,简简单单,没有什么大的风浪,也没有什么惊心动魄,起于舞场结束于海边”圆,一直都是平平凡凡的,后来也是平平凡凡分手的。《瑞云》里的瑞云是好婆收养的,精于女工,一直靠裁缝店的生意过生活,也一直平平淡淡地过,即使后来别人给她介绍了个男朋友,但冈男朋友是图谋瑞云家的房子而告终。可他们也是平平淡淡地分手了,瑞云并没有恨这个男人。《桅子花开六瓣头》里,文宝娘娘做保姆,收破烂,唱山歌,与主人夫妇的关系,金志豪与同事小丁的交往及小丁婚嫁前后的变化⋯⋯此时段的范小青,致力.丁日常生活叙事,也从中发现了文学的价值和意义。或许,在生活中,她和张爱玲一样懂得:“怎么‘七月巧云’,听苏格兰兵吹bagpipe,享受微风中的藤椅,吃盐水花生,欣赏雨夜的霓虹灯,从双层公共汽车上伸出手摘树巅的绿叶”@。但她更懂得表现“人生的安稳”和拒绝“人生的飞扬”④。范小青在一篇谈创作的文章中也说过:“我觉得我们的作品只①转引石杰.淡与禅:范小青小说论析.iI:I,Ii师范人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舨)。1996。4②范小青.甲凡的爱情.Ht代文学.1996.5③张爱玲.天JJ+梦.张爱玲典藏仝榘.敢文·卷二(19,39—1947作品).哈尔滨:哈尔滨jI:版社,2003④作家张_爱玲说过:“文学殳I.朴素地歌咏人乍的安稳的作品很少.倒足强调人’I-:的t扬的作品多,但好的作品。还在.丁.它足以人乍的安稳做底了来描写人也的匕扬的。没lr这底了.匕扬只能匙浮沫”。(她张盟玲义集。散文·卷一.1939-1947作晶.哙尔滨:哈尔滨{I{舨社。2003)28 ’j。夏人学f磺fj学位论丈第一i帚叙事’产;魅要写了真实的东西,写了生活,那么本来就存在着意义”Ⅲ。随着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市场经济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主宰,“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知识分子政治精英话语建立起来的新时期文学宏大叙事与现实主义度过了一段蜜月期,但九十年代的中国社会逐渐给市场化加温,经济几乎成为社会的主宰,市场经济的利益原则和自由竞争原则诱使文学朝着物质主义和欲望化的方向发展,这为现实主义与新时期文学宏大叙事的亲密关系的松动乃至瓦解创造了最合适的条件”圆。范小青转型阶段也跟随着这种文学原则,从苏州地域文化到世俗文化走出来,走进改革现实;放弃了她熟练的日常生活叙事,选择宏大叙事。她的第一篇长篇小说《百日阳光》写作的背景是,江浙地区在九十年代开始的经济改革大潮中领风气之先,乡镇企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带来经济的飞速增长。但在残酷的市场经济面前乡镇企业先天性的不足就暴露无遗。在此背景下,小说反映的是中国经济改革大潮中乡镇企业如何深化如何突破的问题。小说所写的平江市桃花镇是全国的先进典型,其红火的乡镇企业给桃花镇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此刻的桃花镇正处在失败边缘,被昔日辉煌掩盖着的种种弊端,现在一一暴露出来。小说故事情节围绕着种种问题而展开,当地的干部和群众在摆脱困难、寻找生路的拼杀中碰得焦头烂额,但最终还是化险为夷,使乡镇企业获得了新生。她设计了一位很有才华的研究生柏森林,主动下到基层参与改革开放实践。范小青通过柏森林这个人物,点出了该小说的主题:“乡镇的发展,己经到了必须提高素质的最后时刻,这一步上不去,全盘皆输!”从入的素质出发,柏森林接替项达民来开辟乡镇企业的新天地是完全应该的。但上级领导闻舒却从政治策略出发,否定了这样的人事安排。闻舒的政治乎腕是圆熟的,他保持了各个方面的平衡,缓解了各种矛盾。表面上看,闻舒很善于领导,但仔细想想,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事情就是坏在这种讲究平衡、圆滑的政治决策上。所以这部以“阳光”命名的小说,结尾不是阳光灿烂的白天,而是万家灯火的黑夜,这未尝不是作者寓含的一层深意。范小青紧接着又一部紧贴时代背景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城市表情》,小说是写城市建设的,城市建设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成为一个最大的政治问题,伴随着现代化的加速,各个城市的政权领导都把城市建设当做建立政绩的便捷方式,于是许多社会问题在城市建设中集表现出来。毫无疑问,范小青这一次就是直接冲着政治来的。这部小说明显是以范小青所生活的苏州为原裂的。她不仅以强烈的政治意识,俯瞰苏州城市的版图,与苏州城市的决策者们对话。在《城市表情》中,城市建设的现代化,将面对保护文化传统的挑战和质疑,城市建设的策划者和领导者必须处理好现代化与保护文化传统之间的矛盾冲突。另外,在城市建设中,如何处理好文化问题,如何区别文化人化与文化物化问题。范小青在这部小说中倡导文化人化的立场。小说着力塑造的人物是常务副市长、锦绣路工程总指挥秦重天。这是一个敢做敢为、有思想、有个性的领导十部形象。当然,最重要的是,作者通过这个人物,形象地表现出文化人化的观点如何从政治层面给现代化建设带来有益的、关键性的影响。在大家特别是一些文化人的影响下,秦重天在]:作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能从文化人化的角度去理解改善人民生活条件。他认识剑,人民的生活质量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的问题.比如说,道路畅通了,居住宽敞了,这对人民来说是一种进步,但仅有这些还不够,因为人民的生活质鼙更是一个精神的问题,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是有精神追求的动物。只有包含着丰富的精神价值和精神内涵的生活质量才是体现人的本质的生活质量。从这样的①范小青.谈创作.作家,1994,6②贺纠俊.现实土义的意义重建——从新时期文学三卜年读解范小青的刨作.当代作家评论,2008,I29 宁夏大学硕Ij学位论文第一i市叙景’j。写魅曼曼曼曼鼍曼曼量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皇曼曼曼曼曼皇曼皇------.:mm;llll;ll鼍暑鼍寡鼍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舅曼鼍曼曼曼!曼鼍曼量曼曼立场出发,就会以人化的方式把物质性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提高人民当代以及未来生活质量的重要元素。《女同志》是反映新世纪女性在一向是男人的舞台——官场“是如何被嵌入权力与力比多博弈的”∞。