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 (2)

《大道之行也》 (2)

ID:37678673

大小:2.24 M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5-28

《大道之行也》 (2)_第1页
《大道之行也》 (2)_第2页
《大道之行也》 (2)_第3页
《大道之行也》 (2)_第4页
《大道之行也》 (2)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道之行也》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道之行也——《礼记》1、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了解课文内容。2、理解课文,了解大同社会的特征。3、背诵并默写课文。学习目标《礼记》简介:《礼记》,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末年或之际儒家学者托名答问的著作。儒家战国孔子秦汉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诗》《书》《礼》《易》《春秋》)知识拓展给下列划线字注音并解释: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矜寡孤独()男有分()货恶其弃于地也()jǔmùguānfènwù通“举”,选拔和睦通“鳏”,老而无

2、妻的人职分,职业憎恶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课文朗读大道之行也《礼记》子:子: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亲:亲: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养自己的子女。重点句子翻译动词,以……为亲。名词,指父母。动词,以……为子。名词,指子女。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译文:对于财货,人们憎恶把它

3、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天下为公老有所终成语1、“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大道之行也”指什么?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大同:儒家的理想社会。大道之行也: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研读赏析2、“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崇尚和睦。3.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人人都能得到社会关爱。人人

4、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拓展延伸“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生活极其幸福、快乐,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由此还可以推知矜、寡、孤、独废弃者这五种人同样受到全社会的关爱。1.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拓展延伸2.为实现“大同”社会,从古到今有许多进步的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一直在追求,请结合历史知识例举几个名人事例。孔子:大同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陶渊明:世外桃源“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田同耕,有钱同使;无处不保暖,无处不均匀。”——洪秀全洪秀全领导了近代史上最大

5、的农民起义。拓展延伸3、说一说,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个什么样的社会?同学们各抒己见同学们,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概念。习进平总书记对“中国梦”基本内涵的表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可以说这和《大道之行》的社会蓝图从本质上来说是一致的。同学们,我们是新时代的接班人,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就让我们齐心协力、奋发图强,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加倍努力吧!课堂小结大道之行也——《礼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