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淮北市“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ID:37633537

大小:92.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5-26

淮北市“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_第1页
淮北市“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_第2页
淮北市“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_第3页
淮北市“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_第4页
淮北市“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淮北市“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淮北市“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草案)(二0一0年八月三十一日)“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城市转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构建和谐淮北的重要时期,也是深化医疗卫生改革,抢抓机遇,迎接挑战的重要阶段。为加快卫生事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促进地方经济繁荣,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淮北市“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十二五”卫生规划)。一、“十一五”卫生事业发展状况“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卫生事业迅速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一)卫生资源配置快速增长,居民健康水平逐步

2、提高。到“十一五”未,我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到862个(含诊所、卫生所、医务室、村卫生室等);职工总数达1365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0903人,平均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人(其中医生2人、护士2人);病房床位增至9573张,平均千人口拥有床位4.4张。平均每平方公里服务人口792人,21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人,有床位3.5张。每个村、居委会均设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健全,农村患者20分钟、城市患者10分钟,均可得到医疗保健服务。我市卫生资源人均占有量,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目前,我市主要健康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全市婴幼

3、儿死亡率控制在24‰以内;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至28‰以下;孕产妇死亡率在34/10万以下;人均期望寿命73岁。(二)医疗卫生投入逐年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十一五”期间,投资4000多万元,新建15600平方米的市公共卫生大厦投入使用;投资1.2亿元,新建市人民医院病房大楼投入运营;投资5000万元,扩建市中医院病房大楼已经竣工;筹资5000多万元,用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及购买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已建成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22家;通过民生工程及各种渠道注入资金2000余万元,新建改建农村医疗卫生用房15000多平方米,全市18家乡镇卫生院、3

4、07所村卫生室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城乡卫生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共筹资上亿元,购置各类先进设备仪器,不断改善医疗服务条件,拓展服务项目,基本满足全市人民对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三)行风建设活动已见成效,卫生管理水平日益提高。我市医疗21卫生事业在不断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注重加强内涵建设,在全市相继开展了“诚信医院”创建、“文明单位”创建、诊所及民营医院的达标工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规范化建设、“医院管理年”、“行风”排行、“三合理一优质”等活动,使各医疗卫生单位行风进一步好转,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明显进步,医疗卫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群

5、众满意度逐步提高。市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三级甲等医院的复审;淮北矿业集团总医院被评为三级甲等医院;县中医医院被评为二级甲等中医院;淮北市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荣誉;市疾控中心被评为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先进单位。市卫生局机关等局直四家单位被评为市文明标兵单位。(四)基层卫生改革全面启动,体制机制建设不断创新。自2009年濉溪县、相山区基层医疗卫生改革试点正式启动,到2010年在全市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全面推开,完成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定方案、人员分流,全员聘用,竞争上岗,绩效考核等机制改革,职工待遇和工作积极性得到明显提高,基层药品零差率销售基本实现,“收入

6、两条线”管理制度得到落实,患者医药费用明显下降,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正逐步解决,社会效益日益显著。(五)新农合制度实现全覆盖,党的惠民政策深入人心。从2006年濉溪县新农合试点,到2007年新农合在全市的全面推进;从初期人均筹资标准30元,到目前的人均标准150元;从报销补偿率不足30%,目前21到最高补偿率达到75%;从最高报销封顶线2万元,到现在的封顶线8万元,新农合政策已深入到千家万户,惠及全市120多万农民。“十一五”期间,全市共筹集新农合资金近5亿元,农民参合率已达95%以上,位居全省前列。(六)公共卫生框架基本构成,人民健康安全保障有

7、力。“十一五”期间,市卫生局成立应急处理办公室,对市紧急救援中心进行改造,提高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市传染病医院完成改造任务,日元贷款设备陆续到位,传染病的医疗救治功能明显增强;市中心血站通过国家标准实验室质量检测,先后开展十项新技术,成分输血率达95%以上,始终处于全省先进水平;市疾病控制中心设立了美沙酮门诊,建设2个计划免疫集中接种大厅,如期完成了国家扩大计划免疫规划目标,一些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疾病已得到控制和基本消灭,特别是战胜了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重大传染病,艾滋病、结核病救治工作得到加强,法定传染病甲乙类发病率控制在300/

8、10万以内;全市妇幼保健机构改造了业务用房,认真实施“降消项目”、农村孕产妇住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