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疾病护理

风湿性疾病护理

ID:37667338

大小:4.45 MB

页数:46页

时间:2019-05-28

风湿性疾病护理_第1页
风湿性疾病护理_第2页
风湿性疾病护理_第3页
风湿性疾病护理_第4页
风湿性疾病护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风湿性疾病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七章结缔组织和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及其进展第一节概述一、概述风湿性疾病(rheumaticdiseases,简称风湿病)是泛指影响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包括肌肉、肌腱、滑膜、韧带等,以内科治疗为主的一组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功能障碍,病程进展缓慢,发作与缓解交替出现,部分病人可发生脏器功能损害、甚至功能衰竭。风湿病病情复杂,主要与感染、免疫、代谢、退行性、内分泌、地理环境、遗传、肿瘤等因素有关。它可以是周身性或系统性的,也可以是局限性的;可以是器质性的,也可以是精神性或功能性的。包括各种关节炎在内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是风湿病的重要组成部分

2、,但风湿病不只限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简称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tissuedisease,CTD)是风湿性疾病中的一大类,它除有风湿病的慢性病程、肌肉关节病变外,尚有以下特点:1.属自身免疫病,曾称胶原病。自身免疫病有器官特异性(如慢性甲状腺炎、1型糖尿病等)和非器官特异性两大类。CTD属非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自身免疫是CTD发病基础。2.以血管和结缔组织慢性炎症的病理改变为基础。3.病变累及多个系统,包括肌肉、骨骼系统。4.异质性,即同一疾病,在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和预后差异性甚至大。5.对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有一定反应。6.疾病多为慢

3、性病程,逐渐累及多个器官和系统,只有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才能使患者得到良好的预后。二、临床表现常见的风湿病有SLE、RA、AS、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等。风湿病的临床特点如下:1.呈发作与缓解交替的慢性病程 如SLE、RA、痛风等都是病程漫长、病情时好时坏。由于多次发作可造成严重损害。2.同一疾病的临床表现个体差异很大 以SLE为例,有的病人以皮肤损害为主,出现典型的蝶形红斑;有的病人无皮肤损害,却发生狼疮性肾炎,甚至肾功能衰竭。3.免疫学异常或生化改变 风湿病病人常有免疫学异常或生化异常,如RA病人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factor,RF)多呈阳性;SLE

4、病人抗双链DNA抗体阳性;痛风有血尿酸增高等。4.治疗效果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不同病人对抗风湿药的耐受量、疗效及不良反应等都有较大差异。常见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特异性临床表现(表7-1-2)病名               特异性表现SLE        颊部蝶形红斑,蛋白尿,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多浆膜炎PSS        口、眼干,腮腺肿大,猖獗龋齿,肾小管性酸中毒,高球蛋白血症DM        上眼睑红肿,Gottron征,颈部呈V形充血,肌无力SSC           雷诺现象,指端缺血性溃疡,硬指,皮肤肿硬失去弹性Wegener肉芽肿   鞍鼻,

5、肺迁移性浸润或空洞大动脉炎      无脉,颈部、腹部血管杂音贝赫切特病     口腔溃疡,外阴溃疡,针刺反应第二节系统性红斑狼疮一、概述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表现有多系统损害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其血清学具有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病程以病情迁延、缓解和急性发作交替为特点。有内脏(肾、中枢神经)损害者预后较差。本病在我国的患病率为0.7~1/1000,高于西方国家报到的1/2000。以女性多见,尤其是20~40岁的育龄女性。通过早期诊断及综合性治疗,本病的预后较前明显改善。典型的系统性红

6、斑狼疮,有跨鼻梁和两侧面颊的红斑,俗称“蝴蝶斑”。新加坡的患者为避免“红斑狼疮”这一可怕的病名将它称为“蝴蝶病”而我国台弯的患者则称为“思乐医”(SLE)。二、分型临床常分为3种类型。1.盘状狼疮(discoiderythematosus,DLE)主要累及皮肤和黏膜,一般无系统性受累。2.亚急性皮肤狼疮(subacutecutaneouslupuserythematosus,SCLE)占红斑狼疮的10%~15%,较少累及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预后较好,是严重程度介于DLE和SLE之间的LE亚型。3.系统性红斑狼疮是红斑狼疮中最严重的类型。SLE临床有乏力、贫血、

7、发热、多形性皮疹、日光过敏、脱发、关节炎、心包炎、胸膜炎、血管炎、肾炎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等表现,病情变异大,常因某系统或某器官病变表现较为突出而易误诊。三、病因和发病机制SLE病因未明,一般认为是多因性的,由感染、免疫、遗传缺陷等多因素协同引起机体细胞和体液免疫调节功能的紊乱,不明原因地丧失正常免疫耐受性,出现自身免疫反应导致组织炎性损伤。1.病因 ①遗传因素:流行病学及家系调查资料表明有SLE家族史、同卵挛生、SLE易感基因的人群、有色人种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②环境因素:阳光、感染、药物等环境因素与SLE有关。③雌激素:男女发病之比约为1:5~10。2

8、.发病机制 SLE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