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627235
大小:4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26
《第22课 短文两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陋室铭教学目标:1、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2、体会精妙新颖的构思。3、当堂背诵全文教字方法:导读法(通过“三读”达到理解课文内容,当堂背诵全文)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步骤:一、教学铺垫导入①师生问好②板书课题《陋室铭》(刘禹锡)及教学目标;二、学习课文 (一读 理清思路)(学生结合课文提示注解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①本文题目是什么意思?明确 本文是唐朝文学家刘禹锡为自己简陋的屋子写的一篇散文。本文为骈体文,简介骈体文的特点。“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
2、体一般都是用韵的。②学生试读课文③学生质疑(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尽量让学生来解答,达到疏通课文字词的目的)④如果给课文分三个层次,该怎样划分? 明确 第一层从开头到“唯吾德馨”,第二层从“苔痕上阶绿”到“无案牍之劳形”,第三层为文章结尾。(二读 品析诗句) ①“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有山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什么?明确 前二句类比“陋室”,后两句暗喻自己。②陋室内外是什么颜色?景色美不美?有何特点,用一个词(字)概括。明确 绿色,青色,景色别致幽雅(幽)③与作者交往的人有何特点?
3、明确 鸿儒 ,无白丁(雅)④作者身居陋室的生活是什么?有何特点?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安)⑤作者用什么来类比自己的陋室?明确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⑥品析“上”、“入”二字的妙用,明确:“上”、“入”二字生动传神,以静为动,不仅使景物人格化,活跃而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是一个多么幽静安宁的环境。⑦“鸿儒”可否换成 “群儒”?不能。“群儒”则无“大”之义,显得太多了。(三读 领悟内涵)(男、女生分角色各读一遍)①“往来无白丁”含什么感情?清高
4、自赏(含轻视劳动人民的思想,作者的阶级局限性所决定)②能否将“阅金经”改为“阅五经”,为什么?明确 不能。因为作者当时受贬,思想上有些消沉,想从佛经中找到某种寄托,“阅金经”正是作者当时思想感情的折射。③首尾句有何关系?首句用了比兴写法,尾句与首自互相呼应。④本文题目为“陋室铭”,文章又说“何陋之有”?这些不矛盾吗?不矛盾。题中之“陋”为房屋的形陋,尾句的“陋”为“鄙俗”之义,指屋中主人的“德馨”不鄙俗。⑤引导学生总结全文的构思。全文起于比兴,继而对陋室中的景色、社交、生活加以描写,再通过类比,巧妙地表
5、现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情趣。⑥文章托物言志(借陋室以言志),表现作者不贪恋富贵荣华,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重视自身修养的思想感情。(文章主旨)三、教学小结(略)四、全班竞背(①学生自由背,②小组中相互背,③全班竞背)附板书设计:陋室铭刘禹锡 比 兴 类 比 爱莲说教学目标:1、 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2、 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手段:运用多媒
6、体辅助教学。教学内容及步骤:一、 导入课文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二、 整体感知课文请大家看录像,先欣赏一下这篇文章。三、 解题,揭示学习目标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 在这里指什么?(同学们可以看课文回答)作者借描写莲来抒发感情,并说明道理,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学习此类
7、文章,一要理解所托之物的含义,二要理解作者怎样托物,如何言志,这两点正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目标,请同学们看屏幕齐声朗读一遍。四、 自读课文,疏通文意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结合书下注释,也可以利用工具书,疏通字词的音、形、义,并逐句翻译。(前后左右可以讨论,实在不懂的可以作上记号。)1、 检查自读情况(看屏幕,提问) 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理解字意:周敦颐( ) 可爱者甚蕃( )出淤泥而不染( ) 濯清涟而不妖(
8、 )不蔓不枝(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花之隐逸者也( ) 陶后鲜有闻( )请同学们齐声把这些词句朗读两遍,注意朗读的一般要求:抬头挺胸,精神饱满,声音哄亮,吐字清晰。2、问:文字上还有没有不懂的?请提出来。(师生共同解答)3、请两位学生翻译课文。五、 研读课文(一) 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托物言志文章的一般写法,首先要准确生动地描写出所托之物的形象,揭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