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770844
大小:3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30
《教学札记:我手写我心,敲开写作之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手写我心,敲开写作之门在沿海城市的农村学校从教近10年,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倍多感慨。这与他们生活环境、习惯密切相关。以粤语系为母语的人群,生活圈都是以讲粤语为荣,爱听粤语广播电台、流行歌曲,喜看广州台及港台电视的粤语版节目。常伴日常生活的电视节目,但凡普通话版的新闻、连续剧连大人都不愿意看,更何况孩子,学生没有了学习国语——普通话的机会。他们少与其母语外系外的人交往,抵制其它方言,一概将讲粤语外的人称为“捞”。随着改革开放的政策,村里涌进了众多打工、做生意的外地人。生意买卖、一部分租住在村庄,融入了他们的生活圈,自然而然,普通话成了大家共同的沟通的语言。
2、学校也有了讲各种各样方言的同学,那种状况多少得到了改善。学校教学,阅读、写作使用普通话,可能作为教者的我本身是讲客家话语系的缘故,对粤语研究不深,较难在教学实践中将普通话、粤语灵活地结合,感觉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的过程很难很艰辛。天生讲普通话的孩子在得天独厚的写作优势。一生下来就以普通话为母语,到上学时,已积累了大量的语言素材,他们直接表达容易简单得多了,别的语系的人这个过程是转弯抹角的,听到普通话后先翻译成自己的母语,然后又将熟悉的母语翻译成普通话,迂回曲折一番后才说写出来。可想而知,这个训练过程是多么繁杂。为了迅速地有效提高这一状况,这几个学年的循环的教学
3、、摸索,有了不少的感悟。一、坚持普通话教学、交流,创设更多接触普通话机会。学生的学校学习生活,是学习国语的关键和唯一有效机会。其实学生在校这一时段的学习又是有限的。学校的老师,一部分就是纯正的番禺人,老一辈的,普通话极力想说,教学也不过是勉为其难。一部分本土的年轻教师,熟谙粤语与国语之间的巧妙联系,教学能将两者完美结合,也自成体系。我上课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尽量让学生在校师生、生生的交流讲普通话。回家要求学生每天看中央台新闻联播,少儿节目,主动与居住在附近出租屋的外来人员用普通话交谈。上课前3分钟,有时让学生说一段经历、见闻,有时让学生朗读诗文,有时安排一些
4、读书、读报课,不断培养他们与人交流的愿望。学生读、讲的机会多了,心顺口顺,自然写起作文速度就提高了。二、读写结合,找准训练点。每新接手一个班,首先要做的第一项作业,便是要求学生每天写日记,让学生把记日记当作家常便饭,日常所需。这种“魔鬼式”的强化训练,看似残忍,实则能与以上读书、交流活动结合起来,改变一些表达习惯,提升日常表达能力。学生心之所想所感,眼之所见,耳之所闻能随时用笔来自我表达。结合教学随时信手掂来一些题材让学生进行小练笔。口语交际课、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外阅读活动、学校举行的节日庆祝及文体艺术节活动,校会系列都成为学生创作的素材。让学生将在课内课外
5、阅读积累的语言材料,学到的表达方式,运用到习作中去。有时为了学生表达得更具体,生动,得到练笔的机会,会灵活地处理教材。一些作文、口语交际,根据实际,先写再交际或先交际再写,交替反复,让学生乐写、爱写、善写。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创作兴趣,还不时展示他们的作品,在班上读好日记,好作文,张贴有学习园地上,寄到报社投稿,让同学间互读互赏。三、组织各种活动,丰富写作资料。学生生活只有充实、丰富多彩,笔下才会言之有物,才会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表达愿望,根据教材的编排,周围环境的变化,身边发生的事情,有意无意地组织一些活动。学生表达的具体,描写的生
6、动,与观察能力的训练密切相关。凭空说教也无济于事。为了让学生观察、刻画人物,揣摸他人内心和自己的心理活动,在班里组织了“画猪尾巴”、“吃鸡”、“厨房用具洗澡”等有趣的游戏活动,游戏结束,马上进行写作,评议。课本剧的表演是最经常进行的,有时是课堂上一个片断的表演,动作、神态、语言的模拟;有时是一篇课文完整的演绎,人物的组合,语言的创编,道具的制作,学生津津乐道,投入其中,配合完成的习作往往会充实,充满生趣。对家乡的感悟题材形式很多。学生对自己身边的事物并没有特别留意,缺乏发掘美的意识。带学生登上学校最高层,草河的田园美景尽收眼底。让学生从东南西北由远及近或由近
7、及远感受家乡的美。我还将孩子们的一举一动用数码相机拍摄下来,输入电脑后,在教学平台播放,这种记录式的画面充满情趣,写作时一发而不可收拾。一天教室窗外的涌里爬来一庞然大物,许多村民在围观,也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原来是村里的疏浚工程,请来水上挖掘机开挖淤积了几十年的河涌。第二天一早,我把我班的学生带到了挖掘现场观看,还现场采访了负责此项工作的村干部和一些老者。课本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刚好有家乡环境保护这一方面内容,此次的调查采访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难得的机会。有一篇文章,是有关放飞理想的风筝的:一位残疾教师如何与孩子一起放风筝。为了加深学生的体验,我让学生自己制作风筝
8、,写上自己的理想,到学校足球场也放飞自己的理想,到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