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的消极后果

心理治疗的消极后果

ID:37668570

大小:1007.0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28

心理治疗的消极后果_第1页
心理治疗的消极后果_第2页
心理治疗的消极后果_第3页
心理治疗的消极后果_第4页
心理治疗的消极后果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理治疗的消极后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心理科学进展2009,Vol.17,No.6,1316–1326AdvancesinPsychologicalScience*心理治疗的消极后果1,21秦旻郑涌12(西南大学心理学院,重庆400715)(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重庆400715)摘要心理治疗消极后果是指由于心理治疗本身直接导致的来访者病情恶化。消极后果表现形式多样,对其测量应全面而仔细确证。消极后果的影响因素众多,包括来访者中有人格病理诊断、人际功能障碍、他评病情严重、对治疗期望不正确和动机低下;治疗师缺乏共情、对来访者出现负性反移情、低估来访者病情和错误

2、使用治疗技术;潜在有害疗法。对其预防包括治疗前对治疗师和疗法进行规范和治疗中采用聚焦来访者的研究减少消极后果发生率。最后提出目前研究中存在测量、研究单位选择和伦理等难题,未来研究应全面呈现研究数据、采用RCT研究确定消极后果发生率、用交互作用研究模式寻找消极后果影响因素以及对中介变量的研究探询消极后果发生机制。关键词心理治疗;消极后果;潜在有害疗法;聚焦来访者的研究分类号B849;R3951引言身直接导致来访者病情进行性加重,其精力、情当人们接受心理治疗时,总是希望能通过治绪和(或)功能状态较治疗前差。经过半个世纪疗

3、恢复健康。如果人们通过治疗没有得到康复,的发展,消极后果的存在得到各种研究的确证那么可能出现的最糟糕的结果会是什么?仅仅(Boisvert,2003;Boisvent&Faust,2003;Ilgen&只是治疗无效吗?事实上,研究显示在心理治疗Moos,2005;Moos,2005),尤其是心理治疗效果的各种治疗形式和各种理论流派的治疗方法中,研究的元分析研究(Shapiro&Shapiro,1982;总有少数来访者在接受心理治疗后会出现病情Smithetal.,1980)得出约9%和11.3%来访者治恶化,也就是说

4、心理治疗可能是有害的(Mohr,疗效度是负的(消极的),这使消极后果的发生1995;Shapiro&Shapiro,1982;Smith,Glass,&率在10%左右得到公认。心理治疗的消极后果在Miller,1980;Strupp,Hadley,&Gomes-Schwartz,国外心理治疗领域已引起重视,有关这方面的研1977)。然而至今,心理治疗无害的观念仍然是究报道逐渐增多。普遍和顽固的。即使在美国,2006年Boisvert和心理治疗于上世纪80年代进入我国心理卫Faust对全美181位从业心理学家进行调查,

5、28%生领域,至今已得到广泛认可,成为心理卫生界的专家们不知道心理治疗可能会导致来访者病常用的治疗方法。在我国关于心理治疗的研究报情加重,出现消极后果(negativeeffect)的问题道逐年增多,尤其是心理治疗有效性方面的研(Boisvert&Faust,2007)。究,但关于心理治疗消极后果的文章目前还没心理治疗的消极后果是Bergin在上世纪60有,一方面说明心理治疗在我国还处于发展期,年代首次提出,Lambert,Bergin和Collins(1977)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心理卫生界对心理治疗消对其进行界定,

6、认为消极后果是由于心理治疗本极后果本身没有充分认识,这对于维护来访者的健康权利和心理治疗更好发展是不利的。因此,收稿日期:2009-02-20本文介绍国外关于心理治疗消极后果的表现形∗教育部重大攻关招标课题“中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现状及对式和测量、影响因素及预防,并分析研究中存在策研究”(05JZD00031);西南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基金重的难题和未来研究方向,期望引起我国同行的重大课题(NSKD06011);西南大学心理学院震灾研究专项基视和探讨。金(SWXLX08018)。通讯作者:郑涌,E-mail:zheng

7、y@swu.edu.cn1316第17卷第6期心理治疗的消极后果-1317-2消极后果的表现和测量带来的伤害。随着心理治疗研究方法不断推陈出2.1消极后果的表现形式新,新的研究方法带来了新的成果。自Howard消极后果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Mohr(1995)等(1996)提出了“当事人剖面图”的研究方法,的消极后果综述研究中对此进行了总结。Mohr一种新的聚焦来访者的研究策略(client-focused及之前的研究者(Lambertetal.,1977;Struppetresearch)日益得到重视,其研究成果是为

8、每位来al.,1977)对消极后果的表现形式在表述上虽有访者提供其相应的期望复原曲线预测其治疗效不同,但都有一共同特点,即来访者治疗之后的果(Lambert,2001;Newnham&Page,2007)。状态较治疗之前有所下降。这类观点可统称为传Lilienfeld(2007)提出如果来访者心理治疗后虽统观点。此后,随着心理治疗效果研究方法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