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比例

第四单元 比例

ID:37784457

大小:275.00 KB

页数:45页

时间:2019-05-31

第四单元  比例_第1页
第四单元  比例_第2页
第四单元  比例_第3页
第四单元  比例_第4页
第四单元  比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 比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比例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内容有: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3.比例的应用共三部分。本单元是在学习了比的有关知识并掌握了一些常见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学习比例的有关知识及其应用。比例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绘制地图需要应用比例尺的知识。比例的知识还是进一步学习中学数学、物理、化学等知识的基础。另外通过对正比例与反比例知识的学习,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数量之间关系的认识渗透函数思想,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二、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2.理解正比例和反

2、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4.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5.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6.渗透函数思想,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三、教学重点: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2、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

3、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四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归纳等方法建立明晰的概念。本单元课时安排共(7课时)第一课时课题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单元课时教材分析备注: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知道比例各部分名称。2、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定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难点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定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教法三疑三探学法自学、合作、探究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10分钟)(一)直接引题同学们,操场上和教室里的两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有什么特点?(二)

4、针对课题设疑。请同学们,针对本节课题你想知道哪些知识?请说一说。预设:1、什么是比例?2、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3、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什么作用?老师将大家提出的内容整理、补充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希望能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帮助。请看:(三)出示自探提示:1、什么是比例?2、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3、什么是比例的基本性质?4、怎样判定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四)学生独立自探二、解疑合探(15分钟)(一).小组合探。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二).全班合探。1、比例的含义。2、说出比例各部分的名称。3、通过比较,

5、说说比例两个外项的乘积和两个内项的积有何关系?4、说说判定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方法。(三)即时练习。出示课后做一做,并让学生解答。三、质疑再探:(3分钟)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谁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四、运用拓展(17分钟)(一)学生自编关于折扣的习题。(二)教师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习题进行交流。(三)全课总结1.学生谈学习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谈一谈.2.学科班长评价本节课活动情况。(四)作业设计1、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6:10和9:1520:5和1:41/

6、2:1/3和6:40.6:0.2和3/4:1/42、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定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6:3和8:50.2:2.5和4:501.2:0.75和0.8:51/3:1/6和1/2:1/4板书设计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教后反思第二课时课题解比例单元课时教材分析本节主要介绍什么是解比例,以及解比例的方法。备注: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解比例。2、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教学重点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教学难点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教法三疑三探学法自学、合作、探究教具学具多

7、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10分钟)(一)直接引题同学们,我们上节学习了比例的基本性质,那么比例的基本性质还有何作用呢?(二)针对课题设疑。请同学们,针对本节课题你想知道哪些知识?请说一说。预设:1、什么是解比例?2、怎样解比例?老师将大家提出的内容整理、补充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希望能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帮助。请看:(三)出示自探提示:1、什么是解比例?2、怎样解比例?3、解比例应注意什么?(四)学生独立自探二、解疑合探(15分钟)(一).小组合探。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二).全班合探。1、说出解

8、比例的含义。2、说说解比例的步骤。3、说说解比例应注意的问题。4、说说例二应如何解答?(三)即时练习。出示课后做一做,并让学生解答。三、质疑再探:(3分钟)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谁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四、运用拓展(17分钟)(一)学生相互出一些解比例的习题。(二)教师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习题进行交流。(三)全课总结1.学生谈学习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