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生习作的模仿与借鉴

谈学生习作的模仿与借鉴

ID:37791006

大小:2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31

谈学生习作的模仿与借鉴_第1页
谈学生习作的模仿与借鉴_第2页
谈学生习作的模仿与借鉴_第3页
谈学生习作的模仿与借鉴_第4页
资源描述:

《谈学生习作的模仿与借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谈学生习作的模仿与借鉴语文教学中的习作教学是为学生的生命奠基,在语文教学上尤为重要,是语文的“半壁江山”。然而,长期以来很多学生怕写作文,究其原因:有的说没东西可写;有的说不懂怎么写。总之,作文令很多孩子、家长,甚至教师头痛。我觉得习作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勤读书,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的前提下,针对学生不懂怎样来写这个问题。从“模仿、借鉴“入手,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借石——模仿、借鉴的目的我们每个人写作时的个人水平都是有限的,更何况哪些正处在学习、探索之中的学生,所以可以引导学生借鉴一些别人的文章

2、,使学生在自觉或不自觉之中学到一些为文之法。我认为可以锻炼学生的潜词造句、谋篇布局、以及立意选材等方面的能力。其理由如下;1、模仿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模仿是人的一种本能,这本能可以说是与生俱来。人一生下来就开始了模仿,模仿走第一步;模仿说第一句话;模仿教师写字、读书……可以说没有对他人的模仿,只能产生一个像大家熟悉的“狼孩”等异样的人。那么我们在对学生进行习作教学时也应该遵循这一规律,引导学生去模仿、借鉴。当然我们也反对对他人为之法的生吞活剥、生搬硬套,更要反对对他人作品的抄袭。画家齐白石先生说过:“学我者生,拟我者

3、死。”,搞艺术离不开一个借鉴、模仿的过程,只有博采众家之长,才会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做文章也是如此,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模仿意大利诗人但丁的《神曲》,给自己的小说命名《人间喜剧》;鲁迅先生模仿了俄国作家果戈里的艺术构思、语言风格、表现手法等,创作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这些都是一些成功的模仿与借鉴的案例,他能够汲取精华,灵活运用,与抄袭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抄袭是整句、整段、整篇,甚至连文题都照用不误的录像式照搬。丝毫没有自我的构思、立意和语言表达。我们在批阅作文时常常会发现一些文章似曾相识,但也要注意别把一

4、些只有模仿的文章当成抄袭之作。2、模仿与借鉴是一条捷径我们经常说的几句口头语“依葫芦画瓢”“照猫画虎”,就是这个意思。有时,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画一个瓢,我们可以拿一个葫芦。照其形状画,便可以得到“瓢”。但如果你没有见过瓢,却拿来一个西瓜,先画一个西瓜摸样,再另行改之,一则浪费时间,二则你可能很难画出真正的瓢的形状。我们为什么不走一条捷径呢?对于学生习作来说,我们有时就是要学生学会一些表达的方法,我们为什么不拿现成的“葫芦”让学生更快的去掌握它呢?课文中的名家名篇,其独特的表达方式、结构特点,也可以让学生去尝试一下。

5、如:学习了一些写景的文章后,可以要求用学到的“移步换景法”、“定景换点法”等方法来仿写一篇写景的文章,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二、攻玉——模仿与借鉴的方法1、要学会“分析”俗话说“会看看门道,不会看热闹”,好的文章一般都有其独特的语言感染力;独特的立意选材或独特的结构安排。我们在进行习作教学时一定要注意针对不同文章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分析,采撷名家名篇中一颗颗闪亮的“珍珠”为我所用。使学生能通过读书不断积累语言,积累写作方法,积累写作内容,积累范文,不断提高作文能力。2、要学会“拿来”在模仿与借鉴时,要教学生会“拿来

6、主义”。要善于鉴别,弄清我们的真正目的,我们的模仿与借鉴是要学习别人在为文上的长处,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与谋篇布局等方面的能力,取长补短,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所以我们要学会“扬弃”。在教学中要注意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引导,使学生找到适合与自己的表达和描写方法——拿来运用,然后去进一步的提高。为将来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打下基础。3、要学会“运用”学生积累的词汇、语言、表述等方法多了,自然就有了表达的愿望,但还可能对这些方法不能灵活的、得心应手的去运用。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加强训练,由易到难,设置坡度

7、;由低到高,设置梯度。逐步深入,逐步提高。分阶段、分层次的进行有目的的训练,使学生真正做到熟能生巧、熟练、灵活的运用一些写作方法。达到我们模仿和借鉴的目的。4、要有“创新”首先指出,模仿并不妨碍创新,二者也决不是对立的,结构的模仿并不妨碍立意的创新;语言表达的模仿也并不妨碍思维的创新。很多时候,模仿是创新的基础和前奏。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仿中有创”,写出有新意的文章来。总之,引导学生进行习作的方式有多种多样,我们应该改变思想观念,决不应该反对模仿把仿作打入冷宫,而应当适时引导,使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写作

8、方法,做到能“借他山之石,攻我之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