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医学影像学总论第二版

研究生医学影像学总论第二版

ID:37605204

大小:11.53 MB

页数:94页

时间:2019-05-13

研究生医学影像学总论第二版_第1页
研究生医学影像学总论第二版_第2页
研究生医学影像学总论第二版_第3页
研究生医学影像学总论第二版_第4页
研究生医学影像学总论第二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研究生医学影像学总论第二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医学影像学总论陕西中医学院医学影像教研室徐会吾第二章计算机体层成像CT发展概况:CT是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Tomography)的缩写。1969年—英国工程师Hounsfield设计成功1972年—英国放射学学术会议发表1973年—英国放射学杂志报道1979年—亨斯菲尔德获诺贝尔生物学奖。第一代:平移/旋转式(5分/1枚探测器)第二代:平移/旋转式(18秒/30枚探测器,始用于临床)第三代:旋转/旋转式(2秒/300枚探测器)第四代:旋转/固定式(2秒/700枚探测器)1985年——滑

2、环式扫描1989年——螺旋式扫描(单排,多排)2005年——双源CT(新研制)CT发展史:第一代:平移/旋转式 (5分/2枚探测器)第二代:平移/旋转式 (18秒/30枚探测器,始用于临床)第三代:旋转/旋转式 (2秒/300枚探测器)第四代:旋转/固定式 (2秒/700枚探测器)1985年——滑环式扫描滑环式扫描:球管电缆应用电刷与铜环相连供电,不需复位,可做连续旋转扫描,提高了扫描速度。1989年——螺旋式扫描采用了滑环技术和扫描床连续平移技术,实现了螺旋式扫描。1998年——多排螺旋CT多排螺旋

3、CT(2、4、8、16、32、64排),使得球管围绕人体旋转一周能同时获得多幅CT断面图像。大大提高了扫描速度,2004年64排螺旋CT,开创了容积数据成像的新时代。2005年——双源CT双源CT改变了目前常规使用的一个X线球管和一套探测器的CT成像系统,通过两套X线球管系统和两套探测器来采集CT图像。这种简单而创造性的设计,突破了目前常规CT的局限性,大大提高了时间分辨率,目前多用于心脏血管的扫描。双源CT显示冠脉狭窄及钙化一、CT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一)CT成像基本原理CT是用X线束从各个方向对人

4、体检查部位具有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受透过该层面的X线信号,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得出该层面组织各个体素的X线吸收系数,并按原有矩阵顺序排列,经数字/模拟转换器转为黑白不等灰度的像素,即构成黑白CT图像,用视频电缆传送到激光相机拍照出来就是CT片。(一)CT成像基本原理X线人体探测器光/电转换器模/数转换器计算机数/模转换器(二)CT设备CT设备主要有以下三部分:①扫描部分②计算机系统③图像显示和存储系统(二)CT设备扫描部分X线管探测器扫描架用于对检查部位进行扫描(二)C

5、T设备计算机系统模/数转换器计算机数/模转换器显示器将扫描收集到的信息数据进行贮存运算;(二)CT设备图像显示和存储系统将经计算机处理、重建的图像显示在电视屏上或用照相机将图像摄于照片上。1989年,螺旋式CT应用于临床,螺旋CT是X线管围绕检查部位连续旋转扫描,同时检查床沿纵轴连续平移,X线扫描的轨迹呈螺旋状。(单排-多排)2005年、双源CT(新研制)(二)CT设备二、CT图像特点CT图像是由一定数目由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像素按矩阵排列所构成。这些像素反映的是相应体素的X线吸收系数。体素:图像处理时将

6、选定层面分成若干个体积相同的立方体。像素:是数字矩阵中构成图象的基本单元。(P9上图)二、CT图像特点二、CT图像特点矩阵:是图像像素排列的格式,可以是256×256,或512×512,矩阵越大,像素越小,构成的图像越细致,即空间分辩力越高。矩阵越小,像素越大,构成的图像越粗,即空间分辩力越低。(P9下图)CT值:指CT图像中组织密度高低的量的表示。(每个像素所对应的物质X线平均衰减量大小的表示)CT值=[(μΜ-μ水)÷μ水]×KK=1000CT值单位:HU二、CT图像特点骨CT值=(2-1)÷1×

7、1000=1000HU水CT值=(1-1)÷1×1000=0HU空气CT值=(0-1)÷1×1000=-1000HU二、CT图像特点人体组织CT值骨:1000HU钙化:100-300HU新鲜出血:70-90HU软组织:30—50HU脑灰质:40HU脑白质:30HU水:0HU脂肪:-70~-90HU空气:-1000HU三、CT检查技术1、平扫(plainCTscan)2、对比增强扫描(contrastenhancement,CE)3.造影扫描(略)是指不用对比增强或造影的普通扫描。一般都是先行平扫。患者

8、卧于检查床上,摆好位置,选好层面厚度与扫描范围,大都用横断面扫描,层厚用5mm或10mm,如需要可选用薄层.胸腹部扫描要屏气。CT平扫:对比增强扫描:是经静脉注入水溶性有机碘对比剂后再行扫描的方法。血管内注入碘对比剂后,器官与病变内碘的浓度可产生差别,形成密度差,可能使病变显影更为清楚。常用碘造影剂:泛影葡胺、欧乃派克、优维显等。目的:①疑有病变而平扫未发现病变②已发现可疑病变平扫难以定性。对比增强扫描:增强扫描平扫四、CT检查新进展1、再现技术再现技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