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文化生态

创造文化生态

ID:37589142

大小:135.81 KB

页数:56页

时间:2019-05-25

创造文化生态_第1页
创造文化生态_第2页
创造文化生态_第3页
创造文化生态_第4页
创造文化生态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造文化生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创造文化生态——《人与自然》丛书总序周光吕打开人类的文明史册,人与自然是其中的基本主题,而文化是人类的特有创造,在自然与文化的互动之中,人类从亿万物种中突现出来,成为万物的灵长。文化发展的历史也是人类进步的历史。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这三大文化主线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多影响和规定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回溯远古荒蛮的天地之初,文明崛起时人类创造了听命自然的图腾文化。在漫长的农耕社会,人类创造了具有田园意趣,以自然启示人格和艺术的人文文化。那时的自然,既是外在于人类的物化世界,也是自然而然,率性而行的一种精神秉赋。那时的人类,对自然的世界充满敬畏和热爱之情,对自然的精神满怀眷恋和

2、憧憬。在文化宝库中,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艺术无不浸润着浓郁的自然主义精神。近代以来,发端于文明西域的文艺复兴以实验科学为肇始,开辟了科学革命的道路,从此,人类认识、理解和对待自然的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在自然科学面前,自然的世界揭去了神秘的外纱,自然的生命精神悄然退隐。科学勾画了统一的世界图景,这个世界是物化的世界。自然变为纯粹物化的自然。自然成为人类意欲认识并按自己的愿望加以改造的物化对象。科学的理性精神强大地渗透到文化当中,人类以前所未有的尊严和智慧创造和进入了科学文化时代。以认识自然为目的的科学和以改造自然为目的的技术是近代以来人类文明最为辉煌的成就。以自然科学为理性基础,

3、以技术为表现形式的科学文化使得人类的思想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出现了重大变化。科学技术赋予人类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以一种新的气质和构造。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创造了全新的工具理性。科学文化以其逻辑化、数学化、实验化的特点成为突破地域特征的国际性文化。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不仅是人类从野蛮蒙昧走向自由文明的桥梁,而且是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的主导力量。但是,中性的科学技术在人类的手中,可以成为打开自然宝库的钥匙,也可以成为对自然肆意为虐的工具。当人类的改造速度小于自然界的恢复速度时,科学技术便体现为正向的生产力;当人类的改造速度大于自然界的恢复速度时,科学技术便体现

4、为负向的破坏力。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科学技术的破坏力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环境问题。这就迫使我们要跳出传统的视野,重新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重新选择和评估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引入自然、人和价值的向度,创造文化生态,选择新的文化模式。从人类文明、文化的历史和人类发展的未来出发,将自然文化、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整合为一,使得人与自然生态共荣,和谐发展,应当成为人类的价值理性、决策理性。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和中央电视台“人与自然”栏目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在国内率先组织一批富有学养的不同学科领域的代表性专家,以人与自海纳百川藏书博览简装书库自然科学总论理论现状及发展点

5、亮心灯——智能社会的形态描述01上海市黄浦区教育信息中心然关系为基本视角,以人类文化演进为思想主线,深入而通俗的撰写“人与自然”丛书,全景展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壮丽画卷,探索性地提出了人类未来发展的几条可能之路,其眼光和意义十分深远。将学术创造和学术成果大众化贯通起来,也是一种值得倡导的文化生态。走向天人合一——《人与自然丛书》总序季灵林人类自从成为人类以来,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人与自然的关系;二,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是社会关系;三,个人内心思想、感情的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其中尤以第一个关系为最重要,而且就目前现状看来,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人之所赖以生存的衣食住行等无不是取自

6、大自然,关键问题是取之之方。在这里东西双方,至少在思想上是不相同的。西方采取的是强硬的手段,要“征服自然”,而东方则主张采用和平的友好的手段,也就是“天人合一”。要先与自然做朋友,然后再伸手向自然索取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宋代大哲学家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最鲜明地表达了这种思想。东西方手段之所以不同,我个人认为,其基础是思维模式的差异。西方主分析,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主综合。西方自古希腊以来,以分析的方法对待自然。到了近代产业革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其结果是人所共睹的。他们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上天入地,腾空泛海,生光电化,无所不及。一直发展到核能开发、宇宙卫星等

7、等,全世界人民无不蒙受其利。这一点是无法否认的。这是他们“征服自然”的结果。然而自然虽无人格或神格,如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然而它却是能报复的,能惩罚的。西方滥用科技产生的弊端至今已日益显著,比如大气污染、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臭氧层破坏、新疾病丛生、自然资源匮乏、人口爆炸,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弊端,如果其中的任何一炸,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弊端,如果其中的任何一个得不到控制,则人类前途实处危境。这些弊端已经引起了全世界有识之士的深切关注。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