及女性在官场是否能摆脱男性的力量。《赤脚医生万泉和》将故事设置在“文革”时期农村实行“合作医疗”制度的大背景下并把主人公“万泉和”置于荒诞的乡村伦理之中,并点出了“乡村社会生命保障的严重缺度”和“社会制度上的某种重大缺陷”回。而且她追问“文革”这段让我们至今仍疑惑重重的历史,这也是与新时期文学宏大叙事基本走向相吻合的一段历史。这篇小说里,主人公万泉和七岁得了一场脑膜炎,他的思维从此出了问题,分明是个弱智者,却堂而皇之地做起了赤脚医生。范小青在此虚构了有着种种历史错谬及错谬是如何获得现实的合理性的故事。弱智的万泉和之所以能当上医生,是因为精灵的万三小子略施小计操纵了大人们的选举。他能给农民治病,是因为他有医术高明的父亲万人寿的指点,万人寿虽然被踢成了植物人,但可以躺在床上为儿了眨眼睛。错谬与合理,就像是环环相扣的链条一样,演绎成荒诞的历史故事。范小青的小说创作,宏大叙事和日常生活叙事在小说中交织,她是通过这两种叙事类型来表现人生、再现现实,可以说,其小说给中国百年小说的这两种叙事类型增添了鎏丽的色彩。二、含蓄、从容、淡然的叙述风格在此之前已对“苏味”独特的文化做了简要介绍,从中可知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一定程度上会促使一个地方特有的文化精神的形成。苏州的园林、水、方言、曲艺等文化要素一定程度上促使形成了苏州人的含蓄、从容、淡然等文化精神,或者可以说是苏州人的这种文化精神反映在苏州的文化要素当中的。苏州的水风情、方言曲艺等地域文化要素形成了苏州婉约、从容、淡然的文化精神。苏州园林,曲折幽深,花木亭榭山石相掩映,是苏州文化中的含蓄蕴藉意境的典型。苏州是典型的水乡,柔和婉约、清澈明净的江南苏州之水对苏州柔性文化精神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其呈现出蕴涵如水一般的婉约、从容、淡然的文化精神。苏州方言是中国柔性方言的典范,音调温软,悦耳动听,似水一般柔婉。俗语说:“宁同苏州人吵架,毋和宁波人说话”。苏州昆曲唱腔细腻幽远、柔婉优雅,被称作“水磨腔”。评弹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音乐,婉约、优美、从容、淡然,具有江南水乡雅韵。各种地域文化要素相互融合形成的婉约、从容、淡然的文化,精神在苏州作家身上有着不同程度的蕴涵。范小青曾说:“我从小在这里长大,每天走出门踩着的每一块砖石,不定就有成百上千年的历史,每天呼吸的空气,都是经过多少代传承的文化酝酿出来的,我就是被浸染和淹没在漫长无边的文化和历史中⋯⋯”@。从小生活在苏州的范小青与苏州这座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苏州对范小青的影响可以说是深入骨髓的,她从小就受苏州地域文化的熏陶,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园一林、一街一巷,熟悉这座古城的文化气质与精神蕴涵。这样一来范小青的思维方式、文化风格和审美追求等受地域文化影响很大,与地域文化关系密切。范小青在苏州多年的生活阅历,形成了他独特的颇具“苏州味”的文化精神。范小青的父亲曾这样评价过他的女儿:“文如其人。①陈小明.后蕾命的博穷——‘女M志》巾的权力与力比多的磷弈.’代作家评论。200.5,6②洪冶纲.承纳L了牧赎一评长篇小说‘赤脚医7I:.2i泉和》.当代作家评论,2008.1③范小青.变(创作淡).山花.2006.130 宁夏人学硕Ij学位论文第:i审叙事’j写魅她的作品和她的为人一样,平平淡淡、柔和从容”∞。范小青自己也说“性格中的懦弱和平淡,那是不言而喻的。⋯⋯以这样的一种观念去看生活,去感受生活,所感悟到的东西,所希望于生活的,也就不会是轰轰烈烈,大喜大悲,也不会响鼓重锤,放声呐喊,总是希望人能够安详些,内心能够平稳些,少一些邪念,多一份善意,少一点怒吼,来~点清唱。”∞范小青平淡、安详的性格与范小青的文化精神与苏州婉约、淡然的民风是相融洽的。这种文化精神必然会影响到她的创作风格,可以说这种影响是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的应用在叙述风格,就是含蓄、从容、淡然。“民风制约和影响着作家同时也制约和影响着小说的语调节奏和叙述方式。”@范小青就是这样一位在创作中受苏州的民风影响的作家,并在其影响下形成了含蓄、从容、淡然的叙述风格。正如有论者说:“范小青的小说一般都是娓娓道来,一件件事一个个人都是不慌不忙,细密、委婉地说着。这种语言风格,显然与姑苏地区柔慧、冲淡的民风是相融洽的”。含蓄、从容、淡然的文化精神影响着范小青小说的语调、节奏和叙述方式等方面,《瑞云》、《光圈》、《顾氏传人》、《:桅子花开六瓣头》等作品都蕴涵着作者婉约、从容、淡然的文化精神。在1989年发表的中篇力作《顾氏传人》中,范小青写了苏州名门世家顾家荣辱兴衰近百年的历史。小说中贯穿着几次重大的历史时代文化的变迁,如辛亥革命、解放战争、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但范小青绕开了那些富有政治性和社会意义的故事,将历史、时代仅仅作为小说的底色,着力于对顾家姐弟们日常生活的描画。顾家是苏州城里的名门大家,有着读书做官的传统,人丁兴旺,然而到了顾允吉的身上,顾家气数己尽,愚钝痴傻的顾允吉只会喊“--+姐”、“三小姐”。顾家zd,姐千方百计为顾允吉娶亲,而女方生的孩子却不知是否是真正的“顾氏传人”。范小青将顾家的故事娓娓道来,不慌不忙,委婉、从容地诉说着,以一种近乎刻板的叙述态度对故事作了冷处理。顾芸香在平静中死去,顾氏家族在时代的更替中丧失了传人,不是悲剧亦不是喜剧,生活本来就是如此。在小说中,在这篇小说中,范小青没有情感的宣泄,没有情节曲折的处理,有的是“把风云变幻充满历史感和沧桑感的小说处理得波澜不惊,⋯⋯家族败落、命运沉浮的深重悲剧感在温和平静松弛的叙述中悄然隐去,作者并不裹挟激情启人深思⋯⋯”(!)。这早现出作者含蓄、从容、淡然的文化精神。正如论者所说范小青的小说有着“静静的观照、淡淡的同情、深深的理解一这样,作家的审美风格也与苏州文化品格达到了天然的和谐”@。在创作中,范小青含蓄、从容、淡然的文化精神与苏州文化品格达到了天然的和谐。在《瑞云》中,作者将苏州小巷一个普通女子瑞云的故事向我们娓娓道来。瑞云是瑞云好婆在厕所里捡回来的一个有残疾的女子,瑞云好婆诚心向佛,她一辈子吃素,平日诵读佛经,善良而淡然。瑞云也受到了佛禅精神的影响,“她有一种现代女性少有的清秀温良,她有平静的笑和忧郁的美”,“日子过得始终很平静”。虽然命运悲惨,被人遗弃又身有残疾,但她依旧活得从容而淡然。小说《还俗》讲的是还俗的慧文老人的故事。结草庵住着两个师姐妹慧文师傅与慧明师傅,后来,慧文师傅还俗了,在庵中和妇女们一起参加生产劳动。年老后的慧文帮帮邻居们的忙,用干莲心刻刻佛珠,过着平常而淡然的生活,流动着淡淡的佛禅精神。《真娘亭》展现的是一个谋杀案前后的三个生活侧面,可作者似乎对谋杀者,被谋杀者以及死者的家属、知情者都采取了①范月钧.我家ff殳.