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快乐校园(定稿)

建构快乐校园(定稿)

ID:37611492

大小:4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6

建构快乐校园(定稿)_第1页
建构快乐校园(定稿)_第2页
建构快乐校园(定稿)_第3页
建构快乐校园(定稿)_第4页
建构快乐校园(定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构快乐校园(定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建构快乐校园,尽显生命本真四川省达县第三中学郭德波摘要:“快乐校园工程”是指学校在管理和教育教学改革上狠下功夫,切实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模式、方法和评价,使办学氛围、教学过程充满生机、课堂充满活力,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让教师和学生不仅仅在课堂教与学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而且,包括在校园内的所有活动中均能感受到“快乐”,从而实现学校对学生生命个体本真的关怀与呵护。关键词:校园文化课堂新模师生同乐差异管理兴趣导索一、快乐教师行——求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并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怎样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如何采用恰当的教

2、学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学生的原始认知,激活学生学习热情和课堂氛围,这正是我们积极思考并要积极尝试探索的问题。(一)在学校管理方面:1、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实行常规巡查、月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法,加强教师常规工作考核,让教师时刻都能真切认识自己的存在,认清自己的人生与价值追求。2、对教师工作过程和效果的考核结果直接跟教师的绩效工资、评优晋级相结合,努力在管理上最大限度地实现“能者多劳,多劳多酬,彰显公平”,以促进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工作责任心和良好的工作作风。(二)在教学管理方面:为避免教师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同化,打破教室的阻隔与学科的壁垒,让

3、每位教师都能分享到专业智慧、专业认同与专业幸福,学校要充分利用恰当的机会培养、锻炼他们的能力,肯定并尊重教师之间的差异,认同他们不同的专业诉求和学术兴味。为此,我们要努力从“四个坚持”上下功夫,导向教师的思想提升、观念转变和工作投入,并从中收获生命的价值和快乐。1、坚持推进师德建设工程。大力开展“做人民满意教师”的师德师风学习活动、规范办学行为6,让教师积极学习有关材料,查找自身不足,从而加强自身文化和道德修养,以嘉言懿行、高风亮节投身教育教学,树立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督促教师在工作空闲之余,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积极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探索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大胆

4、进行教学改革,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提升教改成果,充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当好学生的引路人。2、坚持开展常规工作检查。加强巡班制度,每天在早,晚,上、下午四个时段巡班考核,目的就在于通过加强课堂教学管理、班级管理、卫生管理、公物管理等树立教师的责任意识;强化“教学六认真”检查,坚持每天梳理常规检查情况,发现课堂教学问题,及时进行个别交流与指导,并跟踪听课,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和总结,促使所有的教师加强责任心和使命感,从而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3、坚持推进教师专业成长。制定措施并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完善对年级组长、备课组长、教研组长的管理与考核;开展“青蓝工程”

5、,要求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实现“半年入门、一年过关、三年成骨干”的培养目标,通过结对帮扶促进中青年教师的成长。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各项活动中,各学科教研组必须责任细化,措施具体。对于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可以通过安排或自愿的方式,既可向同一认知阶段的同事“结对子”,在实际教学中,相互指正、纠错;又可向阅历丰富、经验丰富的教师“拜师”。无论哪种方式,既要让参与的教师真切感受到存在的价值,又要让他们切实体会到集体的融洽与快乐。4、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我们可除了利用公开课和集体备课时间,相互讨论、学习,共同提高外,还可派大量教师参加省、市、县各级进修

6、学习,每位教师培训、学习回来后都要填写培训报告和学习心得交教科处备案,根据国培、省培要求,在暑假对高一教师进行国培和省培计划。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物质得到满足,精神得到充实的前提下,我相信,这种情境下的教师一定是充实的教师,快乐的教师,因为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被关爱”、“真平等”、“在发展”和“被尊重”。二、快乐学生行——求真拥有学习权,是学生最大的权力。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解释,所谓学习权,是指每个人天生就有的“阅读、写作的权利,提问深思的权利,想象创造的权利,读懂自身世界和书写自己历史的权利,分享教育资源的权利,发展每一个人的智慧以及所在集体的智慧的

7、权利。”这个解释意味着我们面对每一个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而且是学习的主权者。围绕“如何充分利用师生在校时空,大力营造健康向上、积极愉悦的育人氛围,把在校的分秒都变成温馨的育人时刻”的问题,我们进行如下尝试性探索,以期努力提升学生在校的充实感和快乐值。(一)道德思想教育——四线齐领爱因斯坦曾说,不管时代潮流和社会风尚怎样,人总是可以凭着自己的高贵品质,超脱时代和社会,走自己的正确道路。有不少人不追求这些物质的东西,他们追求理想和真理,得到了内心的自由和安宁。[2]那么作为青少年的6学生,我们应从哪些方面入手,让他们逐渐养成高贵的品质呢?通过对学生大量的心理和

8、生理特质的问卷及我校学生实际表现情况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