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810920
大小:1.07 M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5-31
《2018.10.19 方法精讲-言语3 欧阳 (笔记)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方法精讲-言语3主讲教师:欧阳授课时间:2018.10.19粉笔公考·官方微信方法精讲-言语3(笔记)【说在课前】1.本节课为言语理解与表达的第三节课。前两节课从知识点的角度来看,是一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一节课相对来说较为容易,技巧性比较强,第二节课是对第一节课的拓展、补充。2.之前有提及“重点词”“行文脉络”需要共同分析,前两节课主要讲解了重点词。重点词分为“关联词”“主题词”和“程度词”,“主题词”和“程度词”是两个辅助技巧。3.本节课开始详细讲解行文脉络。行文脉络在前两节课中讲解其他知识点的时候有提及到,今天进行系统学习。本节学习任务:
2、1.授课内容:中心理解题(行文脉络)、细节判断题。2.时长:2.5小时。3.对应讲义:28页-39页。4.重点内容:(1)总句及分句特征。(2)细节判断题解题思维及错误选项特征。(3)相对绝对法的应用。【注意】第三次课学习重点内容:1.总句及分句特征,在梳理行文脉络的时候,一定要掌握总句(中心句)和分述句(解释说明)的特征。2.细节题解题思维及错误选项特征。3.相对绝对法的应用,面对细节题时非常好用。二、行文脉络【注意】1.行文脉络:在学习中心理解题时学习过“两手抓”,“第一手”为重点词,1“第二手”为行文脉络。前两节课重点讲解了重点词(关联词、主题词
3、、程度词)。主题词、程度词为辅助技巧,最主要的方法为关联词。关联词分为转折关系、因果关系、必要条件、并列关系。2.总-分:如“对策+正反论证/原因论证”为典型“总-分”结构,中心句为前文提出的对策。3.分-总:如尾句出现“因此”的结构。4.总-分-总:为“总-分”的变形,在“总-分”的基础上,最后再给一个总句,呼应首句,强调核心观点。5.分-总-分:考查得不多,为“分-总”结构的拓展,如开篇通过“随着”交代背景,然后通过“但是”引出文段的核心话题,最后通过“比如”举例,这就是“分-总-分”的结构。6.分-分:为上节课讲解的“并列结构”,需概括全面、完整
4、。理论要点:把握中心句及分述句的特征。【注意】理论要点:把握中心句及分述句的特点。梳理行文脉络的时候,要找到文段总句(中心句)的位置,找到中心句即可快速得出答案。中心句特征:观点(对策、结论、评价)【注意】中心句(观点句)特征:1.对策:“对策+正反论证”,对策为中心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为中心句。2.结论:结论句,如“因此”引导的结论为中心句。3.评价:作者的评价/态度,可联想到逆向思维(土鳖论),如“别人的观点+转折表述”表示作者不认同这些人的观点,体现作者的评价/态度。分述句特征:1.举例子:“比如”“例如”“……就是例证
5、”等。2.调查报告、数据资料等。23.正反论证。4.原因解释。5.并列分述。【注意】分述句特征:如果读完第一句话不能确定是不是中心句,或中心句的特征不是很明显,后文通过“比如……又如……再比如”解释说明,解释说明是分述句,故剩下的首句为中心句。1.举例子:“比如”“例如”“……就是例证”等引导的解释说明,非重点。2.调查报告、数据资料等:如“中国防灾教育落后”,后文通过数据进行加强论述,“数据”“调查报告”本身非重点。3.正反论证:如“对策+正反论证”,正反论证是为了加强论证对策的重要性,正反论证本身非重点。4.原因解释:如“观点+因为/由于/根源是…
6、…”,原因解释是对前文观点进行加强论证,原因解释本身非重点。5.并列分述:前文提出观点,后文通过“比如……又比如……再比如”构成并列结构,后文是对前文观点进行加强论证,并列分述本身非重点,是为了加强论证文段中心句。6.分述句中即使出现很多“但是、因此”,也是非重点,因为分述句本身非重点。知识链接:总—分(观点+解释说明)中心句后为不同类型的解释说明。【注意】知识链接:“总-分”结构(观点+解释说明):总句(观点)最重要。1.一方面了解、学习总句(观点句)特征;另一方面,在总句难以辨别时,把握中心句后不同类型的解释说明的特征。2.解释说明本身非重点,可略
7、读,剩下的句子就是中心句。例1(2017北京)社会思潮是一面镜子,对社会思潮进行观察认识,可以帮助我们从社会的精神层面更加深入地了解当代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与变迁。中国在经济现代化的同3时,也在经历一个文化现代化的过程。譬如,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新左派”等思潮无不突出而集中地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矛盾,反映了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在一个急剧变动的社会中的感受、经验以及他们的愿望。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社会应当包容多元思想B.不同阶层的文化观念不同C.社会的现代化离不开传统文化D.研究社会思潮有助于理解社会【解析】1.问“意在说明”,为中心理解题,重点
8、词、行文脉络两手抓。“社会思潮……现代化的过程”论述“社会思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社会的方方面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