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720143
大小:3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9
《诸暨地名的历史文化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诸暨地名的历史文化解读06历本0605212115金琦波从纯粹的地理角度讲,地名仅仅标志着某一地域或地点,是人们为区别地域而约定的名称。但是如果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加以审视,地名与文化息息相关。地名因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无不折射出历史文化的记忆,也就无不蕴蓄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因为地名也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成果,它反映了人们对周围环境的认识规律。由此可见,地名是地域文化的一种独特且较原始的载体。通过对地名的分析研究,可以窥探特定区域的历史文化、社会文化和文化心理取向等。立足这一思想,本文从诸暨市各地名入手,挖掘其中蕴藏的文化
2、内涵。一、诸暨的由来诸暨历史悠久,是浙江省最古老的县(市)之一,历来有西施故里、越国古都之称和“诸暨湖田熟,天下一餐粥”的美誉。要探究诸暨地名的由来,首先要理顺这一地名的历史沿革。先秦无诸暨之名,自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设会稽郡置诸暨县,历代未废,只是几经更名和境域变迁。新莽时期更名“疏虏”;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分诸暨东南部分地入汉宁县,划西南部分地入丰安县;三国(吴)时,改“汉宁”为“吴宁”;隋文帝开元九年(公元589年)废吴宁县,原诸暨部分地复入诸暨;唐光启中改称“暨阳”;五代为“越州”,吴越王
3、天宝三年(公元910年)复名“诸暨”;元顺帝至正十九年(公元1359年)改名“诸全州”;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废诸全州,设诸暨县。之后诸暨一名一直沿用至今。关于诸暨之名的由来,虽多有学者探求,但众说纷纭,各持一端,没有固定的说法,但举几例有代表性的观点。(一)诸稽说(“诸暨封邑”说)诸稽是上古祝融之后,诸稽受封于浙,建立了诸稽国。据乾隆年间《诸暨县志》载:“诸暨者,诸暨国之地也。”宋《路史》将诸暨载入《国名记》篇中。《国语·吴语·疏》:“诸稽之裔,以国为氏”。均说明诸暨曾为古国。三国时吴国学者韦昭在其《国语
4、·郑语》韦氏解中云:“彭姓诸稽,则商灭之”,可知直至商代,诸稽国才被灭亡。清代考据学家郭凤沼认为“诸暨”即“诸稽”,暨、稽声近,同音假借。诸暨最早文字形式是春秋青铜器铭文中的“者旨”两字,诸暨之于诸稽,是文字的通假。(二)“诸侯毕及”说这一观点认为“诸暨”一名与大禹有关。夏禹巡江南和少康庶子无馀,封于会稽为越国两大历史事件,被认为是浙江文化的萌芽。顾颉刚认为,虽然“禹是南方民族神话中的人物”,但“这个神话的中心点在越”,诸暨作为古越发祥地之一,自然会产生与大禹有关的地名。据《隆庆诸暨县志》载:“诸者,众也;暨者,
5、及也”;“诸暨之得名……或曰禹会计而诸侯毕及也”。认为“诸”是众的意思,是指禹和天下诸侯,“暨”是及的意思,是指涉及、到达,“诸暨”即为禹及众诸侯所到达停留之地。(三)“诸山暨浦”说这一观点包含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县西有山,山上多槠木,所以称为槠山,省而为诸山,又有概浦,省而为既浦,转音为暨浦,诸暨因此而得名。另一种说法是境有五泄山、七十二峰、峰恋林立,认为诸山即诸多山峰,又有概浦,因称诸暨。但是如果以多槠木而名槠山,省而为诸山,还说得通,而概浦之“概”则很难解释得通。以诸多山峰而名诸,更没有说服力,多山多峰,并
6、不是只诸暨有。(四)诸暨会稽一名说此说出自张仲清的《诸暨县名由来新解》,观点比较新颖。在该文中,作者通过对越语古音的研究,认为诸暨与会稽实为一名。《左传》:“禹会诸侯于涂山。”《国语·鲁语》:“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据《左传》、《国语》,所记一事,故涂山、会稽山即为一山,涂即会稽,会稽当为涂的越语复音缓读,皆由“都”字假音缓读而来。越人因都名山,而为都山,借而为涂山,又缓读为会稽山;因都,或因都山而名江、而为都江或都阳江,借而为浦江或浦阳江;读“都”为“句无”,假借而为“诸暨”。秦始皇名诸暨为县,实本于此。(五)
7、图腾说据《中国地名辞源》载:“诸暨笔画之增损也市,越语地名,‘诸’意为‘主’、‘王’,‘暨’意为‘蝌蚪’,合起来意即‘蛙主’,或‘蝌蚪之王’,反映了古越人的一种图腾崇拜,得名于古越人的部落名称”。以上几种观点,我认为“诸暨封邑”说较为合理,而“诸侯毕及”说、图腾说和“诸山暨浦”说都是从“诸暨”的字面出发加以解释,只以今音来释古音,不免牵强附会。而诸暨会稽一名说,虽然比较新颖,但尚且缺少有力的史料来进一步论证,还需要今后深入研究。二、诸暨地名的文化特征(一)地名与地理环境诸暨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环境
8、,这些反映在地名上,便是数量巨大、层次丰富的各类地名。诸暨地形多丘陵,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有许多地名与山水有关。与山有关的有岭、山、峧、湾、坞等,如山有里龙山、浒山、太山;岭有岭下、后华岭、甘岭;峧有董公、詹家峧;湾有杨坞湾、韩家湾、辽坑湾;坞有红马坞、次坞、蒋家坞等村名。这些与山相关的地名大量涌现说明诸暨先民依山而居,也说明诸暨多山,其中“湾”是三面环山,而“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