时代史学,2001.6②范小青.清唱.’代中嗣作家随笔精选(卜.册).柯炙,1i编.北京:东方出版中心.1996,贞405③高松年.论父越小说的史体特征.浙iI{}会科学.1998,4.④范培松、金学智1编.捕I{}I本力、州文学通尘(第pU册).南京:,I:苏教育ff{版}t,2004,_贞1644⑤樊jt!.“苏味小说”之韵——陆文夫、范小青比较沦.当代作家评论,1993,23l 宁夏人学硕lj学位论文第三币叙事’j写魅一种挪榆、调侃的口吻,对杀人犯没有批判的锋芒,对被害者没有歌颂的言词,对死者家属也没有过多的同情。《沧浪之水》也是用平静淡然的语气写刘家的变故写刘家媳妇被谋杀也含蓄地写刘家媳妇与外来的姓张的年青人的爱情,从容地写刘家在媳妇被杀后又从容地过生活。成书于2005年的《女同志》是一部与“政治”、“干部”、“现实”、“城市”这些关键词密切相关的长篇小说,范小青的小说写作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在这部与“政治”、“现实”密切相关的长篇小说中,范小青保持着她惯有的含蓄、从容、淡然的文化精神,将女同志万丽在官场中的成长历程向读者娓娓道来,在日常细节生活中而不是重大政治事件的书写,少了份同类官场与女性题材小说的尖锐凌厉。比如小说结尾部分,万丽成为南州副市长的候选人,面临着一轮新的倾轧,万丽给已经过世的康季平写了一封信,“康季平的回信很快就来了:我无法给你任何答案,说实在话,我也不知道你应该怎么做,我的作用,就是听你说,看你哭,你说过了,哭过了,就好了,雨过天晴,你又是你了,你又振奋起来,你义活过来了,你又往前走了。万丽回信说:我懂了”回。王尧就说:“范小青在历史与文化中滋养出平和冲淡的精神,从而在二抒写现实的‘干部’和‘城市’时,有了一种抑制功利主义倾向的文化与审美的力量一《女同志》便是迄今为止最具范小青精神气质的一部长篇小说。”圆范小青在苏州历史与文化中滋养出平和冲淡的精神,即使是在“官场小说”的写作中,“婉约江南”的范小青依旧保持着她惯有的含蓄、从容、淡然的文化精神。范小青常以一种超然物外的“局外人”的口吻不动声色地对待她笔下的男人和女人,不悲不伤,不喜不忧,不冷不热。范伯群曾形容说,“范小青的小说,就像苏州人的荡马路,可以从容不迫地看别人,而不象赛跑冲刺的人,只能被别人看:又象苏州人的坐茶馆,是一种随意闲淡、悠然自得的节奏。⋯⋯所谓力度,并不是光指操着铁板铜锤在那里唱‘大江东去’,范小青的作品,自有其独特的力度与厚度”@。第二节神秘之魅“中国文化,虽然如一些学者所云,富于理性精神(所谓“经验理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对非理性的神秘主义的拒斥”④。作家阎连科也曾说过:“我一直认为,迷信对于科学来说是一种愚昧,但是对于文学来说是一种文化。如何使迷信转化成文化,也是作家的任务。你能让迷信成为一种文化,那你就是一个优秀的作家”@。在当代,20世纪80年代中期,受中国传统的神秘主义冈子、西方原始主义、魔幻主义以及迫切与世界取得对话的诸多因素的触发下,寻根小说成为当代文学神秘潮的发起者起,神秘主义思潮悄然兴起。在小说世界里,神秘主义得已重现自己的魅力。许多作家不遗余力地揭示着世界的神秘与神奇,从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表达对神秘西藏的敬畏到韩少功的《爸爸爸》对一段楚文化混沌历史的追问从史铁生的《礼拜日》对tH=界神秘真谛海阔大空的猜想与浩叹到林自的写作过程是一个很神秘的过程,从贾平凹小说中十分浓厚的神秘文化氛同到陈忠实的《白鹿原》对异兆的刻画,从迟子建的《原始风景》对北方孩子神秘人①范小青.女¨志.太湖.2009.6.贞303②上尧.文化气质Ljf(性身份的重新f5写一长篇小说‘.f(同志》阅读丰L记.当代作家评论.2005。6③上菊延祭理,蜕变与意义——范小青作品讨论会述要.钟山,1992,4④樊jI!.神秘之境——“1代小说与巾闷文化”礼iC之一i.文艺评沦.1990.5⑤阀迮科,黎鸿.砸婆的红筷子.沈剐:舂风文艺jIj版社,2002.贞6832 宁夏人学珂!lj学f蕾论文第三章叙事‘j’i魅生体验的诗意描绘剑徐小斌的《羽蛇》、《双鱼星座》对女性直觉和梦幻的尽情渲染∞。在这样的背景下,范小青的神秘主义应运而生,对神秘主义发现她有着她自己独特的感悟。范小青作品中的神秘世界大笔涂抹神秘色彩是由一系列的神秘意象组成的。关于神秘意象这一概念,有论者对其做了解释:“意象是指文学作品中离意深远的某种特定的艺术形象,它的作用如(易经·系辞上》所说,是‘圣人立象以尽意’,设立意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神秘意象是指那些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文学意象,它具有物化的超现实的特点,是亦真亦幻、似真似幻的艺术形象”圆。《顾氏传人》中的那口汲云井,<文火煨肥羊》中梅老太太的近乎未卜先知般的自言自语,《沧浪之水》中的寿布,<豆瓣街的迷案》中的九头鸟、绿猫、鹅血,<老人角》中的三眼井,《裤裆巷风流记》中的“九头鸟”的叫声、“墙龙”、佛珠,《船山杨湾港》中猫三的饿死鬼转世问题,《瑞光》中的关于瑞光塔的种种传说,<城西故事》中陈汝芬空房中的麻将声和蛇⋯⋯这些亦真亦幻、似真似幻的神秘意象无不让范小青一一收入笔下,或给文中增添一种神秘氛围,或是表达一种思想。构成范小青小说神秘世界的还有她对神秘事件的描述。‘我们的战斗生活像诗篇》中的妈妈突然疯了,《菜花黄时》中的去烧香拜佛的其中一个老太婆在同来的船上突然死去,《赤脚医生万泉和》中的万泉和父亲一直不让他行医,《女同志》里的康季平为什么对机关里事消息灵通,没有他不知道的。《豆瓣街的迷案》小说由一系列怪事营造了神秘的氛围:豆瓣街上九头鸟的传说与怪叫,因为这些传说与怪叫而产生的恐惧心理,由于这些恐惧心理而产生的一系列恐怖怪事一—赵家似乎因为绿猫在房顶产仔而横祸连连;大奎爹似乎因为鹅血喷了一头而死于非命王小红曾遭雷击而被吊到梅公祠;大奎妈嫁到豆瓣街来好象与她对梅家藏有一幅名绣有所耳闻相关:而那幅绣有九头鸟形象的名绣的失踪又的确扑朔迷离⋯⋯一切都与九头鸟有关,一切都好象真真切切地发生过,但又好象只是模模糊糊的印象与居心叵测的传说。一直到最后,那些迷案都笼罩在诡异的神秘氛嗣中。素质的不同,难有一概之论。《动荡的日子》由一桩历史旧帐展现了世事的混沌:邢父之死是不是冤案?老马是不是那个杀人如麻的麻子?老马最后竟然被邢家的砧板击中而死,偶然中有没有玄机?一切都如水月镜花一般朦胧、神秘。范小青的神秘世界还有不可缺少的是她小说中对神秘人生的阐释。《老岸》中的巴豆原来是个不错的义懂英语的医生,可不幸地卷入一桩神秘的文物走私案中,并判了五年的刑,从此就改变了他的一生。出狱后,他坚决拒绝家人为他前途多方奔走而坚持去干踏三轮车的苦力活,下决心一定要找到当年害他坐牢的神秘人。《杨湾故事》中那些中学生为了当兵而施展种种手段,可他们不知道最后的结局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更不会知道最后出人意料当上了兵的炊事员之女入伍以后就牺牲了。