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

ID:37800226

大小:5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31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_第1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_第2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_第3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_第4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关键词:探究式学习的本质、创设情境、寻求、探究的度。  基本观点:从探究式学习的本质特点去谈教学中怎样进行探究式学习。  新课程要求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要转变单一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索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倡导探究学习。教育学博士余文森教授认为,探究学习也称发现学习,其本质体现三个方面(1)问题性。问题是探究式学习的起点和主线,也是它的归宿。它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是它的核心,学生能否提出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问题并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

2、关键。(2)过程性。它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一方面暴露学生的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新成果的过程(3)开放性。其特点是学习目标整体化、学习过程个性化、学习评价多元化。注重知识,更注重能力,注重认知,也注重情感体验,其目标具有开放性;它强调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过程具有开放性;其评价强调多元价值取向,不仅允许对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答案,且鼓励学生独辟蹊径,其评价具有开放性。探究式学习是体现学习的真正价值,实现有意义学习的一种重要

3、的学习方式,因此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要求,已经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  探究性学习的探究形式有个体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集体讨论探究。而这些形式又不是独立的,是几种形式的有效结合。  探究性学习,根据其本质特点和形式,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创设教学问题情景,激发探究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没有问题和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就难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也就不会深入地思考,那么学习就只能浮于表面,流于形式。《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重从学生的生活情境,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出发,为学生提供数学活动的机会,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乐趣

4、。因此教学中,可结合学生心理特点,从已有经验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巧设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于情景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探究的兴趣。  如:在教学倒数的认识时,就可以从问题入手。(板书:倒数的认识)问:看了这个课题后,想知道什么?引导生说出想知道倒数的意义、方法;再让学生去自学倒数的意义;自学后,让生说出倒数是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生在说的过程中,师可以有意用动作让生注意“互为”两个字。再剖析意义时,让生把这一句话分成两部分读。(1)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2)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讨论,哪一种读法好?说说想法。师根据生说的理由板书:条件:乘积是1

5、,结论:两个数互为倒数;师让生说出这样的算式来验证,且用因为和所以来说;再想这句话中的关键词是哪些,该怎样理解,说出自己的想法;生反复读后,可能会说出“互为”、“乘积是1”“两个数”等;让生讨论后得出“互为”是互相成为一种关系,“乘积是1”不是指和为1,“两个数”可以是整、小、分任意数,只要相乘得1的数就可以;此时,可让学生说出一些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最后让学生探讨出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的结论。这样,始终把问题贯穿于整节课中,生的思维都处于一种积极状态,让生自己去探索,在探索中得出结论。  又如:教学“循环小数的认识”时,为使学生理解“循环”一词,可创设这样的教学情

6、景:让第一排的学生报数,依次从1报到8,其他的学生注意听;师让第一排学生继续报下去;师做手势让生继续报。报着报着声音渐渐小了,最后满脸疑惑不愿报了;其他学生可能就会笑,说,看你们怎么报下去;累死你们。此时,师顺着生的话,问:为什么会这样?能否找到规律呢?生讨论汇报:1、2、3、4、5、6、7、8的出现是有规律的,顺序不变,不断重复出现等。从而归纳得出“循环”的含义。在这里,师不必把“循环”一词的含义直接传授给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活动理解,从而获得最深刻的的概念。  可见,生动有趣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策略,学生有了兴趣,学习活动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7、一种愉快的体验,使他们感到“数学好玩”的乐趣。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精选探究材料,为学生提供时间与空间,让生自主探究。  《学记》云: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师应把独立发现和探究的机会让给学生,应提供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独立分析事实,只有当学生在具体事实与结论之间建立联系时他们才会体会到发现的乐趣,这也加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并很想将其付诸于实践。  在教学面积1平方米时,一师让生用已学的面积单位测量文具盒、课桌、黑板的面积后,提出想测量整个舞台的面积,应选取哪个测量单位计算?生:用1平方分米为单位来测量。师让愿意测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