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799071
大小:3.79 M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5-31
《上海闵行区七宝文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七宝老街茶艺家具文化博物馆提案上海三蒲家俱有限公司1“十年看浦东,百年看外滩,千年看七宝。”上海市闵行区的七宝古镇,是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被誉为“大都市里的明清街”。七宝古镇始建于宋,是一座既有江南水乡自然风光,又有悠久人文内涵的历史古镇。也是一所坐落在城市里的水乡古镇,风景如画。2七宝的传说晋代著名文学家陆机、陆云,人称“云间二陆”。陆氏后人曾建家祠于吴淞江畔之陆宝山,初名陆宝院,后更名陆宝庵。五代时吴越王钱鏐巡游驻庵,赐金字莲花经一部曰:“此乃一宝也。”因改名七宝寺。后江水啮岸,三移其址于蒲汇塘之北。宋初七宝里人张泽舍宅拓寺
2、,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赐额“七宝教寺”。志云:“镇无旧名,因寺得名,寺无它重,因镇推重。”七宝历史千年绵延,有史可据。然在民间流传着“七件宝”之说。曰:飞来佛、氽来钟、金字莲花经、神树、金鸡、玉斧、玉筷。飞来佛实为南教寺如来铁佛,传说由天上飞来,实系明万历年镇人徐泮募资筹铸;氽来钟系明永乐时七宝寺住持僧博洽筹建;传说从河中浮来。金字莲花经乃吴越王钱鏐之妃用金粉工楷写成;梓树为千年古树,在原七宝教寺内。此四件为实物也。而玉斧传说和建造蒲汇塘桥有关,建桥之初,难以合拱,众工匠无策之际,来一白发老者,顺手拿起桥堍店家一把
3、斩肉之斧扔于桥下,以垫桥基,塘桥由是得以建成。玉筷说古时皇帝赐功臣一双玉筷,能驱毒避邪,功臣将其藏于镇北蒋家桥之东堍桥柱内,后被人盗走,桥柱上遗留下一双筷印。金鸡则说镇北高泥墩下藏有七缸金八缸银,由金鸡守护,而所埋金银须由九子九媳之家方可挖掘。七宝是一个千年古镇,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七宝镇是“北宋遗存”下来的千年古镇。从后汉到宋初是七宝镇的形成时期,宋初七宝镇“因寺得名”后,进入了一个发展期,明清两代是七宝镇的繁荣期。历史与传说在七宝交相辉映,铸造了七宝曾经有过的辉煌。今日七宝仍将与时俱进,以新时代的精神,在新世纪的大道上阔步前进。3
4、七宝的街巷体系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城镇格局之一:“街---宅---水---宅---街”格局;“街”是包罗各个民居的网络,南北街宽3~4米,沿街商业建筑呈东西布局;“巷”就是居住出入的步行小道,宽2米左右,直接与每户居民相连。因内部住宅多南北朝向,因此东西街巷较多。七宝水乡的街道给人以亲切、热闹的感觉,店面接店面,各样商品就在身边,人声喧嚣,色彩斑斓,一派活力景象。交通道路生活化,住宅、商店与乡镇公众生活相交织,一份空间几种用途,是经济精明与民风淳厚的共同体现。狭窄的街道辅以2层楼高的临街建筑,同时有河流水景贯穿城市内部,形成怡人的街道
5、尺度和水体景观,使七宝具有了一般江南水乡的布局特征;而水系与城市干道成十字相交,方正对称的布局形式,又使七宝古镇有别于同里、周庄而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七宝镇史据已逾千年,明朝时期便乘纺织业之利而富甲一方,已有“邑之巨镇”之称。按理七宝镇应有若干较古老的建筑存世。但实际情况却是除了“解元厅”、“斗姆阁”等少数古建筑外,既无深宅大院,更乏高第名宅,主要街道两旁的大都是民国年间的建筑。4古老的七宝镇,有古老的河流、拱桥、寺庙、街道、风俗、物产、传说、歌谣。七宝的老街深巷是北宋的遗存,亭台楼榭是明清风格。这座典型的城中之镇是离上海市区最近的
6、古镇,也是上海传统乡俗文化的一个缩影。上世纪末,七宝镇领导决定挖掘古镇埋藏的旅游资源,还原古镇。他们重修七宝寺,重建七层高的七宝古塔;修缮解元厅、张充仁故居和斗姆阁;仿制七宝传说中的“七件宝”,分别置于古镇主要街口;恢复各具特色的作坊、老字号商店、名人故居和传说遗址;老行当、蜡像馆、当铺保留着几十年、几百年前的生活场景;再造戏台,表演社戏;建立斗鸡、斗蟋蟀两个场地,重新发掘皮影戏,等等。自古以来,七宝古镇一直商贾云集,人文荟萃。白天旗幡飘拂,夜晚灯火阑珊。明清两代,七宝风调雨顺,鱼米丰饶。四时节令,都有过节的理由。户户张灯结彩,贴
7、门符、进香火、制糕团、拜祖先。现在的七宝古镇也在恢复一些老节日,比如七星节、鬼节等,照例要吃油条、喝豆浆,更要孝敬父母、师长。经过两年多重建改造,往昔古镇盛景重现,南大街形成餐饮小吃一条街,汇集七宝羊肉、方糕、海棠糕等传统特产;北大街则为乡俗文化旅游购物一条街,展示七宝剪纸、结花篮等手工艺。古镇的魅力,来自现实与历史的反差。五教俱全的小镇文化折射着海派文化。这一切,都是希望让几遭失传的乡俗文化枯木逢春,让老照片中展示的点滴乐趣重新归来。5“闲眺半径月,醉品一壶春。”七宝古镇上的茶馆、茶楼、茶客之多,历来远近闻名,茶馆店大多依街傍水
8、而筑。茶馆就像万花筒,人来人往,它就是古镇老街的韵味。过客步履匆匆,谁说“偷得浮生半日闲”,老街的茶客们却偷了一生闲。喝茶品茗,聊天听闻趣事,听书评弹评话等,闭目养养神,悠哉悠哉。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