《东奔西走》讲述了顾好婆不顾儿女的阻拦,热心于当医院护1:的故事,落脚点却在写人生的神秘:脾气古怪的病人在她的照料下就变得服服帖帖。《城乡简史》中,一个普通的流水账的日记阴著刚错地作为书捐给了乡村一个农民家里。在这个农民眼里,这个本子却充满了神秘,并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为了破解这个神秘举家迁往城市,从此改变了农民的一家的人生。《女同志》中的康季平的神秘身份,帮助万丽在官场上一步一步地成长。使得万丽的人生一步步地发生变化。范小青是用神秘意象、神秘事件、神秘人生来构造了她小说中的神秘世界,刚刚提起过她的①参考于樊艰.范小青与^代冲秘li义思潮.小说评论,20‘)8,l②涂建‘#.神秘意象在小说结构巾的作}|J.写作,2002。I33 宁夏人学颁f。学何论文第三章叙摹‘j写魅神秘世界里,是有其独特的感悟的。她的神秘主义,是不同于先锋小说的(先锋小说的神秘是一种叙述上的需要,是他们得心应手的表现手段,是~种先锋艺术追求的姿态),也不同于寻根文学的(寻根文学的神秘是一种为民族文化寻找一种民间的文学资源),而是在揭示佛禅思想力图从佛禅文化中涉取生存智慧。前面已列举范小青小说中的神秘意象俯拾即是,但她的神秘并不是超离现实的孤立的存在,而是与实际生活合为一体的,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的事物,是自然而然的存在。作者并不对这种神秘去进行追究,甚至有意地消解这种神秘,因此,汲云井尽管保持着它的神秘,考证了一番却没有任何结果;梅老太太的预言也没有应验;猫三是饿死鬼轮回转世,也只是长辈嘴上说说而已,并没有什么奇异事情发生;充满神秘色彩的瑞光塔在修复之后,过去的那种神秘、古怪的外罩被一层一层扒去了,它原来就是一座很普通的塔,什么也没有。至于《城两故事》中的陈汝芬空房中的麻将声,或许只是人们的耳误吧,被子里的蛇,也许与陈天顺做过蛇的生意有关。这些神秘意象,无不是范小青追求佛家“淡”的表达,“淡”即是平和,是佛家追求的人生境界。这种“淡”的追求何尚不是对现代人多有浮躁心态的反拨?《单线联系》讲述了一个阴差阳错的故事:一个愚呆低能的孩子由于一系列偶然的因素而在对敌斗争中化险为夷。故事本身就具有命运高深莫测的难以理喻性。作家更通过住持玄空和尚的谈玄念佛,为故事平添了神秘而空灵的氛围:在因与果之间,在设想与直觉之间,充满了不可思议的变数。《杨湾故事》最后的结局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当上了兵的炊事员之女入伍以后居然牺牲了。这里道出了佛家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命运玄机及世事“无常”的道路。《老岸》中的巴豆由一名医生变成凶犯,又是世事无常。《洗衣歌》和<女同志》中的微妙人际关系中揭示了生活的玄机:生活中充满变数,人与人的关系相当微妙。一切的变故都难以预料,也说不清楚。《菜花黄时》在几位太婆烧香前后的心理活动、谈话和遭遇的变故中感悟生死的无常。在当代,像范小青这样的重现神秘主义之魅,不乏经典之作。其中以贾平凹和陈忠实为代表。他们都是当代文坛里难得的孜孜不倦地从民间的鬼神文化、精灵图腾等的神秘主义出发,企图找到了与世界对话的桥梁的优秀作家。在此仅简单地列举一下两位作家的作品加以说明。贾平凹在他的《废都》开篇就写:“一千九百八十年间,西京城里出了桩怪事。”令人不忍释卷。接着描写了从杨贵妃墓地带回的四色奇花与智祥法师的预言及其应验,四个太阳的同时出现,庄之蝶八十岁老岳母整日与鬼交谈、来往⋯⋯一系列的“异事”给小说蒙上一层扑朔迷离、荒诞奇诡的幺J影。他的{:白夜》一开始就以民间的鬼故事拉开了序幕。再生人投胎特世后,念念不忘自己前世的妻子,往竹笆街寻找前世的妻子阿惠(戚老太太),遭到拒绝,戚老太太上吊自杀,再生人也自焚身亡,留下了一把附魂的钥匙。姻匙落到了主人公夜郎手中,夜郎就患了梦游症,经常梦游去开戚老太太家的门,当把它送给宾白后,他又经常梦游到虞自的家里。在《白夜》里,作者安排了一个考古专家吴消朴,让他出场来考证传说中的再生的那把钥匙.吴清朴见剑那把钥匙后也说是一把古钥匙。吴清朴痴迷T.感情,竞落得惨死的F场,其骨灰也被风吹散,以神秘终其一生。在他的《怀念狼》里,动物、植物都是有灵魂的,人与动物、植物之间已没有了界限。人与动物、植物之间从形体上可以且换。一只活了一百五十岁的狼,已经成了精的,一会儿变成了一个老头,一会儿义变成了猪。狼有时会变作女人,与人类交欢,人类常会被它们的外貌所魅惑。舅舅有时会以一棵树的样子出现在高子明面前。人与动之间可以实现灵魂上的沟通。狼情得人的心思,它们会向人类发泄它们的愤怒,它也会向人类一样懂得感激报恩。、老道平日里经常放养狼,在他34 宁夏人学硕}j学位沦文第三章叙事’j’;魅死时,狼们为他举行了葬礼,衔来了金香玉。舅舅曾经救过的一只金丝猴,会交作女人前来致谢,献上罕见的桃子。陈忠实的《白鹿原》中,白嘉轩的娶妻史本身就具有神秘怪异的味道,白鹿的显灵、小蛾死后的瘟疫、鬼魂附体及其复仇,还有那奇怪的白蛾、色彩斑斓的蝴蝶⋯⋯无一不神秘,无一不诡秘。{:白鹿原》小说中最具有神秘色彩并被表现得淋漓尽致的人物是朱先生,他博学多闻、洞察世事,是白鹿原上的精神领袖。朱先生的神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巧合给他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二是本身具有的对事情的预知性。朱先生夜观星河,便知“今年成豆”,青年农民寻牛,无心说出牛在南方都成为事实。朱先生本身具备的神秘色彩也有抹不去的痕迹,这一点集中表现在他的预知性上。他为白嘉轩解开了雪地之迷,使自家获得了白鹿的庇护而命运转机,在听到妻子和白嘉轩叙述各自的梦境后,已经预知到白灵完了,事实也验证了他的预测。县志编纂完成后,他的言行举止间都透露出一种预知死亡的迹象。这种人物本身所能够领悟到世界秘密的常人所不具备的特质无疑增加了人物的神秘性。朱先生的死同样也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神秘色彩。他死后化做一只白鹿的神秘氛围,家人给他换寿衣时出现的奇怪场面以及若干年后,在他的墓穴里面发现的有预见性的文字更是令人惊叹。35 宁夏人学顾f:学位论史结语结语从范小青的整个创作历程,我们看到她不断地拓展小说的书写空间,不断地探索小说作为一种艺术存在的多种可能。她以倾诉个人经历感受的知青生活为创作起点,累积起对小说叙述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感悟,带着跋涉苏州地域文化精神家园和市井小巷市民的关注,将目光投落城市改革现实的喧嚣与人性的思考,从而洞悉了当代社会复杂生活表面下底层人民的命运和现实世界人性人情的异化。