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篇物理思与行

教案篇物理思与行

ID:37613045

大小:525.75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5-26

教案篇物理思与行_第1页
教案篇物理思与行_第2页
教案篇物理思与行_第3页
教案篇物理思与行_第4页
教案篇物理思与行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案篇物理思与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案篇第16期物理思与行校对、整理:小草帽【设计思想】1.设计思想:新教科书关于动量的教学,与过去相比变化很大。突出了两点:体现学习中的探究精神;强调物理学中“不变量”的思想。编者的逻辑线索与特级教师黄国龙《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探究教学模式理论》一脉相承。基于学习并体会“科学探究”与“实验探究”这两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实践活动。通过实验情境从特殊到一般化探究,让学生体验碰撞中不变量的猜想认知过程;让学生在实验探究引导和实践中收获“不变量的猜想”成果,体验学习探究过程,了解碰撞前后物块速度的获得方法,发展对学科的兴趣与热情

2、,培养实验探究能力和交流协作能力。2.设计元素:尝试改造实验案例二运用于引导探究式实验教学,改进了实验教材书中学生定量探究实验的数据记录方法。【教材分析】《课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基本要求:①猜想两个物体碰撞前、后可能保持不变的物理量,写出相应的表达式。②知道碰撞的不同类型,知道一维碰撞的实验方法。③会设计比较完整的实验方案,知道实验需测的物理量和所需器材。④知道质量改变的方法,会测量物块(小球)的质量。⑤知道物块(小球)碰撞前、后速度的测量方法。⑥知道使两个碰撞物块粘连在一起运动的操作方示

3、。能合理安排操作步骤。能设计实验记录表,并记录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发展要求:①理解物块弹开的情形也相当于碰撞。②了解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知道平衡摩擦力的方法。选修3-5《动量守恒定律》与原必修加选修《动量》安排完全不一样,“动量”概念的引入与过去也不同。教学中如何引入动量概念并对动量概念的教学是需要研究的一个问题。原教材通过具体碰撞实例,得出Ftmv,直接引入动量和冲量概念。教师一般也受束缚于此,常常设法通过学生生活中的经验和生动的实验得出:“力的作用效果”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有关。质量和速度乘积越大

4、,作用效果越明显。揭示动量的概念正是描述“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达到学生方便、快速理解动量概念的目的。而新教材显然不仅关注pmv的定义,而是更关注遵循科学史的发展轨迹,在碰撞中的追寻“不变量”的实验基础上,由碰撞前后的mv矢量保持不变引出“动量”的概念过程。在认知逻辑上表明了“动量”的来龙去脉,从而让学生不易机械的认为物理概念,定义等好像是物理学家天才般拼凑出来的。教学在注重知识技能目标的同时,更关注物理科学的过程,科学态度和科学价值观的本身。“守恒”不但包含了“不变”,而且包含着守恒条件和讨论守恒的必要性。新

5、课程教学用书一再强调“不变量”并不是“守恒量”。不变是指状态值的大小,守恒是指变化的过程。“不变”仅仅只是“守恒”中数量关系的一种表达,并不能作为“守恒”的等效表述。“保持不变”才意味“守恒”过程,而要在课堂教学的碰撞实验过程中去让学生追寻“始终的不变量”是不现实,也是没有必要的。所以指导用书意以新的观点追寻“不变量”的过程,而不是追寻“保持不变量”的过程。可以看出,在新教科书中,动量守恒定律不再是牛顿定律演绎的结果。学生通过教师的实验引导和自己的实验体验,发现物体碰撞过程中的确存在某个不变的物理量。尽管这个想法是

6、朦胧的,但却是非常珍贵的,这是探究精神的体现,是科学方法的教育。1[人教网·初中物理·高中物理版权所有]教案篇第16期物理思与行校对、整理:小草帽教师要体会教材中力图通过学校实验室这个小小的天地让学生体会科学的探究性和探究中的不确定性,使学生对科学的本质的认识能够稍稍深入一些,教师应为此付出努力。【学情分析】①通过前面模块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物体通过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运动类型,物理研究方法和遵循的一般规律;学生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学生对物体通过碰撞这种相互作用从而产生的运动类型也有生活感性认

7、知,并且在必修2中“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一章中有过类似的探究经历和体验。②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碰撞情境的一维化实验案例比较简单,设计和操作也较泛谈化。使得学生的追寻“不变量”思维的落脚点很抽象。碰撞中的“不变量”的追寻是学生陌生的,并且pmv又是一个矢量,不像追寻“机12械能及其守恒定律”中动能mv,势能mgh转化中机械能守恒学生有基础,并且是标量。2③学生对一维实验的碰撞情境的基本认知一般是碰撞前后的速度大小之和不变,或碰撞前后的速度存在某种数学关系。没有这样的逻辑递进过程,提出物体的质量与各自速度的乘积是不是

8、不变量的猜想?是比较困难的,而且很唐突,容易进入验证性实验的教学循环。④学生设计用实验方法测量碰撞前后物体的速度时会遇到大的困难,设计不出。⑤学生需要的学习策略:教师设计由浅入深,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逻辑猜想台阶和必要情境数据,并创设悖论实验情景,让学生进行总结反思和实验探索。分组不同实验情境实验类比和归纳。【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碰撞有不同类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