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数学:4.2证明课件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4.2证明(1)ab辨一辨ab辨一辨直观是重要的,但它有时也会骗人.abab通过观察,先猜想结论,在动手验证:1.如图,一组直线a,b,c,d是否都互相平行?abcdabcd合作学习2、当n=0,1,2,3,4时,代数式n2-3n+7的值分别是7,5,5,7,11,它们都是素数,那么,命题”对于自然数n,代数式n2-3n+7的值都是素数”是真命题吗?3、1640年,费尔马验证了n=0,1,2,3,4时,都最质数,于是他断言:对于所有的自然数n,的值都是质数.合作学习请说出图中这些线段的位置关系?合作学习现阶段我们在数学上学习的命题由几类?命题的分类真命题(包括定义、公理和
2、定理)假命题判定一个命题是真命题的方法:(1)通过推理的方式,即根据已知的事实来推断未知事实;(2)人们经过长期实践后而公认为正确的.要判定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往往需要从命题的条件出发,根据已知的定义、公理、定理,一步一步推得结论成立,这样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例1、已知:如图,AC与BD交于点O,AO=CO,BO=DO求证:AB∥CDABCDO注意:证明过程中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依据,依据作为推理的理由,可以写在每一步后的括号内.证明:∵AO=CO∠AOB=∠CODBO=DO∴△AOB≌△COD(SAS)∴∠A=∠C∴AB∥CD(已知)(对顶角相等)(已知)(全等三角形对应角
3、相等)(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例2、证明命题“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于另一个角的两边,且方向相同,则这两个角相等”是真命题。DAEBFC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结合图形,用符号语言写出“已知”和“求证”;已知:如图,,BC∥EF求证:∠B=∠E证明:∵AB∥DE(已知)∴∠E=∠1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同理:∠B=∠1∴∠B=∠E证明题表述的一般格式:1、按题意画出图形;2、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结合图形,在”已知“中定出条件,在”求证“中写出结论。3、在”证明“中写出推理过程。分析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画出图形,写出已知和求证1、两直线平等,同位角相等2、直角三角形斜
4、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3、在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已知,如图直线a∥b,求证:∠1=∠2ab12已知:如图,△ABC是直角三角形,且∠C=90°,D是AB的中点,求证:CD= ABCABD已知,如图△ABC是等腰三角形,∠ABC=∠ACB,求证:AB=ACABC试一试1、命题“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是直角边的倍”是真命题吗?请说明理由.练一练:2、证明命题“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同位角也相等”是真命题.如图,BC⊥AC于点C,CD⊥AB于点D,∠EBC=∠A,求证:BE∥CDEBACD填一填证明:∵BC⊥AC()∴(垂直的定义)∵(已知)∴∠A+
5、∠ACD=90( )∴(同角的余角相等)又∵∠EBC=∠A()∴∠EBC=∠BCD,∴BE∥CD()例3、证明命题:角平分线上一点到这个角两边相等。●OABPDE已知:如图OP是∠AOB的角平分线,点P是OP上任意一点,且PD⊥OB,PE⊥OA,垂足为D和E,求证:PD=PE证明:∵OP是∠AOB的角平分线(已知)∴∠AOP=∠BOP(角平分线的定义)∴PD=PE(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PDO≌△PEO(AAS)又∵OP=OP(公共边)∴∠PDO=∠PEO=Rt∠(垂直的定义)∵PD⊥OA,PE⊥OB,(已知)证明过程中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依据,依据作为
6、推理的理由可以写在每一步后的括号内请说出上述命题的逆命题,并进行证明。已知:如图,P是∠AOB内一点,PD⊥OA,PE⊥OB,D,E分别是垂足,且PD=PE,求证: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解:作射线OP(如图)∵PD⊥OA,PE⊥OB,(已知)∴∠PDO=∠PEO=Rt∠(垂直的定义)又∵OP=OP,PD=PE,(已知)∴Rt△PDO≌Rt△PEO(HL)∴∠AOP=∠BOP(全等三解形的对应角相等)即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证明命题:在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PDAOEB1、分析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并写出已知、求证
7、(不需要证明)命题“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相等”做一做2、已知: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AB⊥b,∠1=∠2求证:∠1与∠3互为余角cbaCBA321证明:做一做数学证明题的基本思路:由“因”导“果”,执“果”索“因”通过这一系列题目的证明,请想一想数学证明题的基本思路是什么本节课你学到什么?证明命题的一般步骤:(1)理解题意:分清命题的条件(已知),结论(求证);(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3)结合图形,用符号语言写出“已知”和“求证”;(4)分析题意,探索证明思路(由“因”导“果”,执“果”索“因”.);(5)依据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