她从朱停止过对家乡苏州地域文化关怀,但是这种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关注并不仅仅是在文本中自在地显示出来,而总是建立在她合理地运用叙述去重建生活的能力和勤奋上。即是在对苏州市井生活取材的基础上,生活的真实性和平常性反映在范小青的文学创作中。范小青作为当代作家的创作实绩丰富了中国当代文学,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文学史价值,主要表现在:第一,范小青作为当代苏州作家之一与其他苏州作家如陆文夫、叶弥、朱文颖等人的创作把苏州独特的地域风情载入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史册。范小青的创作是继陆文夫之后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的继承者,这种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主要表现在范小青对外在的地域风情(苏州自然风物、民风习俗、苏州人物、“苏州味”的语言)的描画和内在的“苏州味”的苏州人精神底蕴刻绘的两方面。范小青的小说通过对地域风情的描画,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幅苏州地域斑斓的生活和广裹人生的风俗画卷,从而把苏州独特的地域风情载入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史册。在当代苏州作家的小说世界中,苏州的古朴幽远的小巷、精致典雅的园林、古旧的庭院树木、沧桑的牌坊老井以及沧浪亭等历史古迹经常作为一道道特有的文化要素渗透在作品中,增添了作品的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当代苏州作家对苏州的评弹艺术、美食文化、节日习俗等民风习俗进行了细致的描画,极人地提高了作品的民俗价值。更为重要的是范小青与苏州其他作家的不同是在范小青小说中塑造了一批典型的像金志豪、陈白渔这样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普通而亲切,亲切的如同自家的邻居在苏州自家的小巷里随时都会遇到打个招呼。第二,范小青写苏州小巷细民的小说可以说是给中国现当代市民小说续写了重要的一页。范小青小说中的小巷细民不仅站在苏州的地域角度,也是站在世俗化、日常化的视角观照,这里的市民生活、市民价值观不是苏州所特有的,而是中国普遍性的。这就使得范小青从苏州文化走出来,而走入了更广阔的文学视角当中,也拓展了当代文坛的视野。第三,范小青在小说中创造了一系列人物形象,为当代小说史上的人物画廊描摹了一批独特而又典型的人物系列,如:平和冲淡“温吞水”的苏州人的代表金志豪们:如水般坚韧勤劳的阿惠、吴影兰等;不免有江南人的“小家子气”的吴克柔、张师母们;有勤劳务实、知足常乐像老周一样的理想小巷细民;有如吴家院子里的小奸小坏的底层小巷细民。第四,范小青的扎根于苏州婉约、从容、淡然的文化精神的含蓄、从容、幽远的艺术风格以及苏州细腻的日常生活“小”的叙事方式,和小说中的神秘色彩的个性早现等艺术风格丰富了当代文学创作的表现手法。范小青在文坛的三十年文学创作量颇为丰富数量也不少,那为什么她没有像当代文坛上如先锋作家、美女作家、70后作家甚至80后作家、新生代作家那样在文坛上激起千层浪,更没有在 宁夏人学硕fj学f移论文结语读者中产生“轰动效应”。笔者认为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因素。首先是范小青的创作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这是主观原因:在创作上又分为两点,第一,是在文学表现手法上存在一定不足。如范小青的许多作品都显得拖沓和繁琐。在‘赤脚医生万泉和》中的主人公经常会有一些议论性的语句,如:“农民就是这样认死理,七男一女就是八仙,谁也不敢和八仙比高低,又怕得罪了八仙,又不肯牺牲自己一点点,哪怕比别人晚走几分钟也像是吃了大亏似的。我倒没他们这么顽固,我可以让出来让他们先走,可我的病人不同意,还批评我不顾他的死活,真是拿他们没办法。”∞在小说中,有一段写吴宝的女人自杀被送到医院,而医生和护士无视病人处在危急之时而在慢悠悠地发议论对病人发了一大通牢骚。对这些医生,万泉和在心里也发了一通牢骚:“他们就像在拉家常,既不着急,也不担心,我听了他们的对话,觉得心里怪不好受,觉得他们对一个生命垂危的人没有多少感情”。在这里其实点出“他们就像在拉家常,既不着急,也不担心”即可,没有必要把万泉和的心理完全赤裸裸地说给读者,这样不免显得拖沓和繁琐,也不能给读者以想象的余地。再者,在范小青的小说中人物神态描写及修辞上有些显得粗糙。如:《赤脚医生万泉和》中从第86页至89页在短短的4页里,四次写马莉生万泉和得气就四次用“朝我翻了个白眼”的神态来描写。小说中在形容万泉和喜欢的曾经恋人刘玉时,用了个这样的比喻:“她的眼睛一点儿也没有变,眼毛还是那么地黑那么地长,眼睛还是那样忽闪忽闪的,眨起来还是那么快速那么生动美丽妩媚,像在挥舞西把黑扫帚”圆。这里用了“黑扫帚”来比喻女人美丽而义妩媚的眼睛,不知道范小青自己是否注意到“黑扫帚”何美之有?能给人产生美感吗?想想,似乎没人喜欢听别人用“黑扫帚”这一物来夸自己美的!再看小说中写道“万贯财把万里梅接到城里去住,住了几天万里梅又回来了,她见人就嚷嚷,闷死人的,闷死人的,像住在棺材里。哪有说自己男人的房子像棺材的?可乡下女人说话就这样口无遮拦,牙齿缝像毒蛇一样丝丝地吐信子”@。万泉和批评万里梅形容丈夫的房子比喻不恰当,那么,作者在此有没有思考过她借万泉和之口形容女人说话像“牙齿缝像毒蛇一样丝丝地吐信子”也一样的不恰当?万里梅,作为一个乡下没文化且性格有些泼辣的妇女,说房子像“棺材”就像我们经常会在农村听到妻子骂丈丈是“短命的”、“杀千刀的”一样平常并不足以为奇,她们骂时虽然话是非常恶毒,但仅仅是有口无心地骂骂而已,怒骂里更是掩不住的对丈夫的依恋与疼爱。所以,她们的骂语没有多少恶意,范小青在这里用“牙齿缝像毒蛇一样丝丝地吐信子”的比喻,就未免显得有些对农村人的话语不了解。第二,范小青小说热衷于生活化描写,但生活化的描写还是比较表面化,不彻底。正如有论者所说:“她作品所摄取的生活化的人物、场景基本上还是比较浮面的东西,偏于一些轻巧琐碎的日常生活流程,而对于一些值得回味的生活中苦涩的东西,明显缺乏开掘”回(朱国华语)。如小说《城市之光》、《在街上行走》、《爱情彩票》等小说对生活的描述过于表面化,就如同前面所分析的《城市之光》,对农民jr:的描写也只是表面化没有深入到农民的生活更没有深入到农民的内心,像是作者把偶尔听米的故事编写而成的。再加上范小青如同新闻般的叙事,没有多少激动人心的东西也就没有多少引起共鸣的东西。这样一来小说让人读起来就“总是提不起神”@(王①范小青.赤脚医7E万泉和.华语文学,2007。2。页I18②范小青.办脚医乍万泉和.毕涪文学,2007。2。贞9I③范小青.赤脚医’E万泉和.乍语文学.2007。2.’页151④杨扬、宋嘲‘F等人.