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企业绩效治理中的应用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企业绩效治理中的应用

ID:37738485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30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企业绩效治理中的应用_第1页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企业绩效治理中的应用_第2页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企业绩效治理中的应用_第3页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企业绩效治理中的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企业绩效治理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企业绩效治理中的应用【摘要】在西方治理思想日益流行于我国企业的今天,许多企业在借鉴时因脱离实际而并未取得预期效果。本文在分析我国企业绩效治理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将以人为本的理念与绩效治理相结合,论述了量化绩效治理在企业实践中的应用。【关键词】以人为本绩效考评量化治理一、我国企业绩效治理中的问题在我国企业与国际化接轨的同时,一些西方治理思想随之进入,品牌治理、学习型组织、零库存等一时风靡中国企业界,高薪聘请国际知名咨询公司进行战略规划也成为时尚,但目前看来这些前沿思潮对我国企业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远未达到预期目标。究其原

2、因,除脱离实际以致使战略理念流于形式外,不合理地使用相关治理方法也使企业在运行中事倍功半。在绩效治理的实施中,我国企业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过于强调内部竞争。长期以来,许多企业家认为内部竞争有利于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创造出更高的生产价值,树标兵、评先进被企业广泛采用。一般认为,通过这种方式能使员工有相应的对照目标,鼓励先进激励后进,以促进企业绩效的不断发展。不可否认,适当的内部竞争可给予员工一定的压力,促使其不断努力进取,然而过分强化内部竞争则会产生巨大的负面效应。(1)传统的奖励表彰制度往往是奖励少数人,而忽视绝大多数的

3、成绩。治理学上有一条闻名的80/20原则,然而却被许多企业治理者误用到绩效评定上,他们认为,企业中有20%的员工是优秀的,70%水平一般,其余10%则表现较差。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设置的奖励标兵制度,在激励少数的同时由于忽视其余人员的成绩,则可能产生负面效应。假如大多数人在事先就会得知谁最终会成为受到奖励的人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便会受到更大的挫伤,导致怠工等反面激励结果。(2)过强的竞争可能造成相互打压。假如企业对于考评制度过于刻板,在强化竞争的同时限制最终的奖励数量,则可能造成打压对方来突现自己的结果。于是,同级间相互诽谤、指责他人,上

4、级则将下属的成果据为己有,而下级对于命令消极不合作等等,这些不但背离了既定的准则,还会对企业的发展与内部气氛造成极大的消极影响。2。绩效考评流于形式。尽管国内企业对于科学治理方法的运用正在不断加深,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许多制度只是简单的摆设,绩效考评流于形式。(1)绩效薪酬制度与企业战略、文化不匹配。例如,在创新型企业中,企业应该鼓励员工积极创新,答应研发过程中的错误及损失,若考核制度对出现错误要进行惩罚,则会造成创新不如保守的情况。这种不匹配不但会令企业制度成为一纸空文,还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2)绩效考核制度设置不合理,

5、薪酬结果与资历级别挂钩而非岗位绩效,打消员工的积极性,使绩效考核失去原有意义。3。重结果轻过程。在许多企业中,最终的工作结果与成绩往往是决定员工薪酬或晋升的唯一指标。在这种制度下,努力工作但出现成果周期长的员工难以得到奖励,从事短期见效工作的员工却得到表彰或提升,因此轻易造成治理者与员工的短视行为,忽视远期目标的规划与实施,不利于企业的长期持续发展。二、建立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管子》中有言,“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这也是“以人为本”的最早出处,说的是重视人民需求事关一国的兴盛发达。现代企业建立以人为本的治

6、理理念,就是治理者要重视员工的个人需要,在绩效考核中要充分照顾到每个员工的不同情况,建立以员工为本的激励机制。基于上文对我国企业存在相关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建立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应把握以下要点:1。不限制奖励对象的数量。玫琳凯公司的创始人玫琳凯·艾施自上世纪60年代末起就在公司内部实施了此种措施,她承诺,只要员工能完成既定的销售任务,次年就可以得到一辆凯迪拉克的使用权。在初始推行的1969年,有5位员工获得此项权利,到2002年享有该权利的已经达到7万人。由于没有名额的限制,员工都会积极努力地工作,玫琳凯的公司价值也随着获得奖励人数的

7、上升而不断飞增。这种制度消除了固定奖励名额的弊端,员工只要努力工作就有平等获得奖励的机会,虽然奖励数额的扩大会增加公司在此方面的开支,但却造就了员工奋发进取的工作态度与公司更多的经营利润。2。以外部竞争代替内部竞争。一个企业实力的体现,不是看其内部的竞争程度,而是它在与对手的博弈中是否能取得优势。企业治理者应避免过分强化内部竞争产生内耗,而应将员工的竞争引到外部,积聚所有优秀员工的合力为企业的目标奋斗,这样方可在与对手竞争中造就明星企业。3。明确绩效考核的标准,量化奖励与表彰的条件。明晰的标准有利于员工根据目标设定相应的行为方式,也为

8、企业最终的考核提供了便利。把获得奖励与表彰的条件定量化,可以避免定性化模糊或主观判定偏差造成的不公,有利于提高员工心理的公平感。4。对不同人设定差异化的考核奖励制度。这类“因材施教”、分类考核的方法在一些欧美公司已经得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