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

ID:37617091

大小:17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26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_第1页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_第2页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_第3页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_第4页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文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一、中国企业资本结构的一般分析(一)中国企业资本结构的形成与演进1.中国企业资本结构形成的历史企业的资本结构是企业过去融资行为的后果。要了解我国企业的资本结构现状,就必须先要对我国企业的融资体制变迁有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我国企业大多数是由国有企业“脱胎”而来,因此只有通过回顾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沿革,很好地理解现有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成因,明确是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使得现有的资本结构模式或多或少会带有过去的痕迹,也就是说企业的融资行为的惯性作用仍然是影响现有企业资本结构的重要因

2、素。中国国有企业的融资体制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的改革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国家财政为主要财政来源,即财政主导型的融资阶段;第二阶段是以四大国有银行为主要资金来源的银行主导型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多渠道融资阶段。国有企业在这三个阶段的融资行为是不同的,特别是所有者(一般是国家)、企业管理层以及债权人(一个般是银行)这些利益相关者各自的行为随着改革的深入,也变得越来越市场化。在1978年以前,中国的经济改革还没有起步,计划经济占绝对的主导地位,体会在融资体制上就是国家财政是企业资金唯一供给渠道。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和

3、维持日常经营所需的流动资金都是由财政部门提供。当时虽然也有银行系统,他们实际上国家财政部门的出纳部门,并不能自主地决定贷款方向和贷款规模。企业也没有权力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找谁融资以及融通多少资金。这个阶段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几乎千篇一律,都是完全或接近完全的股权融资企业,即每个企业的负债都很少。从1978年开始,国有企业的放权让利改革逐步展开,国家的融资体制也开始随着企业的改革而相应的变动。国家首先增加了企业的折旧基金和留存收益的比例,这样企业内源融资的能力越来越强。1983年,银行系统逐步摆脱了国

4、家财政出纳的角色,开始有了一部分自助贷款权力,即对企业的流动资金给予贷款。到了1985年,所有的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都改为银行贷款,企业必须按贷款合同履行还款义务,这就是企业的“拨改贷”改革。在这个阶段,银行系统逐步取代财政部门成为国有企业的资金供应方,同时企业的三个利益相关者:所有者、企业经理人和债权人的行为也发生了变化。1984年,我国开始成立股份公司,以股票的形式向社会公众公开筹集资金。这标志着我国的资本市场开始逐步完善,企业的外部融资方式又多了一个渠道。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为企业的融资提供了多元

5、的融资渠道,同时企业的三个利益相关者:所有者、企业经理人和债权人的行为也变得越来越市场化。2.国有企业融资体制的演进从公司金融的角度看,企业的资本结构是其融资决策的结果,而企业的融资决策又取决于一个国家的融资体制。一个国家的融资体制是其经济体制在公司决策方面的映射,并随着经济体制的变化而演进。我国国有企业的融资体制的演进过程,与经济体制改革相对应,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财政主导型融资阶段。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完全是由财政统一计划和安排的。企业也不例外,企业

6、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为谁生产;企业收入和生产所需的资金投入等都是由国家财政部门集中安排,实行财政融资方式。在这种融资体制安排下,储蓄等各种资金向投资的转化都是由财政部门来完成的。可见,在这种融资体制下,企业产权主体是国家,企业的盈亏也由国家来承担。在财政主导型融资制度下,投资决策和融资决策都由国家(政府)决定,而不是企业自身。资本预算实行集中化。财政部和原国家计委在决定企业应投资多少、企业投资哪些具体资产、这些投资如何融资上具有支配性的作用。因此,国有企业的金融实际上是国家金融。而且,国家预算资金几乎

7、是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营运资本唯一的资金来源。只有一小部分营运资本(即预算外营运资本)是国有银行贷款融资的。归纳起来,在财政主导型融资阶段,企业融资表现为:(1)企业融资渠道单一;(2)国家对企业预算约束软化;(3)资金使用的无偿性;(4)资金供应的计划性。第二阶段,银行信贷主导型融资阶段。自1978年开始,以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为起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成为我国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切入点。之后,又以“放权让利”为起点拉开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序幕。总体而言,这个阶段企业融资的主要特点是:(1)企业内源融资比重大

8、幅度上升。内源融资的主要部分是企业折旧基金和留存利润的聚集和使用。在以“放权让利”为特征的改革初期,国家对企业折旧和利润留成政策做了较大的调整。(2)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筹集方式债务化。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的筹集逐渐由财政拨款转向银行贷款为主。第三阶段,基于银行和资本市场融资的企业融资多元化格局的基本形成。随着改革的推进和深化,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推行,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的兴起,使得我国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