反常规的写作意图在写{’:中的遭遇——从范小青青的‘爱情彩票》、‘在街l:行走》i兑起.1:海文学.2000.3⑤杨扬、朱围华等人.反常规的写作意图在写作中的遭遇——从范小荇膏的‘爱情彩票’、‘在街.1:行走》说起.上海义学,2000.337 宁夏人学硕lj学位论文结语曼量曼曼曼皇曼鼍曼氅II。_一IIIl;;I一一iI曼曼皇曼皇曼曼宏图语)。何以至此,笔者认为这与作者对有些的生活不熟悉又很大的关系。就像有论者说道:“对自己熟悉的生活写得好,对自己不熟悉的生活状态的书写则稍显生涩,《百日阳光》、《费家有女》、《城市表情》所涉及的城市政治文化命运的现代化规则和市场经济运作方式显然并不为范小青所深谙,甚至故事的发展明显地显露出人为臆想的痕迹,作者跳将出来为人物安排联系,主观地操纵经济运行”回。虽然这种情况在《城乡简史》和《女同志》两部小说中略有好转,这其中有体验生活的经验和作者对此类题材把握日渐成熟的原因,但仍然改变不了她近期创作上的困境。这些小说远远逊色于她的地域文化小说及小巷市井小说。其次,范小青小说的风格及小说中的人物并不为当代媚俗化文坛及读者阅读心理所接受。其中范小青小说的世俗生活化日常化而不是传奇化及淡化故事情节等都不符合想从阅读中获取刺激的读者心理。再者,她小说中的人物的平和冲淡性格与当今市场经济追求和提倡的竞争型性格是截然相反的,这自然不符合当代许多读者的口味。她小说中还有一类像田二伏、万泉和、于老师这样的“痴”性人,是许多当代人所鄙视的“傻子”类的人,这些人与当下许多自私自利之辈的价值观是背道而驰的。这是范小青小说没有得到文坛及读者应有重视的客观原因。从范小青创作的意义与不被部分评论界和读者重视的原因,我们不得不感叹范小青的不媚俗不盲目跟风始终坚守自己内心的情怀,面对浮躁的世界与文坛而保持内心的平静;我们也因此要重申一个老话题,那就是作为一个作家最好还是要写自己最为熟悉的人和生活。但是对于范小青的创作对文坛的奉献与地位,是不能因为她小说里的不足而抱有怀疑和偏见。①顾晴雨.俗世俗}亡[硕J:学位论文].沈阳:东北师范大学。2006,页lI38 宁夏大学硕Ij学位论文参考文献一、作品类:[1]范小青.裤裆巷风流记.北京:作家出版社,1987.[2]范小青.老岸.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2.[3]范小青.看客(短篇小说集).北京:群众出版社,1993,64[4]范小青.花开花落的季节(散文随笔集).北京:知识出版社,1994.[5]范小青.还俗(短篇小说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6]范小青.无人作证.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7]范小青.费家有女.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8]范小青.城市民谣.广州: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9]范小青.百日阳光.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10]范小青.于老师的恋爱时代.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1.[11]范小青.城市片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12]范小青.城市之光.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3.1"13]范小青.城市表情.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14]范小青.女同志.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15]范小青.赤脚医生万泉和.华语文学,2007,2.二、专著类:[1]范培松、金学智主编.插图本苏州文学通史(第四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2]岳俊杰等主编.苏州文化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亦然.苏州小巷.苏州:苏州人学出版社,1999.[4]小田.苏州史纪:近现代.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5]蔡利民.苏州民俗.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居阅时.庭院深处:苏州同林的文化涵义.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吴义勤.中国当代新潮小说论.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6.樊星.当代文学与地域文化.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曹文轩.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北京火学出版社,1988.朱寨.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吴秀明.转型时期的中国文学思潮.杭州:浙江人学出版社,2001.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朱栋霖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l口.大学出版社,2005.赵园.北京:城与人.上海:上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8.张瑞英.地域文化与现代乡七小说生命主题.青岛:中国海洋人学出版社,2008.39,,,,∞订幻胡们印鲫№口陷图-=nI=n‘=.L—I= 宁夏人学硕Ij学位论文参考文献!I..at_ma-/蔓蔓曼皇曼曼鼍量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17]费振钟.江南士风与江苏文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18]赵伯陶.市井文化与市民心态.长沙: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9.[19]王稼句选编.吴门柳——名人笔下的老苏州.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20]裴毅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人性史论.