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小学和谐校园建设(2)

论中小学和谐校园建设(2)

ID:37647011

大小:42.34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5-27

论中小学和谐校园建设(2)_第1页
论中小学和谐校园建设(2)_第2页
论中小学和谐校园建设(2)_第3页
论中小学和谐校园建设(2)_第4页
论中小学和谐校园建设(2)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中小学和谐校园建设(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小学和谐校园建设摘要和谐校园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密切相关,这是由学校教育的重要性所决定的,尽管学校教育的益处有时被夸大了,但是不容置疑它仍是维持良好社会和建设一个更好社会的重要因素。构建和谐校园,实施和谐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行动。关键词: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小学校园;建设一、和谐校园建设的内涵(一)和谐的含义和谐社会,即社会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人民民主与法治的治国理念的结合体、自由与秩序的结合体、精神富足与物质富足的结合体。和谐社会其实并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社会,在和谐社会中同样存

2、在着不和谐的声音,只不过在这个社会体系中,拥有这一套完整的依法治国体系。在这里,国家依靠法治来化解和谐社会中或者非和谐社会中的各种矛盾斗争。和谐社会的实现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直接、重要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意味着国家生存环境的稳定、经济发展的环境乐土、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因此,和谐社会的构建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二)和谐与校园的关联前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曾做出有关法治与和谐社会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系列讲话。他指出,如何做到中国经济社会全方面的协调、和谐发展,事关中国人民的幸福,事关党执政兴国的发展要务执行力度,也是我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

3、主义的重要根据,以及全面落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蓝图的重要要求。而今,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闭目以来,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的中国处于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强大、繁荣、和谐、法治的具有凝聚力的国家。当前,中国正值两个一百年发展目标的交会时期。因此,法治的道路必须坚持到底,为保障中国社会的和谐,为建设中国人民心中的“中国梦”穿上盔甲[1]。(三)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构建和谐校园,实施和谐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行动。和谐是最好的状态。和谐教育可以协调井,优化各种教育因素,使教育者能够以全面和谐的方式发展,从而产生

4、理想的教育效果。在教育领域,“文化的力量”已成为教育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只有和谐的学校文化才能产生优秀的学校教育”这一理念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认可。“一流学校依靠校长,二流学校依托院校,一流学校依托文化”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优秀的校园文化应该是先进理念指导下的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先进教育理念的实践和再创造。1.确立先进的育人理念一所学校能否建设成为优质学校,教学楼、实验室、操场等硬件设施是基础,师资队伍是关键,更主要的是学校要有明确的办学理念、先进的教育和教学思想作长期的战略指导。如有的小学的办学理念是“一切为了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的中学的

5、办学理念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成才”。办“尊重的教育”即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尊重教师的成长,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尊重师生的人格。陶行知先生的教学理念是“教学做合一”。还有的中学的管理理念是“细节决定成败”。围绕这些理念,进行一系列校园文化建设,重视主体统揽,重视个性塑造,贴近学生,突出科学、人文和艺术氛围营造,广泛发动师生参与,持之以恒,凸现本校的文化特色。基础教育的育人模式是当前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要遵从教育规律,让孩子在春天就忙春天的事情。学校要把“教师敬业爱岗,学生全面发展,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特色鲜明”作为办学目标,把“德艺双罄、

6、个性鲜明、和谐共进、追求卓越”作为教师发展目标,把“视野开阔、个性灵动、全面发展、追求更优”作为学生发展目标,形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良好氛围[2]。(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1.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走的是共产主义的道路。并且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色彩。这是因为我们不仅仅需要靠共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等武装头脑,还需要通过法治的方式来维护我们的国家、社会的稳定持续发展,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有序进行以及极大遏制我国境内的一切犯罪行为的发生、保卫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红色工农阶级政权和坚持维护

7、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家公民的人身及财产安全神圣不可侵犯。我个人对和谐社会的理解是,和谐社会是一个基于法治的社会环境管理制度的具有一套非常完善、优良的改善、解决社会中一切的矛盾和冲突的发生的社会。从世界人类历史发展史中我们不难看出,只有一个国家具备相对和谐、稳定的社会生存环境,才会增强一个国家劳动生产,进而做到经济发展的稳步推进,人们精神文明的健康成长。因此,要想实现人民幸福,国家安康,必定要坚持构建法治社会,保障社会和谐的发展道路。2.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的关联(1)和谐社会保障和谐校园的建设自古以来,我国广大人民群众都期望天人合一的和谐发展,这

8、是一种非常适合人们生存的最佳社会存在形态。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我国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投入逐渐加大。党和国家、人民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