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821607
大小:58.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5-31
《关于数学课程改革深入发展与教师专业成长的若干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数学课程改革深入发展与教师专业成长的若干思考郑毓信(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开弓没有回头箭!”这是教育部陈小娅副部长2009年10月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上向全国教育工作者发出的一个重要信息。[1]这对所有关心教育的人来说当然都是一个好消息;但从另一方面看也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自2001年开始正式实施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并非一帆风顺的,而是表现出了一定的曲折性,甚至是发展的停顿。以下就针对如何促进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应当指出,这也是国际数学教育界的一个普遍趋势:如果说20世纪90年代可以被看成世界范围内以“课程标准”为
2、主要标志的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高峰时期,那么,自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数学教育界就整体而言就已进入了“后改革时期”,即是由积极推进改革转向了对于数学课程改革的认真总结与反思——当然,课改中出现了不少问题、甚至是严重的弊病正是促成上述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正是从这样的角度去分析,特别是参照数学教育的历史发展,即如紧随20世纪60~7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新数运动”(NewMathematics),在10年后紧接着又出现了所谓的“回到基础”(backtobasics),而这事实上就可被看成对于前者的直接反动,我们在当前就应认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由9
3、0年代的高潮向“后课改时期”的转变究竟意味着曲折的前进、还是数学教育领域中又一次的“钟摆现象”?为了对上述问题作出明确解答,有必要再次强调“后课改时期”的这样一个特征,即是对于过去这些年中课改实践的认真总结与反思。进而,又如香港中文大学黄毅英等先生的以下论述所清楚表明的,对于已有工作有无认真的总结与反思即可被看成我们能否切实避免上述的“钟摆现象”的关键所在:“期盼、失落、冲突、化解和再上路……”这似乎是数学教育历次改革的一个共同命运;“当然我们可以抱怨,这些问题何以反复的出现,……我们也可反过来看,教育本来就是一种感染和潜移默化。如果明白这点,也许我们走了近半世纪
4、的温温数改路,一点儿也没有白费,业界就正要这种炼历,一次又一次的反思、深化、在深层中成长……问题就是有否吸取历史教训,避免重蹈覆辙。”[2]从而,这也就是我们在当前的一个首要任务,即是应对过去9年中的课改实践作出认真总结与反思。当然,这又是我们在从事这一工作时所应采取的一个基本立场:我们既应充分肯定已取得的成绩,包括通过总结与新的研究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也应高度重视如何能够通过深入反思发现存在的问题或不足之处,从而就可通过解决问题取得新的进步。例如,从这样的角度去分析,为了在当前重新掀起数学课程改革的新高潮(对此或许可称为“数学课程改革2010”),我们就应认真
5、地去思考:“数学课程改革2010”相对于当年的相关工作(可称为“数学课程改革2001”)是否应当完全一样、还是应当有所变化?或者说,“数学课程改革2010”与“数学课程改革2001”相比究竟应当有哪些变化?什么又是我们应当坚持的? 当然,对于已有实践的认真总结与反思应当被看成上述工作的直接基础。以下就从这一角度提出关于如何促进数学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若干具体建议;另外,我们也将以一线数学教师为直接对象提出关于如何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一些建议。一、促进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1.教学方法的改革对于一线数学教师来说,教学方法的改革无疑是最为直接相关的一个问题,而且这也正
6、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即是对于“情境设置”“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动手实践”等新的教学方法的积极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3],从而自然就获得了广大教师的极大关注。当然,就这一方面的实际工作而言在过去几年中我们也可看到一些明显变化,即是由某些片面性的主张转而采取了更为科学、更加辩证的立场。例如:由片面强调“数学的生活化”转而认识到了数学教学不应停留于学生的日常生活,更不能以“生活味”取代数学课所应具有的“数学味”;由片面强调“学生主动探究”转而认识到了人们认识的发展不可能事事都靠自己相对独立地去进行探究,恰恰相
7、反,学习主要是一个文化继承的过程,更必然地有一个优化的过程;由片面推崇“合作学习”转而认识到了教学活动不应满足于表面上的热热闹闹,而应更加关注实质的效果;由片面强调“动手实践”转而认识到了不应“为动手而动手”,并应注意对于操作层面的必要超越。一般地说,人们现今更已建立起了这样的共识:我们又不应以教学方法的“新旧”取代教学方法“好坏”,并因此对新的教学方法或模式采取绝对肯定的态度,对旧的教学方法或模式则持绝对否定的立场,而应明确肯定教学工作的创造性质,也即应当积极鼓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对象、教学情境与教学内容(以及教师本人的个性特征)创造性地去应用各种教学方法。毋庸
8、置疑,上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