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转轨时期银行信用风险分析

我国经济转轨时期银行信用风险分析

ID:37690424

大小:34.62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5-28

我国经济转轨时期银行信用风险分析_第1页
我国经济转轨时期银行信用风险分析_第2页
我国经济转轨时期银行信用风险分析_第3页
我国经济转轨时期银行信用风险分析_第4页
我国经济转轨时期银行信用风险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经济转轨时期银行信用风险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12401我国经济转轨时期银行信用风险分析--------------------------------------------------------------------------------我国经济转轨时期银行信用风险分析作者:112401【摘要】:本文立足宏观经济,以银行信用风险的生成为主线,将银行信用活动及其风险问题置于经济运行环境中作整体系统考察,试图把信用风险的研究同稳定经济、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体制改革、按照《新巴塞尔协议》宗旨、要求,引入全面风险管理模式,建立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长效机制等

2、结合起来,寻求金融稳定发展的途径。【关键词】:经济转轨、银行信用风险、新巴塞尔协议、全面风险管理【正文】:现代经济是风险经济。现代银行更是处处充满风险的印记。二十六年的经济、金融改革打破了以往无竞争、低效益、确定型的经济环境,可以说改革带来的最显著变化莫过于风险的不确定性因素的急剧增加。风险象无孔不入的风,无时不渗透到银行信用活动中。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银行信用风险问题日益突出。新形势下研究银行信用风险问题无疑具有一定的理论及现实意义。一、银行信用风险界定事物的内涵即本质属性是我们认识事物、研究事物的

3、基础与出发点。要研究我国经济转轨时期银行信用风险问题,首先必须对银行信用风险的内涵加以准确的理解和严格的界定。目前我国理论界对银行信用风险的认识,大致有以下三种:第一种观点认为银行信用风险是银行的贷款风险,即在银行业务经营管理中,由于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使贷款资金有蒙受损失的可能。第二种观点认为银行信用风险是指银行的业务经营风险,即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致使信贷资金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包括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两部分。第三种观点认为银行信用风险不过是经济活动风险在信贷领域的表现而已,是指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影响

4、,使银行在信贷经营与管理过程中,实际收益目标与预期收益目标发生背离,有遭受信贷损失或获取信贷额外收益的一种可能性或概率大小。以上三种观点都立足于风险的本质特征与规律,揭示了风险的客观性、不确定性、潜在性及可测定性等特点,但由于立足的经济环境不同,对信用、风险的认识不同,因而对银行信用风险的内容及后果的理解大相径庭。第一种观点的最大缺陷是将银行信用等同于贷款,将银行信用风险等同于贷款风险。无疑这是非常狭隘的。它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认识产物。在传统体制下,此观点是合理的。第二种观点对信用风险的认识就要全面一些。

5、它将银行信用范畴扩大到整个业务领域,即包括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两部分。其不完善之处在于与第一种观点一样,没有认识到风险的双重性,只考虑到了银行信用风险消极的一面,而忽略了积极的一面即风险收益的可能。本文同意最后一种观点。因为:(1)它区别了风险与损失。经济学中的风险有可能指损失的程度,也有可能指获取额外收益的程度。即信用有二重性,风险收益与风险损失并存。正由于存在收益的可能,激励人们勇于承担风险。风险越大,收益越多。而损失则是一种现实性,是已经由可能性转化为客观存在的一种经济损失,是静态的经济现象或后果。(2)

6、随着经济的发展,银行业务、功能的演变,信用风险涉及内容也在不断增多。传统意义上的信用风险多指信贷资产的风险,这种观点已不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业务多样化、功能多元化的特点。第三种观点认识到风险贯穿于银行信贷经营与管理全过程,有资产风险,也有负债风险,有表内风险,也有表外风险。事实上,银行资产上的风险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负债上的风险产生的。如资产负债不对称,总量失衡等,都可能使资产效率得不到最优配置。二、银行信用风险产生的条件、因素分析(一)银行信用风险产生的条件银行信用风险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是市场经济客观

7、现象。它虽然时时处处存在,但这只表明人们时时处处有遭受风险的可能。可能变为现实是需要条件的。1、根本条件——商品货币经济的存在与发展。没有商品货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就不可能有银行的产生,没有银行的产生就无从谈起银行信用风险。2、必要条件——货币经营和信用活动的不确定性。货币经营和信用活动的不确定性是始终存在的。它主要取决于经济环境因素与经济主体行为特征。由于理性人逐利动机,获取信息的不完全及决策无法避免的非完善性与客观经济环境因素未知与变动的矛盾,必然产生生产与流通预期目标无法顺利实现。这样,银行在经营与管理

8、中,信贷资金难以保证按“三性”原则进行合理配置,从而导致银行信贷资金运行受阻,风险就产生了。3、充分条件——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的背离。预期收益是指银行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为自己的经营活动规定的一种价值目标。在努力达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会出现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背离。银行、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往往把预期收益想象得很高,甚至不考虑实际可能去扩大业务,最终无法达到预期收益,风险就产生了。(二)银行信用风险产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