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0.[21]沙莲香主编.中国民族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22]休漠.人性论.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23]马斯洛著、成明编译.马斯洛人本哲学.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24]徐岱,小说叙事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25]赵园.地之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三、论文、访谈类:[1]金梅.地域文化小说:《裤档巷风流记》.当代作家评论,1988,6.[2]晓华、汪政.范小青的现在时.当代作家评论,1990,2.[3]高松年.从地域文化视角解读范小青小说.浙江学刊,1995,3.[4]丁帆.20世纪中国地域文化小说简论.学术月刊,1997,9.[5]石杰.淡与禅:范小青小说论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4.[6]黄毓磺.现状和前景:范小青的人生小说建构.当代作家评论,1990,2.[7]樊星.当代神秘潮——当代中国作家的人生观研究.文艺评论,1999,1.[8]樊星.“苏味小说”——陆文夫、范小青比较论.当代作家评论,1993,3.[9]费振钟.城市:政治与文化命运.当代作家评论,2004,5.[10]秦雯.范小青研究综述.扬子江评论,2008,6.[11]贺绍俊.现实主义的意义重建——从新时期文学三十年读解范小青的创作.当代作家评论,2008,1.[12]王尧.转型前后——阅读范小青.当代作家评论,2008,1.[13]洪治纲.承纳与救赎——评长篇小说《赤脚医生万泉和》.当代作家评论,2008,1.[14]王干.意义丧失之后——范小青近作拆析.文学评论,1990,4.[15]陈晓明.后革命的博弈一《女同志》中的权力与力比多的辩证法.当代作家评论,2005,6.[16]谢有顺.比权力更广大的是人心——我读范小青的《女同志》.当代作家评论,2005,6.[17]需繁华.乡土中国的世风和人心——评范小青的长篇小说《赤脚医生万泉和》.当代作家评论,2007,5.[18]范小青.变(创作谈).山花,2006,1.[19]费振钟.范小青近十年小说创作简论(代序).范小青。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3.[20]范小青.我的自传.作家,1991,7. 宁夏人学硕}。学位论文敛谢致谢普希金在一首诗中曾这样写道:“~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变成亲切的怀念”,即将离开校园,心里也平添了几分眷恋和几分怀念,眷恋着宁大的那湾金坡湖,更眷恋着授我知识、教我做人的各位恩师,及朝夕相伴的同学。回首三年的硕士学习生活,需要我感谢的人太多。首先要感谢的是我的导师王岩森教授。在今后的日子里,难忘恩师的谈笑风生,更难忘恩师“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治学境界,先生的教诲将使我受用一生,他的人品学识将让我仰慕终生。恩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乐观旷达,与人为善,深受学生敬仰与爱戴。三年来,王老师如父亲兄长般对我倍加关心。在学习上认真悉心指导我,我的论文从选题到论文内容的修改直至定稿,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王老师的心血,老师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修改,全在王老师的倾心指导下论文才得以完成。“那圈圈点点,那删减增添,那熟悉字体⋯⋯”,看了不免感激万分。在此,我还要感谢教导过我、关心过我的老师。感谢郎伟教授治学的严谨又不乏睿智,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记得郎老师的那句话——踏踏实实读书,老老实实做人。感谢赵明教授,从他的课堂上,我认识到作为研究生学习必须学会深刻地思考问题,并且要注意问题的方法和思维的严谨。感谢我们的李生滨教授,他的那份率真对于学术研究更是难能可贵,他对文学研究的那份虔诚执著也给了我很多的启示。另外,黄学军老师留给我影响最深的便是他爽朗的笑声,从黄老师的笑意中我们看到的是他温和的气质,上黄老师的课总是愉悦的,很怀念窗外阳光明媚,我们静静坐在107教室里听他谈论古今中外名人的日子。此外还要感谢赵慧研究员、孟悦朴副教授等,他们的点拨和谆谆教导给我的人生旅途指明了方向。如果说我三年来有所进步的话,实属各位先生所赐。师恩难忘,当铭记在心。真诚祝愿我们的老师永远健康,快乐幸福!我还要感激给予我养育和关心支持的父母,虽然他们只是普通教师和农民,但是他们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并且给了我莫大的勇气和力量,他们总是把痛苦埋在心底,留给孩子的永远是幸福与希望⋯⋯还有三年来与我朝夕相处,给予我生活帮助的众多同学如马文静、刘彦岩、智慧、樊芝梨、冒建宏、王艳、张晓等人,在此特别感谢在我论文撰写过程中给与修改的同学、师姐师弟们如王晓静、胡瀚等。还有感谢远在挪威的同学李丹为我撰写英文摘要及我高中的恩师叶龙华先生对我论文的语言给予了悉心地修改。要感谢的人很多,总之,毕业论文的完成,学业的完成,并非一己之力可以为之,感谢帮助和关心过我的人。4l 宁夏人学硕}j学位论丈附录范小青小说年表:附录年份作品出版社及杂志1980年《夜!J:1》《上海文学》第9期《上弦月》《青春》第2期1981年《我们都有明天》《上海文学》第10期《屋檐卜.》《希望》第1期《拂晓就在黄昏后》《新华日报》2月20日《飞扬的尘土》《文汇报》6月17日《萌芽》《人民文学》第3期1982年《啊,303))《上海文学》第8期《天空是蔚蓝的》《雨花》第9期《情路!『1米路》《希望》第10期《追》《文汇月报》第ll期《蜀道之难》《青年作家》第12期《诱惑》《花城》第1期《途中》《萌芽》第1.