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义成分的溢出与隐人

论语义成分的溢出与隐人

ID:37841901

大小:547.56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6-01

论语义成分的溢出与隐人_第1页
论语义成分的溢出与隐人_第2页
论语义成分的溢出与隐人_第3页
论语义成分的溢出与隐人_第4页
论语义成分的溢出与隐人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语义成分的溢出与隐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语言科学ISSN1671—9484CN321687/G2004年9月第3卷第5期(总第12期)15—25论语义成分的溢出与隐人。彭利贞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200433提要词项中先天具备的语义成分实现为语形的过程是复杂的,会受到许多因素的控制。本来隐人在词项中的某种语义成分在特定的条件下会实现为某种语形,形成语义成分的溢出。现代汉语中的心理动词、与身体部位有关的表动作或状态的词项在生成句子时存在语义成分溢出的现象。病旬说、羡余说、影子论元不可实现说不足于解释这种语法现象。语义成分的溢出是句法、语义结构上的内在要求

2、,是说话人认知过程的体现,是语用表达的需要,也是语言发展精细化的结果。关键词语义成分溢出隐人中图分类号H1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484(2004)0500]5111引言有些语义成分对于某一词项来说是固有的、唯一的,对语言使用者来说也是“不言而喻”的。从语言的经济角度来看,这类语义成分在成句过程中本应隐入在该词项中,不会在语形上得到实现。但是,我们发现,现代汉语中存在着语义成分实现为语形的现象,我们称之为语义成分的溢出。已有的文献在分析类似现象时,提出过病句说、羡余说、影子论元不可实现说。我们认为,这些观

3、点不足以解释现代汉语语义成分溢出的出现机制。我们将描写现代汉语的语义成分溢出现象,并从句法要求、语义结构、语用表达、认知机制等角度对这种现象的动因作出解释。2语义分解与语义成分的溢出与隐入2.1词项的语义分解如果认识和分解的方法与过程正确的话,语义分解的结果,可以得到这个词项包含的所有语义成分。可以认为,这些语义成分对该词项而言是先天同有的。已经有许多研究结果表明,语义与语形之间存在着映射关系,语句的生成过程,也可以看作是从语义成分到句法形式的映射过程,换句话说,也就是语义成分的实现过程。一个词项在句法上的种种表现都

4、可以看作是该词项先天具有的语义成分本身的要求,对某一词项而言,某种语法形式的存在.本质上是它的语义成分实现的结果。然而,这种词项中先[收稿13期]2004年4月12日[定稿H期]2004年7月26日‘本文曾在第九届全国现代语言学研讨会上宣读。写作过程得到戴耀晶先生的指导,左思民、金昌吉、张新华等先生,许国萍、赵徽、陈振宇诸学友为本文的修改捉出过宝贵的意见,谨致谢忱!嗣时感谢《谣言科学》匿名评审人提出的宝贵意见。万方数据语言科学2004年9片天具备的语义成分实现为语形,这一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会受到许多因素的控制。2.2

5、语义成分的实现过程对例(1)中两个句子理解过程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观这种过程的复杂性。(1)a.他喝多了。b.他喝醉了。应该说,(1)a和(1)b的意义并无多大差别,也就是说,它们表述了至少是相似的事实。但是生成这两个同义形式过程不一样的,或者说,在这两个句子生成过程中起控制作用的因素是不同的。(1)a可以有多种可能性,如果把它看成事件的一种类型,那么,它可以有例(2)中所表达的多个这种类型的实例:(2)a.他喝水喝多了。b.他喝药喝多了。c.他喝酒喝多了。但是,在语境自由或者说中性语境的情况下,说话人和听话人

6、会通过语用规约自动把(2)a和(2)b过滤掉,而自然地把(2)c作为语义解释指派给(1)a,并得到与(1)b相同或至少相近的意义。(1)b的情形则很不一样。在可能世界(如类似“盗泉”.《西游记》中的“女儿泉”这类可能世界)中,例(3)中的句子表述的事件或其他更奇怪的事件也都可雌认为是成立的:(3)a他喝水喝醉了。b.他喝药喝醉了。c.他喝酒喝醉了。但是,“酵”的语义控制使得人们在理解(1)b的对候,会自然地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强制性地把(3)a和(3)b过滤掉,而只得到(3)c作为它的语义解释。2.3语义成分的溢出

7、与隐入(1)a和(1)b的区别在于:词项“醉”的语义里,存在[+原因:酒]这一成分,所以,说话人、听话人在生成和理解(1)b时,在他们的认知域里自然而然地会有[十原因:酒];而词项“多”的语义成分没有[+原因:酒],要寻找导致(2)c成为(1)a最典型的理解的原因,如果把注意力放在词项“多”上,多半是徒劳的。换句话说,(1)a的语义赋值是由语言外部因素决定的,而(1)b的赋值则是由语言内部成分决定的。问题还在于:(1)a对例(2)里的三个句子表述的事件有更高的接受度,语境的改变,可以很容易地使它们中的每一个都有可能成

8、为(1)a的最典型的理解;而(1)b对例(3)中的一些句子则没有那么高的接受度,如果把一些极端的语境排除在外,(1)b对(3)a和(3)b是排斥的,而对(3)c的接受则是自然的。在实际的语言事实中,与(1)b同义的句子除(3)c以外,还可以有别的一些。为了方便,把原来的两个句子也罗列如下;(1)b.他喝醉了。(3)c.他喝酒喝醉了。(4)a,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