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舜徽先生史学的总结性特征

张舜徽先生史学的总结性特征

ID:37834996

大小:602.22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6-01

张舜徽先生史学的总结性特征_第1页
张舜徽先生史学的总结性特征_第2页
张舜徽先生史学的总结性特征_第3页
张舜徽先生史学的总结性特征_第4页
张舜徽先生史学的总结性特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张舜徽先生史学的总结性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学问人生·‘学术界)(双月刊)总第107期.2004.4ACADEMICSINCHINANo.4Jul.2004张舜徽先生史学的总结性特征。徐梓(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875)[摘要]按照逻辑的结构而非历史的顺序。20世纪的中国史学可以分为总结性史学、批判性史学和建设性史学。在这个坐标系上。张舜徽先生属于总结性史学。他对自己史学的这一特征,有着十分自觉而明确的认识。20世纪总结性史学的对象和任务。是要通过对清代学术的总结,以完成对传统学术的全面清理,为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转型准备条件.张舜徽先生学术工作的重点也正在于此。而讲求义例和举要,则是其总蛄性史学的特点

2、。[关键词]张舜徽;史学;总结性特征【中图分类号)K825.8K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1698(2004)一04—0246一¨一、总结性史学的提出新旧世纪的交替,提醒我们要从20世纪中国学术发展的大背景下,来评议所有前辈先贤的学术成就,从百年中国学术史波澜壮阔的整体格局中,来论定他们的学术地位。对于张舜徽先生,也应该如此对待。张先生的学术领域,主要涉及文献学、文字学和学术史。在他自己看来,文献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六大门类,文字学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分支。而文献学和学术史,都属于史学的范畴。先生本人,也是自觉地把自己视为史学队伍一员的。他

3、带的研究生,被授予的也是历史学博士或作者简介:徐梓(1962一),教育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246·--——万方数据张舜徽先生史学的总结性特征历史学硕士的学衔。所以,先生的学术,是可以而且也应该放在20世纪中国史学的坐标上来衡量的。如果不以历史的顺序而按照逻辑的结构,那么,20世纪的中国史学是可以作如下划分的:第一是总结性史学。它继承着传统史学的优秀传统,紧承清人注经、校子、考史、辑佚、辨伪之后,力图进入到一个更高和更深的层次,对前人特别是它直接继承的清代学者的学术方法进行提炼,著作义例进行归纳,学术成果进行总结。这一派以陈垣为代表。第二是批判性史学

4、。批判性史学的对象是中国的传统史学。对传统史学的批判,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理论的批判,一是史料的批判。理论的批判以梁启超为代表,史料的批判则以顾颉刚为主将的“古史辨派”为代表。第三是建设性史学。它通过总结传统学术的优秀遗产,借鉴西方思想文化的成果,力图用新的观点和方法,重新解释和评价我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以体现20世纪的性格和气质。林林总总的建设性史学,按照它们的研究重点、努力方向、史学观点和史学方法,又可以分为多个派别。一是以王国维为代表的新考据学派,二是以胡适为代表的实验主义史学派,三是以陈寅恪为代表的民族文化派,四是以钱穆为代表的学术文化派,五是以傅斯年为代表的史料建

5、设派,六是以陶希圣为代表的“食货”派,七是以雷海宗为代表的文化形态史观派,八是马克思主义史学派。马克思主义史学学派在20世纪的中国史学中,占有十分特殊的地位,这不仅是由于它人数众多,影响深广,而且也由于它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特征。具体说来,这一派的发展可以分为五个阶段:以李大钊为代表的第一个阶段,它以宣传介绍唯物史观为主要工作,并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史学观。以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侯外庐、吕振羽等为代表的第二个阶段,这是20世纪中国马克恩主义史学的中坚力量。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为分界,这一阶段的工作又分为明显不同的两个时期。前一个时期,服务于中国社会向何

6、处去的时代政治,着力于中国社会史及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后一个时期,则把主要精力用于历史分期、土地制度、资本主义萌芽、农民战争和社会发展动力即所谓“五朵金花”的讨论。在某种意义上,这可以看作是前一时期工作的继续。第三个阶段是“文化大革命”时期,这时,史学完全充当了政治的奴仆,很显然,这是20世纪中国马克恩主义史学发展过程中的一段弯路。以黎澍等为代表的第四个阶段,这个阶段以拨乱反正确立了在史学史上的地位。20世纪最后的20年,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247·—-——万方数据学术界2004.4·学问人生在这张20世纪中国史学的坐标图中,张先生的学术地

7、位属于总结性史学。我们还可以说,除了陈垣之外,先生是总结性史学最为典型的代表。二、总结性史学的自觉在20世纪的中国,以史学为职业的人何止千万。但大多数的人,满足于今天解决这样一个问题,明天又发表那样的一篇文章。他们的工作,或者随着一时的兴趣,或者随着社会的需要,甚至随着某种偶然的机缘而不断地变化,学术工作缺乏一个一以贯之的努力方向,学术成果之间缺少内在的有机联系。有些学者,虽然以某~断代、某个专门史作为自己的研究领域,并且恪守甚谨,但学术成果依然是一个个互不相干的孤立存在。一篇文章或许解决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