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647010
大小:26.45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5-27
《论职业打假人存在的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职业打假人存在的价值姓名学号专业指导老师论职业打假人存在的价值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先越行越远,改革开放的进程逐渐加快,全国各地的线下交易平台或者是线上电子商务平台的商品交易量直线上升,人们购买商品的行为也日渐活跃。这将成为我国拉动内需的重要保障。但是,随之而来的假冒伪劣产品成为让消费者挥之不去的噩梦。自改革开放以来,各地的经销商、企业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欺诈消费的行为,这在很大程度上伤害了消费者的感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了整治这种扰乱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国
2、家随后出台了并启动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法律规范。然而,这并不能够彻底消灭假冒伪劣生存的土壤,仍旧有商家铤而走险,钻法律监管不到位和违法成本低等空子。而职业打假人这个在今后二十多年来备受争议的存在就此诞生。《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本意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过职业打假人的身份备受争议,有人说知假买假不是消费者,也要有人说职业打假人有助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为此两大阵营争论不休。本文将就职业打假人的存在于社会的价值做出研究。着重强调职业打假人将会对市场秩序和消费者的权益产生何种影响。关键词:打假;职业打
3、假人;法律;价值;目录论职业打假人存在的价值2摘要2目录3一、职业打假人的本质4(一)职业打假人的性质4(一)职业打假人的特点51、专业知识了解较多52、“维权”的金额巨大53、侦查能力出众,取证能力强54、团队合作规模化、分工明确65、知假买假6二、职业打假人对社会的影响6(一)职业打假人的积极影响61、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主体62、维护市场秩序、净化市场73、填补了政府有关部门监管漏洞的缺口74、降低了国家维护市场秩序的管理成本7(二)职业打假人的消极影响81、与国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设立的初衷相违背
4、82、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83、扰乱社会公共秩序8三、职业打假人的法律认定9总结10参考文献10我国一直以来所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并不是简简单单地发展国家的经济、提高我国的经济增长,还包括基于以国家的经济建设为核心的基础上,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协调发展,共同建立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景。从世界人类历史发展史中我们不难看出,只有一个国家具备相对和谐、稳定的社会生存环境,才会增强一个国家劳动生产,进而做到经济发展的稳步推进,人们精神文明的健康成长。因此,要想实现人民幸福,国家安康,必定要坚持构建
5、法治社会,保障社会和谐的发展道路。不过我国的法治进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众所周知,我国的假货曾泛滥全球,遭受全球消费者的诟病,这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国家的形象与消费者的信任。为此国家曾颁布法案抑制这种行为,但是当盈利大于违法成本的时候,法律规范就成了一纸空文。职业打假人是应运而生的职业。不过我们需要看清的是当前我国之所以存在职业打假人的职业,皆源自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成熟、无秩序的畸形产物。为何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不存在职业打假人的存在,这就是因为欧美日的市场是井然有序的,各种法律规范能够跟上社会
6、的发展角度,在最大程度上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惩罚假冒伪劣的行为。也自然而然的不存在职业打假人这个备受争议的职业。从根本上说,职业打假人就是因为监管、执法部门的管理不到位所引起的。而这一切,都需要我国在法律完善和市场发展过程中逐步解决。一、职业打假人的本质(一)职业打假人的性质按照严格意义上的消费者定义,职业打假的并不能说是消费者的一员。众人皆知,所谓的消费者实际上就是通过满足自身的消费、购买需求来进行的购买商品和享受应有的服务的。然而,职业打假人的真实目的却仅仅是通过购买已知是假冒伪劣产品的前提下谋取利
7、益,即就是依靠所谓的保护自身消费者的权益来谋取自身的利益。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道义和消费者的定义。但不得不承认职业打假人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对部分企业、经销商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进行了遏制。站在这个角度来看,职业打假人的存在有助于促进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有助于国家构建法治社会、和谐社会的目的。此外,职业打假人拥有着普通消费者所不具有的维权意识。作为一名普通的消费者,即使在购买商品的时候被无良商家欺诈,但只要不是涉及金额较大的时候,大多数消费者都会由于时间、精力等因素而放弃对自身消费权益的维护。消费者
8、这种自认倒霉,没有进行维权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商家继续欺诈、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因此,市场中存在职业打假人何尝不是一种有益的规范市场秩序的监管职务。(一)职业打假人的特点1、专业知识了解较多现实生活中,普通消费者虽然对一些常用商品的生产标准有着大致的了解,但是却对大多数商品的生产、销售标准没有较强的意识,甚至是生产商品的厂家自身对国家颁布的《食品安全法》中所制定的众多生产标准没有十分清晰的认识。比如,我国在食品添加剂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