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621317
大小:2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6
《渔歌子 Microsoft Word 文档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渔歌子》教学设计与反思承留实小杜红卫教学目标:1、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背诵这首词。3、想象“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句话的画面,并描述出来。教学重点: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教学难点: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唐宋名家名词。读生字:塞箬蓑二、自读《渔歌子》理解词意1、学生自读全词,整体感知。2、教师示范读。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4、多媒体出示朗读,学生小声跟读。5、教师指导朗读。三、学习新课1、学生谈谈读《渔歌子》后有什么感觉?2、学生观察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
2、3、出示多媒体如果让你用一些词语来形容这个画面,你会用上哪些词?学生说一说。4、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教师播放音乐高山流水)请你把自己放在这幅优美的画面中,你耳边仿佛听到了什么?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说出自己的想象。5、教师谈话:好美的江南水乡啊,西山青翠,白鹭飞翔,镢鱼肥美,粉红色的桃花,碧绿的春江水——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中,你看到了谁?用你自己的话来形容一下他。学生说一说老渔翁的形象。6、学生观察大屏幕上老渔翁的形象,然后质疑。7、下雨了,刮风了,老渔翁为什么不回家呀?学生根据理解自由回答。8、学生用两分钟时间背诵,并在全班展示。四、升华1
3、、读诗,要知诗人,要了解诗人。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大才子张志和。他不仅会写诗,还会画画。他16岁写折子给当时的皇帝,写的是治国良方,皇帝很喜欢,就让他做了一个官。后来因得罪其它权贵,被贬。从此,他不再做官,出家当了和尚。整日游山玩水。他很喜欢钓鱼,自号“烟波钓徒”。他哥哥怕弟弟不回家,就作了一首词来劝他:答弟志和渔夫歌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桧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意思是说当风狂浪高的时候,你可要早点回到你的茅舍中去啊!2、现在老师是哥哥,同学们是弟弟,我们用两首词中的句子来对答,好不好?师: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生: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
4、归。师:狂风浪起且须还。生:斜风细雨不须归。师:且须还呀!生:不须归哪!3、张志和不愿回家,是因为什么?他想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学生说一说。五、拓展1、课前预习时,我曾让大家用画来表示这首词,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大作展示出来吧!学生展示,交流。2、咱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同学们给自己的画配上诗句,可以用原诗不配,也可以独创。学生给画配诗,并进行交流展示。教学反思:这节课为了使学生感悟这首词的魅力所在,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我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词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读、
5、议、赏、用等方式激发学习情趣,帮助学生“走近古诗词”,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通过词中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通过对词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情感。这节课结束后,我们语文组的同事给我提了一个中肯的意见:学生朗读古诗的水平不高。虽然在课堂上,我尽力去引导,学生朗读的效果依然不是太好,这说明,平时我的教学在这一方面有缺失。因此,在此课结束的第二天,我就开始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了,希望能有好的结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