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如何培养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ID:37732160

大小:1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9

如何培养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_第1页
如何培养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_第2页
如何培养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_第3页
如何培养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_第4页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河南省小学思品论文评选参赛作品让品德教育渗透孩子的生活姓名:郭萌萌单位:孟津县朝阳中心小学电话:15036774668让品德教育渗透孩子的生活  思想品德课大多数课文都是优美的故事,且课文多带有丰富多采的图画。如何在思品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有积极作用的意识倾向,这种意识倾向必须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在思品教学中,可通过各种手段创设与课堂内容相应的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教学情境。电教手段不受时间、空间

2、限制,能够生动、具体形象地把某些行为情境“迁移”到课堂上来,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时空,使学生入境动情,学得生动活泼,有兴趣。如教学《遵守交通规则》这一课,在教室内腾出一条“马路”,安排两个学生模拟车辆,重现一次“因违反交通规则而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那触目惊心的一幕,从而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与思考,自然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与此同时,也让学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懂得遵守交通规则是多么重要,从而增强了安全意识。   创设问题情境。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起源于问,学总是和问紧紧相连的,且随问题深

3、人而深入。没有问题,就不能激发思维。教学过程中要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提示引导,让学生面对新知时,能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与技能,通过积极的主动思维活动去解决一个又一个新的问题,把学生引进主动探索知识的轨道。如教学《我们热爱班集体》一课“明道理”这部份,我们要充分利用课文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学习。首先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大家都关心班集体的事情”、“大家为什么会这样高兴呢?”、“我们应怎样对待班集体的事”。这些联系实际的问题,学生有亲身的体验,容易回答,也乐于回答,形成了愉快的学习环境。教师再接着问:“我们为什么要热

4、爱班集体?”、“你能为班集体做哪些事?”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在深刻认识事物的同时,也受到了教育,懂得我们都生活在集体之中,我们要关心集体、热爱集体,多为集体贡献力量。   二、引学图文,培养学习兴趣   纵览思品课文的插图,有社会事物和现象的缩影,又有生动故事情节的传真,也有道德榜样人物的范例,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值得我们思考和挖掘。充分利用课文插图进行教学,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和趣味性,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大有脾益的。如教学《爱惜粮食》一课时,可以采用以图导入新课

5、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文的两幅插图,讨论图上画的是什么?让学生充分想象明明明白了什么、他后来是怎样做的。再引导学生读“知要求”这一部份的文字“每粒粮食都饱含着农民的辛勤的汗水,我们要爱惜粮食,不要浪费粮食。”使学生在新课伊始,就能触及感知学习目标,萌生了学习的愿望,为后续学习培养了兴趣。思品课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插图就给学生创造了浓烈的情境和气氛,孕育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和驱动学生萌发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服务意愿的动力,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接受教育,既学到社会常识,又培养初步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联系实际提高学习乐趣   密

6、切联系实际是品德课一条很重要的教学原则。“见行动”是思品教材设计的一大特点,所以思品课的教学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去观察、去体味社会。适当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或创设模拟现实生活的特定情境,让学生充当某种社会角色开展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学习乐趣,也有利于引导学生从理性认识又回到感性认识,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转化为能力。以《礼貌待客》为例,在课堂上让一位学生扮演客人,一位学生扮演主人,让他们表演客人到来时的待客之道。这种活动,由于学生是身在其中,亲身实践,可形成自我教育,又有助于拉近思品课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使学生产生亲

7、切感,提高学习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认识现实社会生活,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兴趣色彩。有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所以教师要“顺其童心,投其所好”,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借助形象的插图,为学生提供间接体验社会和实践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乐学、趣学,让学生在看、听、讲、做等多种综合活动中愉快地、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