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论文: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的非预设生成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的非预设生成

ID:37732546

大小:14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9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的非预设生成_第1页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的非预设生成_第2页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的非预设生成_第3页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的非预设生成_第4页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的非预设生成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的非预设生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数学论文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的非预设生成【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为实施有效教学去进行精心的预设,可在课堂教学的动态变化中,再好的预设也不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意料之外的情况常常发生,为此教师应及时捕捉,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灵活地据情施教,促成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更加精彩.【关键词】新课程数学课堂非预设生成教师教学事先都有一个“静态”的计划性的教案,在教案中都预设好每块知识的教学目标,带着个人的主观色彩,细致而详尽.教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任务,按照事先对课堂环节、教学过程等一系列展望性的设计,一步一步引导学

2、生朝预定方向前进,每当学生的思路与教案不吻合时,教师往往会千方百计把学生的思路“拽”回来,得出预设答案.教案成了“看不见的手”,支配、牵引着教师和学生,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教学过程成了教师心中有数的“表演”.课堂教学是一个个鲜活生命在特定情景中的交流与对话,是千变万化的,是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数学课堂上常常会生出一些意料之外的新信息、新情况、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尤其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发挥时,很多教师事先预设的不一致的意外的情况突然迸发出来,再思维周密的教师可能也无法滴水不漏地预设完美.

3、这些非预设情况可能会让教师措手不及,于是有些教师担心影响自己的教学任务和进程,以“我们以后研究”或“自己先回去思考”搪塞过去,错失学生的“生成性资源”.如果我们的课堂只有老师的单方面演绎,将是单调的,正因为有了学生的思绪飞扬、思维火花的点燃,课堂才显得丰富.那么当数学课堂中出现非预设情况时,我们该如何面对,如何促进生成,绽放精彩?一、打破预设,催化生成案例1师生共同证出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后,教师给出一道练习:如图1A、B两点被池塘隔开,在AB外选一点C,连接AC和BC,怎样测出A、B两点的实际距离?根据是什么?生1:分别在

4、AC,BC上找出中点D、E(如图2),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以得出AB=2DE,即只要量出DE的长,AB的距离就可知道.DECCBADEABABC图1图2图3第6页共6页(学生都为此题的简单及能顺利运用刚学的新知识解决问题而高兴)教师(追问):是否还有别的方法?(期待学生能回答出预设中常规的测量方案)(学生顿显疑惑,开始努力思考,不少同学开始互相讨论,有些开始动手画草图了)生2:延长AC到D,使CD=AC,延长BC到E,使CE=BC,连DE(如图3),根据DDCE≌DACB(SAS),可以得出DE=AB,所以只要测量出D

5、E的长度就可以了.(学生听完,显出了悟的神情,上述两种方法都在教师的预设范围内,这时有个学生站起来)生3:我有个测量方法,不知道行不行?使∠CAB=60°,∠CBA=60°,这样DABC就是等边三角形,那只要量AC或BC的长,AB的长知道了.(尽管学生的表述不是很完整,教师却意识到这可能是新想法产生的起点,于是放手让生3在黑板上画出测量草图(如图4).考虑到之前没有接触过测角仪,教师又特意介绍了测角仪的功能,并引导学生完善测量步骤,课堂内顿时沸腾了)ACBABCABC图4图5图6生4(迫不及待跑上去画出草图,如图5):那

6、我也用测角仪在A处测得∠CAB=45°,在B处测得∠CBA=45°,这样DABC就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再用卷尺量出AC或BC的长,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和勾股定理的知识,也可以算出AB的长了.生5(马上站起来):我的方法比你的简单,我用测角仪在A处测得∠CAB=90°,在B处测得∠CBA=45°,再用卷尺量出AC的长,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知识,不用算,就求出AB的长了.(如图6)(这时教师及时点拨,上述同学的思路都朝着用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这些特殊的三角形来解决问题,大家想想还有方法吗?)生7:刚才还用到了直角,老师,我在想用

7、测角仪在A处测得∠CAB=90°,在B处测得∠CBA的度数,比如我测出是50°,再用卷尺量出AC或BC的长,能不能计算出AB来?(多么精彩的提问,一下子就将同学们的思维从特殊到一般,提升了一个高度,尽管这个问题要在九年级才能解决,但是学生已初步从数学建模的思维高度,智慧地生成了运用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认知结构.教师表扬并肯定了学生的思路,然而教师觉得还不够.)师再问:能否用一般三角形来解决这个问题?(尽管学生目前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但将对思路的扩展起到作用)本次教学中,虽然学生的回答打破了教师原先的预设

8、,打乱了原先的教学程序,但是这样的教学环节更有利于拓宽、深化教学目标,更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回答往往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亮点,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教师要在学生的回答中获得有价值的思考或材料,把握住资源,组织好教学,或许能意外生成.再如有位教师在勾股定理运用一节的教学中,给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