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及NGO作用结核病防治骨干培训

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及NGO作用结核病防治骨干培训

ID:37599579

大小:6.32 MB

页数:68页

时间:2019-05-12

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及NGO作用结核病防治骨干培训_第1页
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及NGO作用结核病防治骨干培训_第2页
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及NGO作用结核病防治骨干培训_第3页
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及NGO作用结核病防治骨干培训_第4页
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及NGO作用结核病防治骨干培训_第5页
资源描述:

《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及NGO作用结核病防治骨干培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及NGO作用山东省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耿红2011年4月流动人口概况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办法全球基金流动人口项目进展NGO活动剪辑内容流动人口概况流动人口(Floatingpopulation)。特指人们在没有改变原居住地户口的情况下,到户口所在地以外的地方从事务工、经商、社会服务等各种经济活动,即所谓“人户分离”,但排除了旅游、上学、访友、探亲、从军等情形。定义户籍人口: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列》,在经常居住区内登记机关登记的人口数,不包括外出6个月以上。常住人口:是在某一统计或普查时点,户籍人口(不包括外出6个月及以上)加上外来人口居住6个月或以上。暂住人口:已办暂

2、住证的外来人口,有的地区取消了暂住证?流动人口存在着空间跨度,暂住时间,迁移方向3个方面的问题概念?1954-1957年,受“一五”时期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影响,兴建了大量工矿企业和文教基础设施,吸引了大量干部、知识分子与农民迁移到新兴的城镇去。1958-1960年。由于“大跃进”优先发展工业的政策,吸引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迁移到城市。1961-1965年。由于进入困难时期,导致政府压缩城市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急剧下降。1966-1976年。由于十年“文化大革命”,迁移主要是城市知识青年、下放干部进入农村。1977-1990年。粉碎“四人帮”后,大量知识青年、干部回到城市。近年来,大量农村剩余

3、劳动力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到沿海流动。我国人口流动迁移的历史过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流动人口数不断上升,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资料推算,2005年末我国总人口数为13.628亿,其中流动人口14735万人,占总人口的11%。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流动人口已达2.21亿,他们有一个共同心愿,就是希望在生活的城市感觉到家的温暖。现阶段我国流动人口的特征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近几年全国省际间迁移流动人口有近4000万人。在全部迁移流动人口中有76.3%的人迁入东部地区,迁入中部地区的占9.61%,迁入西部地区的占13.97%。从迁移流动人口的迁出地看,从东部地区迁

4、出的占21.24%,从中部地区迁出的占41.18%,从西部地区迁出的占37.57%。下表列出了迁移流动人口的流向分布情况。地域分布特征全国6城市流动人口抽样调查表明流动人口年龄主要集中在15—45岁之间,占流动人口80%以上。据广东省公安厅1996年统计,在1101万流动人口中,男女分别为569万和532万,男性高于女性,而据1998年上半年的统计,男女分别上升为575.3万和578.5万,女性略高于男性,总体上两性差别不大。年龄性别特征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流动人口中初中文化程度的超过一半,远远高于流出地农村人口初中文化构成比重,这与2004年全国6城市流动人口抽样调查反映出相同的结果。200

5、4年6城市流动人口调查表明,在流入本地的人口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绝对优势,占流入本地流动人口的70.17%;文盲和半文盲比重相对较低,仅占4.66%。文化程度根据1998年国家《关于流动人口的宏观调控研究》分析,在流动人口中,41%从事生产工人(如建筑、工矿企业)、运输工人和其它有关职业,占第1位;19%从事农林木渔劳动,占第2位;16%从事商业工作,占第3位。职业特征流动人口流动诱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原因,流动人口对收入状况的考虑是流动人口跨越城市化障碍、克服流动过程中产生问题的重要诱因。从2004年全国6城市流动人口抽样调查登记流动人口收入情况仍可以粗略地看到,流动人口月均收入在1

6、000元以下的占90%以上,其中有接近45%的流动人口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由此可以推断,与流入地劳动力收入相比,流动人口以低收入人群为主。经济收入流动人口的基本生活条件较差。流动人口居住生活条件较差已经从多次流动人口调查中反映出来,从总体上看,流动人口居住方式比较复杂。从2004年全国6城市流动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来看,流动人口的主要居住方式为集体宿舍、自租房和与家人租房为主,其中住集体宿舍的占27.84%,自租房占20.98%,与家人租房占25.57%,三者合计占74.9%,而自购房的仅占2.47%。生活条件流动人口的流动方向多由农村流向城市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

7、沿海地区以年轻劳动力为主,年龄在15-45之间流动人口以低收入为主流动人口生活条件差工作没有保障健康观念差流动人口属于弱势群体,面临比常住人口更多,更复杂的健康风险,一旦患上结核病,往往会失去工作和生活来源,迫于生活压力,不得不放弃治疗,造成病情的延误和传染源的继续传播流动人口特点-小结上海市2005年户籍人口涂阳肺结核登记率14/10万流动人口涂阳肺结核登记率35/10万流动人口结核病疫情北京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