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768641
大小:3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30
《怎样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怎样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河西春雷学校马海珍“自主、合作、探究”这作为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精神内核。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也就是以往的应用题是教师教学的一大难题,更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障碍。传统教学则难以培养学生文化科学知识的传递式复制功能;现代教学观则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价值追求,越来越倾向于‘活动——体验’模式下的生成本体论。针对教师在具体实施中遇到课堂上关照差生,让优生和差生共同进步的即解决生成的课程资源进行调控。探索有限40分钟之间的矛盾、冲突,激发学生解答应用题的兴趣,使学生学得快乐,在快乐中学习。能
2、更好地把握解答应用题的思路,提高解答应用题的逻辑思维能力,根据以往教学经验特作如下小结。一、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并作为一种普通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而应用题则是数学中的重中之重,掌握它,可以解决关系和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明白数学的定性认识学习应用题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学习兴趣,一切都无从可谈,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努力做到相互理解,视界融合,全息互动,充分发
3、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朋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采取的方式为:分组交流、亲身体验、动手操作、自选学习方式、情境教学等。二、疏通解答应用题的思路。应用题之所以难学,首先是因为应用题条件和问题本身就难以理解,但更难的是条件和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使许多学生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怎样去想。我认为解应用题就是要抓住条件和问题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师生的思想、情感、言行,来加快理解解答应用题的思路。1、在快乐中寻找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应用题中已知条件是用一些文字叙述一件事情,由这些事情的叙述而提出两个以上的条件,它
4、们所求问题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它是解题的依据。那么怎样才能依据条件寻找数量关系找到解题的思路呢?可以先开展分组交流,小组内“交头接耳”口里讨论着、手指划着题目中的条件,再组织各组代表交流发言,对说错的要引导正确方法;对说对的要给予表扬、赞许。这是建构主义学习观主要表现在围绕学生的学习上进行的。2、从直观的线段中寻找数量关系从线段图中寻找数量关系,就是把应用题的已知问题来用线段图的形式表示出来,特别对小学高年级的分数应用题,尤其应该这样,它更直观、形象、便于思考,便于师生交往,相互沟通。如:一根绳子,第一次用去它的米,
5、第二次用去,还剩4.6米,求铁条的长?针对上图,让学生在教室里一片“乱哄哄”地开展交流,交流后选派代表发言,教师激发学生要听课清楚,再请没有专心听讲的同学站起来说一遍,老师说:“××,你没有听清楚吧!老师猜对了吗?这样间接的批评,能被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接受,使师生的距离近了,并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3、让学生轻松地从已学的概念或公式中找出数量关系。从概念、公式中寻找数量关系,就是让学生透过对以往知识经验的反思、收集、探究,就是再发现、再加工,拓宽解答应用题的思路。如质数概念、表面积概念、圆的体积公式等等。如一
6、种长方体纸盒,长3.5米,宽2米,高1.2米,做这样的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硬纸板?这个纸盒的容积是多少?这题首先让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第一问题求纸盒的什么?第二问题是求纸盒的什么?它的公式是什么?怎样求?让学生理顺思路,学生表达,再设疑质疑,合作探究,能不能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继续展开议论,营造和谐的相互学习氛围。三、让学生亲身体验。教室是学生学习应用题的重要场所,野外更是解答应用题的重要途径。现在有许多资料表明,一些发达国家的课堂可以设在田野里、大树下、小河边……这样让学生便于操作,亲身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7、探究。如四年级下册中的植树问题:在一条长100米的路旁植树,每隔2米植一棵,共能植多少棵?这类题目要关系到加“1”的问题,让他们动手植,亲自在数一数,为什么要加“1”,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并且再遇到这类问题就能很快做得正确。再如:一块地比另一块地高出5米,把高的这块地往洼的地上填土,高的地挖掉几米,则两块地就一样高了。没有亲身体验的人,肯定会充满自信地说,挖5米嘛!这样就大错特错了。如果老师在课堂上一味地去讲,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学生一时明白,也很快会忘记的。只有学生亲身去体验,才能增强学生解答应用题的兴趣,有助于提高
8、教学质量。当然,指导小学生学习和解应用题,方法并不是否唯一的,但不论采用什么方法,都一定要有利于使学困生得到进步,倘若学困生都懂了,还怕其他同学不懂吗?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