期I《小巷,路灯在闪亮》《春风》第‘3期《竹龙》《启明》第3期《毕业歌》《上海文学》第4期《爱的责任》《芒种》第6期1983年《寒夜里的微笑》《雨花》第7期《阿妹》《文学青年》第7期《昨天和明天交替的时候》《长安》第9期《傍山湖,不灭的湖》《萌芽》第10期《迎面吹来凉爽的风》《青春》第ll期《黄灯》《青年作家》第11期《支部大会如期举行》《雨花》第1期《在冬天的时候》《新苑》第2期《在山里有一条小溪》《柳泉》第3期《这不仅是一瞬间》《新创作》第3期1984年《石板街上的小屋》《龙沙文学》第3期《空白》《春风》第4期《彩明河畔》《少年文艺》第4期《今大义是星期天》《希望》第5期《黎明默默地米临》《漓江》第9期42 宁夏人学硕lj学位论文附录年份作品出版社《人与人》《青海湖》第3期《小巷静悄悄》《雨花》第3期《临街的窗》《太湖》第3期《交叉点上》《当代小说》第3期《灯火阑珊处》《小说潮》第5期《小巷弯弯曲曲地延伸》《福建文学》第3期《冬天里》《文学青年》第3期《孕育》《江南》第3别《人搂与小屋》《萌芽》第5期1985年《白夜》《鸭绿江》第8期《嫁妆》《人民文学》第8期《哦,丁丁》《中国作家》第4期《明天厂休》《希望》第8期《春雨秋雨》《延河》第9期《拐弯就是人街》《青春》第9期《小巷尽头》《奔流》第9期《过界》《小说导报》第9期《你越过那片沼泽》《小说潮》第10期《小巷人家》《草原》第l期《春大里的烦恼》《山东青年》第1期《开张之——》《织女星》第1期《桑葚儿红了桑葚儿紫了》《崛起》第2期1986年《在那片土地上》《太湖》第3-4期《唉,小巷里的那口井》《作家》第4期《与准同坐》《文学青年》第7期《太阳照在曲墙上》《福建文学》第10期《这般的生这般的夕匕》《北京文学》第12期《在那片士地上(二)》《红岩》第4期《鸭来桥闲话》《春风》第3期《在那片土地上(三)》《天津文学》第2期1987年《冬至夜》《女作家》第4期《梅汝恺和我们》《文学自由谈》第1期《饮马河》《湖海文学》第8期《裤裆巷风流记》(长篇)作家出版社1987—6《可过桥》《天津文学》第1期《喇叭ls》《崛起》第1-2期《瑞云》《文汇报》9月10日1988年《身份》《苏州杂忠》第12期《在那片十地上》《雨花》第10期《虎丘山后一渔村》(报告文学)农村读物出版社1988一I43 宁夏人学硕Ij学ft论史附录年份作品出版社《沧浪之水》《山东文学》第5期《不谈“理论”》《文学自由谈》第3期《光圈》《上海文学》第5期《真娘亭》《天津文学》第8期《明月湾》《文学报》1989年《记忆》《雨花》第10期《扼子花开六瓣头》《上海文学》第11期1989年《人与蛇》《上海文学》第1l期《伏针》《上海文学》第11期《灰堆园》《时代文学》第5期<个体部落记实》(简介:本书叙述的故事是:以沈梦沾和她的伙伴组成的个体户部落,春风文艺出版社1989—4猛烈地冲击、震荡着古城苏州文化、宗教,命运、前途、爱情⋯⋯都在这冲荡中嬗变。)《采莲浜苦情录》百花文艺出版社1989—9《上学去》《时代文学》第4期《白手绢》《鸭绿江》第1期《门堂间》《苏州杂志》第1期《药王》《春风》第4期1990年《老人角》《人民文学》第7-8期《夏大无事》《作家》第12期《锦帆桥人家》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1《在那片十地上》时代文艺出版社1990.4《表姐》《芒种》第1期《网船小调》《太湖》第2期《坟上的花》《春风》第7期《茅山堂》《春风》第7期《临时的生活》《两湖》第1期1991年《蓬莱古井》《人民文学》第9期《天砚》(简介:本·15描述公安人员为调杏一起文物走私案所经历的种种人和事反映改革开放给孤岛带来深刻变化,展示太湖地区淳朴的氏风民俗和丰厚的文化积淀。)《我的自传》《作家》第7期《人家闺秀,——<湖女枭>》《时代文学》第3期《人情》《上海文学》第8期《菜花黄时》《人氏文学》第7期1992年《昕客》《大沣文学》第4期《冬闲》《苎种》第8期《长棋》.《北京文学》第10别《老岸》十月文艺出版社1992年09月 宁夏人学硕Ij学位论文附录年份作品出版社《没有往事》《清明》第3期《成长》《时代文学》第2期《又见草垛》《上海文学》第5期《恶手》《人民文学》第9期《走过石桥》《山蝤文学》第4期1993年《伴你走一程》《J“州文艺》第5期《留给自己》《芒种》第3期《误入歧途》群众出版社1993.8《看客》(简介:本二传收入了《光圈》、《顾氏传人》、《文火煨肥羊》、《看客》等群众出版社1993.68个短篇。)CN,中的鸟窝》《时代文学》第1期《最后一张》《天津文学》第2期《别了乡塘》《J匕京文学(精彩阅读)》第3期《前景》《作家》第6期《牵手》《作家》第6期1994年《说我自己》《作家》第6期《塔云》《山花》第10期《花开花落的季节——范小青随笔》(简介:本书收有38篇系列随笔,分为:家长知识出版社,1994里短、人生旅途、边走边写等3部分。)《平安堂》《芳草》第1期《往事》《人氏文学》第2期《锄月》《百花洲》第3期《母亲病了》《山两文学》第3期《今夜相逢》《当代》第4期《勇气没有眼睛》《文学自由谈》第4期《随风北玄》《时代文学》第4期《少爷汤米》《K江文艺》第5期《宛坪》《飞大》第7期《动荡的日子》《上海文学》第7期1995年《药方》《青年文学》第8期《昨夜遭遇》《作品》第8期《修性随愿》《东方养生》第9期《世间杂事》《尔海》第1I期《城市民谣》《K江文艺》第12期《金黄的落叶》《长江文艺》第12期《义在秋大》《山花》第12期《青彳i井栏》《春风》第12期《贪看无边月》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还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45 宁夏人学硕f。学化论文附录年份作品出版社《无人作证》作家出版社19951995年《费家有女》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出门在外》《太湖》1995年D卷。《病历》《雨花》第1期《绢扇》《雨花》第1期《声东击西》《警方》第l期《岁月》《四川文学》第1期《事实》《太湖》第1期《平常人生》《青春》第2期《安得广‘厦千万间》《当代作家评论》第2期《过程》《黄河文学》第2期《平凡的爱情》《时代文学》第5期1996年《失踪》《啄木鸟》第5期《谎言》《天涯》第5期《童年记忆》《飞天》第9期《桂花香》《文学世界》第3期《人间信息》《春风》第4期《一夜故事》《传奇故事》第3期《怎么做女人》群众出版社1996《飞进芦花一范小青中短篇小说自选集》华夏出版社,1996《义是雨季》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接待》《太湖》第l期《错误路线》《青年文学》第2期《大院小人物》《飞天》第3期1997年《闲话南京》《华人时刊》第2l期《城市民谣》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范小青文集》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百日刚光》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陆文夫二三事》《时代文学》第1期1998年《茶馆》《文化月刊》第2期《我们制造什么》《雨花》第ll期《短篇三题》《上海小说》第2期《幽兰街》《雨花》第7期《平安夜》《人氏文学》第7期《豆粉园》《作家》第8期《描金风》《上海文学》第9期1999年《鹰扬巷》《上海文学》1999年第9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